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喜欢张爱玲,不是因为她惊世骇俗的恋情和她凄美悲凉的人生;而是因为她对爱情看的通透,对人性理解的深刻。
作为无数人偶像的张爱玲,当然也有自己的偶像。她的偶像就是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她对张恨水的作品喜爱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嗜“张”如命了。
图 | 张爱玲
张爱玲从小就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因此她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张恨水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史上并称“二张”。张恨水与张爱玲的小说都是表现世俗人生;不同的是张恨水重在讲述故事,而张爱玲则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作为张恨水的铁杆粉丝,张爱玲也没有想到,后来她的成就却超越了她的偶像。张爱玲的作品和她一起成为了经典和传奇,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她在文坛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即使到现在人们对她和她的作品依然热情不减。
民国优秀的作家众多,而张恨水却没有得到他应得的席位。因为种种原因,他和他的作品如同昙花一现一般,建国后鲜少被人提及,到现在成为了一个冷门。
张恨水的作品一部分已经被翻拍成影视作品,比如《啼笑姻缘》 、《金粉世家》 、《纸醉金迷》 、《夜深沉》 、《白蛇传》 、《现代青年》等。虽然有不少人看过这些影视剧,但却不知道张恨水是谁,无奈剧红人不红。
张恨水曾经是民国最热门的作家,没有之一。在民国时期,他的书也常年居畅销榜榜首。老舍曾说:“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就连鲁迅的老母亲,也十分喜欢张恨水的作品。她每天都等着张恨水的小说连载,甚至觉得鲁迅的作品没有张恨水的写得好。
张恨水,1895年出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潜山市。作为张家第一个继承人,他被取名为“芳松”,字“心远”。恨水是他的笔名,取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里面的“自是人生流水长恨东”之意。
他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中长篇章回体为特色,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他不仅仅是“通俗小说大师”,他还有着其他多重的身份:散文家、评论家、新闻家、出版家、杂文家及生活家。
张恨水是民国作品产量最多的作家,他在50多年间写了120多部小说,字数多达三千万余。他还创作了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约一千万字。现代作家无出其右,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了。他就相当于“法国的大仲马”。
张恨水出生于武将小官吏家庭,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参将,他的父亲张钰也会武功。但是他并没有继承祖辈尚武的精神,而是沉迷于文学,立志成为一名儒雅博识的文人。
他在8岁时就被乡邻称作“神童 ”,13岁时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图 | 青年张恨水
他的少年时代是明媚的。张恨水从小跟随父亲辗转各处,对各地的风物见多识广,也养成了他酷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他尤其爱读古典文学,比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从那以后,他就掉入了“文学的怪圈”。张恨水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并且常常将其穿插在他的作品当中。这些为他日后写作章回体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外新思潮不断涌入,大势所趋,张恨水当然也阅读了大量的外国名著小说。他的父亲原本想送他去日本留学,但计划总比变化来的快。1913年,他的父亲骤然离世。十几岁的张恨水不得不辍学为自己和全家人谋求生路,这成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拐点。
于是,他开始成为了一个新闻人。他辗转各地报社,以文字编辑和出版为生,业余时间也发表小说和文章。
张恨水一生有三位妻子。他喜欢给每一任妻子改名字。
和民国众多才子一样,张恨水刚过18岁就被家里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他的第一位妻子叫徐大毛,他觉得太粗俗,给改名叫徐文淑。最初他是拒绝这桩婚姻的,但是拗不过母亲,最后勉强同意。在婚前,他要求见那位女子一面。在结婚当天,他满心欢喜,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不是那天见到的身材窈窕、容貌姣好的女子,而是一个粗矮丑陋的女子。他此时的心情可以用“生无可恋”来形容了。
图 | 原配徐文淑
颜值即正义。作为才子,他自然也是爱慕美女的,他向往小说里那种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即使对方无才,长得漂亮也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是一场骗局。新娘被“狸猫换太子”了,那天看到的美女其实是新娘的妹妹。他想趁着还没圆房退婚,但是家里不同意。张恨水始终不待见这个妻子,他对这桩婚姻和这个妻子都十分厌恶,所以常常“过家门而不入”。
后来,在他母亲的强烈要求下,他给了徐文淑两个孩子,但都不幸夭折了。此后张恨水便再也不理她,只给她生活费供养着她。相比鲁迅、徐志摩他们对待包办婚姻妻子的做法,他自认为这是他的仁至义尽了。
在张恨水看来,这桩婚姻就是一场骗局、一个笑话,仅此而已。他从结婚那天揭开盖头起,心里就永远都不接受了。他对徐文淑从来都没有丝毫感情。
1914年,张恨水开始用“恨水”这个笔名在汉口发表小诗诗文。因为他觉得他才19岁,不能让时光像水一样白白流失。后来,张恨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担任总编辑,发表了他真正的处女作品中篇文言小说《紫玉成烟》。
1919年秋天,因为小地方发展受限制、他当时很想求学和想逃脱不幸福的婚姻,他决定去北平闯荡。他向一个卖纸烟的老伯伯借了10块钱,当了自己的皮袍子,一共凑了20块钱,买了一张去北平的火车票。
从此,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北漂青年”,开始了他的追梦之路,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重大拐点。倘若他没有去北平,也就寂寂无名地被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吧!
