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春天,温庭筠颇有兴致地深入山中,寻访名为卢岵的山中名士,云山雾绕中,他本是急切的想要见到声名在外而不入仕的卢岵,待见过一路风景,竟有豁然开朗之感。释然顿悟中,温庭筠写下了这首清雅高古的《题卢处士山居》。
《题卢处士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诗题中的“处士”指有才德但隐居不入仕途的人,“卢处士”便是当时的一位隐居名士卢岵。首联中写在山中西溪询问砍柴的人卢处士的隐居之所,顺着樵客所指方向远远的望到了主人家的位置。在这里温庭筠将山中樵夫尊称为“樵客”,可见偶遇指路的“樵客”也并非俗尘之人,以这样的方式不经意间将此山隐世清幽的环境通过毫无相关的问语表现了出来,同时将自己急于渴望见到卢处士的心情表达透彻,甚为自然巧妙。
顺着樵客指引的山路走去,一路上古树的根缠绕着古石,急流清澈的泉水中显露着水中的净沙。这是一路上的近景,幽静古朴的近景不觉间令人心境也清净明朗起来。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远远望去,群山山峰已随着雨水变得朦胧,那一条通往卢处士居所的小路弯弯曲曲的入了那云烟朦胧之处。这是在颔联中完成了沿路近景的描写后,转而在颈联对山中远景作以描写。群山在雨中缥缈幽暗,可见诗人已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俗尘,竟如梦如幻。而那通往卢处士居所的一条小径竟入了那更为深幽高寂的云烟之处,阔远烟云中,卢处士那身心皆在尘世喧嚣之外的精神境界已经深深感染了前去寻访的诗人。
在群山中沿着那高寂幽深的小径跋涉着,不觉竟已到日暮时分,诗人以一句豁然明朗的“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作以尾联,使整首诗的色彩及思想精神一下子异常丰满深远了起来,如果说之前的每一句是整首诗的支架皮肤,那么最后这句“满山荞麦花”则是整首诗的灵魂。经过了长途的穿山涉林,直至夕阳西下,飞鸦还巢,还未走到卢处士的居所之处,然而落日的映照下,那满目的荞麦花已让精神思想顿悟了。
千峰随雨暗
“荞麦花”是白色或淡红色的小花,白日里烟云朦胧加之距离太远所以并没有看到荞麦花开的景致。在傍晚的时候,夕阳映照,云海层叠,色彩分明之下,那满山的荞麦花映入眼中,群山深云中满眼的生机招摇,自由和明朗的气息围绕飘洒在每一处,一眼之下精神也似一瞬升华。
在这首《题卢处士山居》中,除了首联以问答形式巧妙开篇外,全诗通篇写景,后面短短六句三十字中竟有十多处意象,这与温庭筠的羁旅诗名篇《商山早行》有共同之处 。这样丝毫没有堆砌造作之感的流畅的意象写意在诗词大家中也是卓然少见的,而他所出意象密度的艺术思想表达效果更是达到了超绝的笔力境界。
日暮飞鸟集,满山荞麦花
与其说温庭筠的词华丽精巧,倒不如说他在不同辞藻及思想风格间转换自如信手拈来,《商山早行》的孤寒冷寂,这首《题卢处士山居》的清幽缥缈到结语的豁然明朗,便是最好的例证。温庭筠在这首《题卢处士山居》中,笔下所出意象的密度及精深程度,所表达的精神思想的升华开拓,成就了这首上乘佳作。虽然这首诗在整个诗词史和他个人的诗词作品中并没有多大名气,但读到者往往会被诗中意境和精神境界所感染。
一生坎坷流离的温庭筠最终并没有真正的隐居世外,终其一生那些俗世繁物和苦难争议始终伴随着 他。不过,在他生命中曾经有过一个春天,穿过缥缈云山,涉过清泉古树,在走过蜿蜒幽深的山间小径的一个傍晚,他看到了满山白色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明艳生辉,在那个时候,他顿悟到心下修行的自由安乐,体会到过往浮沉后的月朗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