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263|回复: 1
收起左侧

《唐诗三百首》原文、注解、 韵译、评析全文阅读(139—1...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9 名

发帖:NO. 29 名

在线:NO. 13 名

无人岛屿颈 发表于 2020-3-20 2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唐诗三百首》原文、注解、 韵译、评析全文阅读(139—173章)古诗词古史爱好者 2020-03-20 10:04:14
内容简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年来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唐诗选本,本文精编唐诗三百首全集,每首诗含有原文、韵译、评析。


目录:卷139《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喜见外弟卢纶见宿》《贼平后送人北归》《蜀先主庙》《没蕃故人》《草》《旅宿》《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早秋》《蝉》《风雨》卷150《落花》《凉思》《北青萝》《送人东游》《灞上秋居》《楚江怀古》《书边事》《除夜有怀》《孤雁》《春宫怨》《章台夜思》《寻陆鸿渐不遇》卷六、七言律诗《黄鹤楼》《行经华阴》《望蓟门》《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送魏万之京》《登金陵凤凰台》《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积雨辋川庄作》卷173《赠郭给事》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作者: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解】:
1、几度:多少道。
2、乍:骤,突然。
3、共传:互相举杯。
【韵译】:
老朋友自从江海阔别之后,几道道隔山隔水难得见面。
忽然相逢却疑心是在梦中,相怜别后生活互问了庚年。
孤灯冷冷地在雨夜中闪烁,窗外湿竹笼罩昏暗的轻烟。
最可恨的是明朝又将分别,这惜别怀盏怎不相对频传?
【评析】:
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者: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解】:
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韵译】: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评析】:
诗意在写自己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卢纶的《晚次鄂州》(卷六)中,也有“旧业已随征战尽”句,与此诗中的“荒居旧业贫”句,正好印证,说明表兄弟两人,此时处境都很艰难,环境使其更能互相体恤。
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
作者: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解】:
1、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2、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韵译】: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
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
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
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
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
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
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
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评析】:
诗意在写送故人返乡,伤自己不能与之同返。诗扣紧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所见劫后荒凉,环环相扣。但诗在结构上看,从第三句至第六句,四句结构相同,却是一大败笔,不足为鉴。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解】:
1、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2、凄凉两句:蜀汉降魏后,刘禅迁至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与之宴,并使蜀国女乐歌舞于刘禅前,旁人皆为他感伤,他却喜笑自若。伎:同“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韵译】: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
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
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
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
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
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
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
【评析】:
这首诗是赁吊古人的,也可以看成史论诗。主要在于称颂刘备,而贬讥刘禅诗的首联写刘备在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千秋后的庙堂仍然威势逼人。颔联写刘备的业绩,两句用典对得工整,自然浑成。颈联为刘备功业不成,嗣子不肖而叹惜。尾联感叹后主刘禅之不才。全诗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诗的用事对仗都很警辟工整。
《没蕃故人》
作者: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解】:
1、月支:指吐蕃。
2、没:死。
3、蕃:吐蕃,古时西部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韵译】:
前年你去月支防守边疆,据说在城下覆灭了全师。
蕃汉之间消息全然断绝,我与你永作生死的别离。
无人去收拾遣弃的营帐,只有归马认得残破战旗。
想祭奠却疑心你还活着,海角天涯此时怎不哭啼?!
【评析】:
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戌守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还。语真情苦,流露出非战思想。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旅宿》
作者: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解】:
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2、断雁:失群之雁。
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益增客愁。
【韵译】:
住在旅馆中并无好的旅伴;
忧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
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
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我真羡慕门外沧江的烟月;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
【评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解】:
1、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
2、太华:华山。
3、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4、迥:远。
5、帝乡:指都城。
【韵译】:
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
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
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
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
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
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
明天就可到达繁华京城长安;
我仍自在逍遥做着渔樵梦想!
【评析】:
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泻宏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末联点出赴京并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解】: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
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蝉》
作者: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评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1、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2、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3、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评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
1、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2、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3、沾衣:指流泪。
【韵译】: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评析】:
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凉思》
作者: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解】:
1、永怀:长思。
2、倚立句: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3、北斗:指客所在之地。
4、南陵:今安徽东南。
5、占梦:卜问梦境。
【韵译】: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象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评析】:
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流露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
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细细吟来,一种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而把自己抛弃。此乃解人自解,不足为训。
《北青萝》