“前门楼的伟大建筑,小胡同的矮房,带着灯笼的骡车”这是他对北平最深刻的印象。
他计划在北平先谋一份兼职,然后次年考取北大,获得北大旁听生的资格。他对读书和学习的热爱一直浓烈且深沉。
因为肩负家族重担,生计问题迅速成为他的头等大事,一户16口人都等着他养活。在同乡的介绍下,他进入报馆跑新闻写通讯,可惜薪水微薄无法支撑家用。一支笔要支撑一个大家庭谈何容易?张恨水不得不兼职做了校对的活,他每天工作时长达15个小时。去北大旁听成了他一生都没能实现的美梦。
在现实面前,张恨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得不低头。这也许就是他为什么爱写世俗人生的原因吧!因为他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他更加懂得平凡人生活的艰难。
在北平,张恨水遇到了她的第二任妻子——胡招娣。他给她改名为胡秋霞,取“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意。胡秋霞是四川人,家境贫寒,父亲是挑卖江水的苦力。在四五岁时,她被拐卖给上海一个姓杨的人家当丫鬟,之后随这家人来到了北京。
大约在1923年至1924年之间,有个朋友向张恨水介绍了救济院的一位姓马的姑娘。不料马姑娘已被别人看中,只是她自己不同意,那人便疏通院方,对她施加压力。这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了。马姑娘无奈之下,便把胡秋霞介绍给张恨水。
张恨水与胡秋霞曾经有过几年很幸福的时光,他们也有很多恩爱的照片,但后来被胡秋霞都撕碎了。他们俩有一个儿子。
张恨水总是想把胡秋霞改造成他理想中的样子,但事与愿违。毕竟文化程度和思想差异太大,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改造别人太难了,还不如改变自己来的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本的样子。
张恨水挚爱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这早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个幻影和执念,也是他在感情上的毕生追求。他始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才貌双全、温柔贤慧、有生活情趣,能够懂得他的终身伴侣。可惜胡秋霞不是,他要的言情小说里的爱情不是这样的,张恨水的心始终不能全然安定下来。
他创作的高峰期其实是在与胡秋霞结婚以后的七个年头里。对于张恨水来说,第二妻子是他在北平孤独寂寞时温暖的依靠和写作的助力,他也付出过真心。但最多算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吧!
