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1400|回复: 1
收起左侧

关于统编初中语文七下(1—3单元)三个常见问题的反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3 名

发帖:NO. 33 名

在线:NO. 7 名

李海红 发表于 2020-3-3 09: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关于统编初中语文七下(1—3单元)三个常见问题的反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03-03 03:55:20
问:《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的“过”,意思是“到”还是“经过”?
答:从“过”的义项来看。“过”可以表示“至、到达”的意思,如:
1.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2.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裴迪《竹里馆》)
“过”还可以表示“经过”的意思,如:
1.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论语·宪问》)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词义上看,“至、到达”和“经过”都属于“过”的义项,《汉语大字典》在“过”字条目下也收录了这两个义项。换言之,从“及鲁肃过寻阳”一句的单独句意来看,无论是“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还是“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都能说得通。
但是,当我们借助其他史料进行考量和辅证时,就会有新的判断。关于鲁肃与吕蒙论议一事,可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日:“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日:“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日:“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日:“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段记载写得很清楚,鲁肃代替了周瑜,前往陆口,途经吕蒙驻军地。鲁肃原来心里还比较轻视吕蒙,受人劝说才去拜访。当他与吕蒙酒后讨论如何对付关羽时,吕蒙谋划了五条计策,鲁肃为之惊讶,于是叩拜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由此可知,《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之行的目的地不是寻阳,“过”解释为“经过”比“到”更准确。
问:《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唧唧”,是指叹气声,还是指织布机的声音?
答: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关于“唧唧复唧唧”中“唧唧”的意思,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 叹息声
  • 织布机的声音
  • 虫鸣声

这三种解释都可以说得通,《教师教学用书》里也给予了说明。从一线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老师们主要纠结于前两者:“唧唧”作为拟声词,听起来就像是织机声,为什么教材采用“叹息声”的解释呢?
其实,“唧唧”这个词在古诗文中用来表示叹息声,是很常见的。如:
  • 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施荣泰《咏王昭君》)
  • 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嶕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 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元稹《长庆历》)
  • 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

同时,对“唧唧复唧唧”中“唧唧”作“叹息声”解有辞书和权威注本作依据。例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在“唧唧”表示“叹息声”的义项里举的例子就是《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余冠英选注的《乐府诗选》,对“唧唧复唧唧”这句话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唧唧,叹息声。第一句《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力力’,注云:‘力力’又作‘历历’。开头六句从《折杨柳枝歌》来,《折杨柳枝歌》有‘敕敕何力力’一句。‘敕敕’‘唧唧’‘力力’‘历历’以及《地驱乐歌辞》的‘侧侧’都是写叹息声。”
反之,“唧唧”释作“织布机的声音”,虽然在这首诗里说得通,但存在证据不足的缺憾。有人对汉魏六朝以及唐宋元名清时期40余部总集类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在这些文献中织布机的声音主要用“札札、扎扎、促促、哑哑”形容,而不用“唧唧”形容(参见王彤伟《〈木兰诗〉中的“唧唧”》)。换一句话说,“唧唧”表示织机声的例子,除了“唧唧复唧唧”可以作为“孤证”外(如果成立的话),暂时没有发现其他有力的证据。综合考虑,“唧唧”解释为叹息声更为准确。
问:《阿长与<山海经>》中省略号和句号的连用似乎不太规范,能否解释一下?
答:《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省略号和句号连用,有以下句子:
(1)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2)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3)“阿妈,恭喜恭喜……。”
(4)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5)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这里的省略号后面都加了句号。根据我们的日常阅读经验,省略号后面加句号的情况确实比较少见,所以谈这个问题,需要把视野放宽一些。
首先,从标点符号用法规范说起。新式标点不是我国传统所有,而是在现代文学早期随着白话作品的兴起才逐步推广的,换句话说,当时还没有形成现在的标点符号用法“规范”。鲁迅先生是第一批积极使用并推广新式标点符号的作家,他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中成功地使用了一套标点符号,极大地提高了白话文的表现力,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正是在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努力下,新式标点的使用才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得到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应该说,鲁迅作品中绝大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是符合现在的规范的,个别标点的用法(比如省略号后连着用句号)则是带有历史的痕迹,有其独特的价值,如果坚持用今天的“规范”来看待的话,显然是不恰当的。
那么,也许又会有老师问,作品在选入教材时是否可以修改这些今天看起来不太习惯的地方呢?
一般来说,文章选入教材当作课文,都需要根据现在的规范做出修改。这点可以从课文中的注释得到印证——课文题目下方的注释中标明“有改动”即表明编者对课文语句、字词、标点进行了适当修改。但是鲁迅的作品,又属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从新中国语文教材的建设史来看,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经典化是一个历史习得,原则上对鲁迅作品特别是已经定型为课文的鲁迅作品不再改动,以保持其经典面貌。即便遇到一些现在看来不太习惯、甚至“不太规范”的字词也不随意改动,而是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例如上面的例句2中“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中的“顺顺流流”,这个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太相符,编者没有在正文中将它改为“顺顺溜溜”,而是对其进行注解:“﹝顺顺流流﹞顺当。现在写作‘顺顺溜溜’。”所以,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标点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即尽可能地保持原貌。
另外,要注意的是,省略号后面是不是一定不能加句号呢?答案是否定的。《标点符号用法》在“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对此也是留有余地的:“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 名

发帖:NO. 8 名

在线:NO. 7 名

狂人逸文 发表于 2023-11-23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这是这几天来看到的最好的文字,赞一个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5 08:42 , Processed in 0.204858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