作者: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解】:
1、崦:指日没的地方。
2、宁:为什么。
【韵译】: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
我到山中茅屋寻访一位高僧。
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
冒着寒云寻找翻过山路几层?
黄昏才见到他独自敲打钟磬;
看他多么自得手上柱着枯藤。
我想世界万物俱在微尘之中,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评析】:
诗是写访僧忽悟禅理之意。首联点出造访的时间;颔联写寻访孤僧的过程;颈联写黄昏时才寻到;末联是抒发感慨。访的是孤僧,因而以“独敲”、“一枝”、“人何在”等点出“孤”字来。最后两句,以“微尘”照应“僧”字,处处紧扣题意,表现了诗人在苦闷彷徨之时,不满现实,而向往佛家的消极情绪。
《送人东游》
作者: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解】:
1、荒戌:荒废的防地营垒。
2、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
3、郢门山:即荆门山。
4、樽酒:犹杯洒。
【韵译】:
在荒凉的古垒,在落叶的时分;
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
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
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
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
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归还!
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
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别离愁颜。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起调太高,地傍荒凉古垒,时值萧瑟金秋。此时此地送友远行,别绪离愁,将何以堪?!二句话思陡然转迭,写友人远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象格调,可谓不凡。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
汉阳、郢门相去千里,岂可同时尽取眼中?只是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而已。颈联对友人远去前程深表关怀,并寄托对他的怀念。末联当此送别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但结句无甚深意。虽文饰脱去温李(商隐)之纤丽艳作风,起调亦高,但情弱味淡。由此可见晚唐诗不及盛唐诗之一斑。
《灞上秋居》
作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解】:
1、郊扉:犹郊居。
2、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韵译】: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评析】:
诗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楚江怀古》
作者: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解】:
1、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小乔木。
2、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
【韵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
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评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评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除夜有怀》
作者: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解】:
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
2、岁华:年华。
【韵译】: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
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
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
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
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评析】: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末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孤雁》
作者: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解】: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韵译】: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春宫怨》
作者: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
1、婵娟:形态美好貌。
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韵译】: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颜面;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
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评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解】:
1、殊:绝。
2、乡书:指家书。
【韵译】:
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
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
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
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台。
韶花宛若芳草经秋业已衰落;
当年深交老友也都绝迹不来。
寄给亲眷家书正愁难以发出,尽管传书秋雁又从北塞南回!
【评析】:
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在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夜听瑟声,接着写听到悲凉的楚角,勾动了游客怀“思”。诗的后半,即为所“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秋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解】:
1、扣门:叩门。
【韵译】: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评析】:
诗是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大有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慨;但吐属自然,毫不装点做作。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虽不讲对仗,其音调却合诗律,仍然算作律诗。
唐诗中此种律诗亦有所见,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首,便是一例。
卷六、七言律诗《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解】:
1、:高峻貌。
2、三峰:指莲花、明星、玉女,华山最著名的三峰。
3、武帝祠:指巨灵洞。
4、: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韵译】:
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咸阳城,天外三峰不是人工所能削成。
巨灵河神祠前云雾将要消散,仙人掌峰顶大雨过后天初晴。
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更险要,西连驿路祀神所在益加旷平。
敢问路旁追名逐利的过客们,怎么比得上在此学道求长生?
【评析】:
这首诗是写行旅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吊古感今的情感。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这是写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隐约曲折,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望蓟门》
作者: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解】:
1、一去:一作“一望”。
2、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3、危旌:高扬的旗帜。
4、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5、论功:指论功行封。
6、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韵译】:
一到燕台眺望,我就暗暗吃惊;
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江山积雪万里,笼罩冷冽寒光;
边塞╄光映照,飘动高高旗旌。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
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象班超,投笔从戎;
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评析】:
诗是吊古感今的。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为尾联抒发从戎之志做好铺垫,使人读了慷慨非常。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作者: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解】:
1、三晋:战国时韩、魏、赵三家分晋,号三晋。今属山西、河南、河北地。
2、二陵:山分南北两山(二陵),相距三十五里。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
3、关门句:老子至关,关令尹(名喜)留老子著书,乃成书五千言,关尹也随他而去。诗中的关指函谷关。
4、且欲两句:陶潜辞去彭泽令后,于九月九日无酒,至宅边菊丛中久坐,逢王弘送酒至,乃醉而后归。宰:指地方官,这里比刘明府。
【韵译】:
汉文帝在西山构筑的望仙台,今日重阳来此登临曙色大开。
三晋高耸入云山岭向北蜿蜒,淆山南北二陵风雨从东而来。
当年函谷关的令尹有谁相识?
河上仙翁自此一去回归难再。
且在附近寻个象陶潜般的人,在菊丛中举杯同醉欢乐开怀!
【评析】:
这是平常的投赠诗,内容仍属于怀古。诗中并无所谓寄托和感慨的。但诗切时切地切人,却十分到家。重阳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为投赠对象。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一气转合,就题有法。”首句直接写望仙台,颔联是写台前形势,北望三晋,东扼二陵。颈联写望仙台为河上翁而筑,因而以仙人关令尹做陪。末联以陶渊明比刘明府。全诗意在说明登高畅饮,不必远求神仙,就近寻刘明府即可。诗的意境开阔,结构严谨。


