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278|回复: 1
收起左侧

[教师修养] 语文特级教师:我们的中学课堂有真正的“整本书阅读”...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70 名

发帖:NO. 70 名

在线:NO. 39 名

简单350 发表于 2019-12-24 19: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语文特级教师:我们的中学课堂有真正的“整本书阅读”吗?[url=]文汇客户端[/url] 2019-12-22 09:22:45
“整本书阅读”,这已经是热了两三年的话题了,这两年我观察过一些“整本书阅读”展示课,一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那种“整本书阅读”课。有的是将“整本书”拆成“单篇”来读,有的是用原先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读“单篇”的方式读“整本书”。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整本书阅读”。
不久前,我们学校教学展示周举行了市级教研活动,语文组两节展示课中有一节就是“整本书阅读”展示,读《乡土中国》。
从语文教育改革的背景看,很显然,“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的不足、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阅读教育策略。
几十年来逐步形成的“单篇”阅读教育模式,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尤其是应试教育控制下的以“课课练”为基本操作模式的“单篇”教育,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没有了,只有枝枝叶叶,甚至只留下残枝败叶。
这样的以应试为目的“单篇”教育,究其本质,是工具理性控制的产物。它使得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关联性、开放性丧失殆尽,从而也失去了语文教育的创造性意义。
整本书阅读要有“时间概念”
时间使阅读目标能够合理的落实,让“整本书阅读”不至于虚空
什么是“整本书阅读”的“时间概念”?就是完整地读某本书用多少时间。
用一小时读一本书,那叫快翻;用一个晚上读一本书,那叫浏览;用一周读一本书,那叫粗读;用一个月读一本书,那叫较细地读,用半年读一本书,那叫细读;用一年读一本书,那叫精读;用几年读一本书,那叫深究、玩味;用一辈子读一本书,那叫参悟。
读《乡土中国》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一小时,可以一个晚上,可以一周,可以一个月,可以半年,可以一年,但不用一辈子。一辈子才能参悟,甚至几辈子才能参悟的书,是《红楼梦》,不是《乡土中国》。
有了“时间概念”,才会有合理的阅读目标的落实。比如高一的学生读《乡土中国》,有“一周”的时间,才能落实“了解大概”的阅读目标;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在“了解大概”的基础上落实“每篇主要分析了‘乡土中国’哪个特征?作者又是怎样凸显每个特征”的阅读目标;有“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落实“如果用一条线索贯穿整本书,你用哪条线索?并写出贯穿每篇的核心点”的阅读目标;有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落实“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的生活实例,说明《乡土中国》所分析的‘乡土中国’的一些特征在今天中国的情状”这样的阅读目标。
一言以蔽之,没有“时间概念”的“整本书阅读”,是无法将阅读目标落在实处的。因此,我认为,若不讲“时间”的“整本书阅读”,是虚空的。
十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读完《论语》《美的历程》《中国哲学简史》《苏菲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巴黎圣母院》《复活》等,选读两部外国经典诗歌;部分学生读完《诗经》《庄子》《变形记》《城堡》等。其中《论语》我们安排了两年半时间,其他基本上是一个学期。
整本书阅读重在一个“整”字
完整而不碎细,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纷乱”条理化、系统化,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整本书阅读”重在“整”字。可从“整体”“整理”“整合”三个方面来看。
“整体”,就是完整而不碎细。起码,要从头至尾读完一遍;起码,有一个探究的问题是能够“贯穿”全书,而不能都是局部问题;起码,要有一个来回,就是顺着读了一遍,然后还要有一次“回顾”。
“整理”,就是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纷乱”条理化、系统化。阅读会诱发冲动、情绪、情感、感想等,而这些冲动、情绪、情感、感想等有顺有逆,有内有外,有细有粗,有碎有整,我们有时会随手记下这些,有时也会形成旁注旁批。读了一章或几章,或读完一遍,就有必要对之前产生的这些“纷乱”的“收获”进行梳理,理出线索,形成较有理性的读书笔记。
“整合”,就是在“整理”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这里的“合”又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之前理出的多条线索的“汇合”,就像多条支流汇合成一条大河一样;一方面是读者与作者的“融合”,因为“汇合”不是简单“相加”,一定是读者对读书笔记的重整,这就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就有了读者与作者的深度融合。
我认为,“整合”是“整本书阅读”的重中之重。
我们提倡学生用两年半读完《论语》,每个学期都写读书笔记,第一学期是读《论语》前四篇的读书笔记,第二学期是读《论语》前八篇的读书笔记,第三学期是读《论语》前十二篇的读书笔记……这样就有了一个不断“整理”“整合”的过程,也就构成了阅读的不断生长的过程。
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通”字
从一点通到点点通,从点点通到一通百通,走向通达的阅读境界
“整本书阅读”(也包括“单元阅读”以及“任务群”)就是要使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关联性、开放性,以及因此而具有创造性的特质得到彰显。
怎样彰显?
我认为关键是要落实一个 “通”字——从一点通到点点通,从点点通到一通百通,走向通达的阅读境界。
像《乡土中国》的阅读,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点”去打通走进“乡土中国”之路。
“乡土”二字是修饰“中国”的,也就是说“中国”的特征是“乡土”。因此,何为“乡土”,此“乡土”与当下说的“乡土”有何不同,此“乡土”与当下“中国”有怎样的关联,此“乡土”与当下的“中国”的“我”有何内在关联……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点”,或者说每一个“点”都是一个问题。这一系列的“点”,或者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关联在一起的。我们从这些点中的任何一个点中走进去,都是可以“点”“点”“联通”的。
“差序”是《乡土中国》的核心概念之一。何为“差”,何为“序”,何为“差序”,“差序”在“乡土中国”是怎样体现的,“差序”在“现代中国”有怎样的体现,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乡土中国”的“差序”,“乡土中国”的“差序”对“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从这些点中的任何一个点中走进去,也都是可以“点”“点”“联通”的。
再如《红楼梦》,因它如生活一样丰富、广阔、深厚,每一章都具有生活的全息性,所以我们从任何一回走进去,都可以走进“红楼梦”的深处。
比如,若从“香菱学诗”切入,抓住“诗性”这个点,我们就能用“诗性”打通《红楼梦》八十回甚至一百二十回。打通后,“香菱学诗”的必然性,林黛玉为什么一定是 “诗魁”,“男儿”为什么是“泥做”的,《红楼梦》中诗词的文本意义,作者曹雪芹诗性观的典型意义,中国文化史中的诗性价值,中华文明中的诗性特质……当这些点“关联”在一起,我们就能明白“诗”与“诗性”为什么一直在引导人们从凡俗走向高贵。
若从“宝玉挨打”切入,抓住“挨打”这个点,我们也能用“挨打”打通《红楼梦》。“宝玉挨打”的必然性,“宝玉挨打”事件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必然性,这两个必然性后面的人物及其心理,以及其心理形成机制,这种机制凸显出的文化逻辑,这种文化逻辑在“大观园”中的体现,这种体现与生活的整体性关系……当这些点“关联”在一起,我们将能理解生活中“挨打”的必然与或然,理解自我生活中的被动与主动等。
一部经典,由许多经典元素构成,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打通”整部经典。书写的内容,书写的方式,书写的风格,任何一方面的任何一点,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
作者:黄荣华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编辑:储舒婷责任编辑:樊丽萍 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18 名

发帖:NO. 113 名

在线:NO. 170 名

吴姬之谈 发表于 2020-7-9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好贴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沙发 2020-7-9 09:10:0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30 15:06 , Processed in 0.257481 second(s), 6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