《送魏万之京》
作者: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解】:
1、之:往;到……去。
2、关城:函谷关。
3、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4、蹉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韵译】: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魏万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年间,因慕李白,南下吴越寻访,行程三千余里,为李白所赏识。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却是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故诗的结句含有对后辈叮嘱勉励的意思。
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全诗善于炼句,为后人所称道,且叙事、写景、抒情交织,由景生情,引人共鸣。但诗中有“朝、夜、曙、晚”四字重用,却是一疵。胡应麟说:“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韵译】: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
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
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
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评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解】:
1、谪居:贬官的地方,冒下四句。
2、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古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衡阳: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4、青枫江:在长沙。
【韵译】: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
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
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
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
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评析】:
这首诗是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寓有劝慰鼓励之意。一诗同赠两人,在内容上注意到铢两悉称,实在不容易。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枯。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衡山有回雁峰,鸿雁都飞不过衡山,足见也是人迹罕至之僻地;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两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不悲观,也不消极。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作者: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解】:
1、紫陌:京都的道路。
2、皇州:帝都,指长安。
3、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4、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韵译】:
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略带微寒;
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阑珊。
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都已打开;
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
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
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
唯有凤池中书舍人贾至,写诗称赞;
他的诗是曲阳春白雪,要和唱太难。
【评析】:
这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而已,无甚价值。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
字。末联点出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作者: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解】:
1、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2、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
3、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4、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5、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6、衣冠:指文武百官。
7、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8、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9、香烟:这里是和贾至原诗“衣冠身惹御炉香”意。
10、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
11、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12、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韵译】:
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
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
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
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
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
可听到服饰铿锵声他已回到中书省。
【评析】:
这首诗与岑参所写同题,全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内容也无甚足取。但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层次,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这首和诗不和韵,只和其意。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
附: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原诗:“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注解】:
1、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中部。
2、秦塞:犹秦野。塞:一作“甸”。这一带古时本为秦地。
3、黄山:黄麓山,在今陕西兴平县北。
4、汉宫:也指唐宫。
5、銮舆:皇帝的乘舆。
6、迥出:远出。
7、千门:指宫内的重重门户。意谓銮舆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而出。
8、上苑:泛指皇家的园林。
9、双凤阙:汉代建章宫有凤阙,这里泛指皇宫中的楼观。阙:宫门前的望楼。
10、阳气:指春气。
11、宸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处,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
12、物华:美好的景物。两句意谓,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宣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
【韵译】: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评析】:
这是应对皇帝诗作的诗。这种诗一般以颂扬居多,内容上价值不高。诗的题意在于为天子春游回护,因此,开头虽写道中景物,仪卫丰盛,春色醉人,结句却掩盖玩春之实,而颂扬他披泽于世之虚。蘅塘退士编选这首诗,有否让当时应试书生揣摹借鉴的目的,尚不可知。但这首诗的写作技巧,还是很好的。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解】:
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这里指蔬菜。
4、黍:这里指饭食。
5、饷:致送。
6、东: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
【韵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评析】:
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载:
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赠郭给事》
作者: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解】:
1、奉:“捧”的本字。
2、无那:无奈。
【韵译】:
门庭楼阁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桃李繁荣茂盛柳絮乘风纷飞。
禁宫中官舍的晚钟稀稀落落,门下省里鸟鸣吏少无事可为。
凌晨身佩玉饰进诣銮殿朝拜,傍晚捧着诏书退朝拜别琐闱。
我想随您进退无奈年迈体衰,将因常常卧病解脱朝衣引退。
【评析】:
这也是一首唱和诗,郭给事有诗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北京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64 名

发帖:NO. 172 名

在线:NO. 184 名

爱你一根柴 发表于 2023-8-17 0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突然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赞一个!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北京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北京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 12:59 , Processed in 0.274928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