1924年,青年张恨水发表章回体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从此在北平城无人不识。那时他名利双收,开始有人找他约稿。他终于用《红楼梦》的方法,创作了一部属于他自己的《儒林外史》。他的小说《金粉世家》也被称为“民国版的红楼梦”。
经过了4年多的艰苦奋斗,张恨水终于苦尽甘来,在北平有了立足之地。他凭借着充裕的稿费,把全家人接到了北平。他租了一间大院子,终于搬出了安徽会馆。胡秋霞和许文淑同住,他的第一任妻子担当着保姆的角色,照顾着他们全家的起居。
1930年他发表了现象级巨作《啼笑姻缘》,之后连续加印了26版。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14次搬上了银幕。伴随着井喷式的创作,他的名声达到了巅峰。
“世人蝇营狗苟,不过图碎银几两”,张恨水亦是如此。他早年多半是为了发表和热爱而写,后期写稿子完全是为了谋利。成名之后没有利益的驱使,他就鼓不起写作的勇气。因为他的家庭负担很重,他要养家糊口。据说,他的稿费比鲁迅还要高。
他说:“穷和忙,哪许可我替古人掉泪”,他自己也已经疲于奔命了。当自身都无暇顾及的时候,哪管得了古人甚至说别人了。
穷和忙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常态。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张恨水也在这20%的人之中,他得靠自己白手起家。他所代表的是市井小民阶级,和他们的价值观念及文化选择。
“绿树荫里,卖茶的、卖油条烧饼的、卖豆汁的、各种小车大担的小贩,又要沾车夫的光,都团聚着一群人吃喝。”他笔下的人物各具特色,他的故事主要是叙述人生,以情节动人取胜。
图 | 张恨水(中)与友人
在新旧文化交替的大背景下,周作人批判鸳鸯蝴蝶派“只会吟风弄月,不关注社会现实”。张恨水因为被戴上了鸳鸯蝴蝶派的帽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受所谓“正统文学”的待见。即使他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他的作品也还是被认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这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面对非议,张恨水选择了沉默。“没有文艺作品不言情,他的小说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他坚持章回体,他坚持给读者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也说明了他的小说结构严谨。他不辩不争,潜心创作,即使下雨天也打着伞写小说,这恐怕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图 | 张恨水与第三任妻子
1931年,张恨水终于遇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周淑云。他给她改名为周南,取自《诗经》。他们相识于一次游园会,当时周南还是高中生。周南完全符合张恨水完美情人的标准,周南也十分崇拜张恨水,两人一见钟情。
不同于他之前两位妻子,周南是大家闺秀,她美丽大方、优雅端庄,聪明伶俐。她也爱读小说,能歌善舞,爱唱京剧。张恨水也喜欢看戏,即使当年他刚去北平穷困潦倒的时候,也还是用身上仅有的一块钱买了一张梅兰芳等三人演出的戏票。他们年龄相差十几岁,也还是有很多共同语言。
意料之中,他们的恋情遭到众人反对。周南家里自然是十分反对的,但是拗不过女儿。同时,胡秋霞得知张恨水的背叛,想要离婚。但是因为舍不得孩子,不得不同意他们的事。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周南只能做外室。周南为了和张恨水在一起,也心甘情愿地同意了。
图 | 张恨水与周南
张恨水终于实现他的毕生夙愿了。婚后二人琴瑟和谐,周南唱京剧,张恨水就拉二胡。在重庆,周南陪着张恨水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他们相濡以沫却不觉得艰苦,也似神仙眷侣了!
徐文淑去世的时候,张恨水在医院陪着重病的周南,只让他的长子去参加徐文淑的葬礼。在周南不幸患癌症去世后,张恨水每日都要坐着轮椅去周南坟前和她说说话。
毫无疑问,张恨水对周南绝对是真爱了。他一生三个女人,最爱的唯有周南而已。
1934年张恨水到甘肃和陕西目睹陕甘人民非人类的艰苦生活,大受震动。他的文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在小说中增加了社会讽刺和现实主义成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个重大拐点。
战争爆发后,一向以言情小说闻名的张恨水,却以他丰沛流畅的笔触直面战事,雕塑了一座座民族精神的纪念碑。这时的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爱国人士。
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他向民国政府提出打游击战的请求,但是没有被批准。他担任了重庆《新民报》的主笔,落笔就抛出了自己办报的原则:“凡与抗战无关的作品,我更无言发表。”
抗日时期,他自费出版《弯弓集》,表达了他爱国的决心。他创作了《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抨击国民党和军阀统治下的黑暗,他也曾经受到国民党的严密监视。
之后,他也写了很多抗日小说,比如《热血之花》、《大江东去》、《虎贲万岁》、《太平花》等。《热血之花》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抗日小说。
他的文字从容、冷静、真实、深刻。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巴山夜雨》是抗战文学的代表作,可以与巴金的《寒夜》相媲美。
图 | 左一张恨水,左二胡秋霞(只能找到这张合影)
张恨水晚年的时候,他的朋友卷走了他的毕生积蓄。他得了脑溢血,身体也不太好。国家聘请他为文化部顾问,按月给他补助;但是最后他都原数奉还了。他坚持以写稿作为自己的谋生方式,这是一种习惯。此时的他,常常改编一些民间神话。临终之前,他在病床上写下《写作生涯回忆》这本书,为自己作了无声的辩解。
一代文学巨匠悄然陨落,给后人留下无数叹息!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承启者,也是抗日的前驱者,他也是一代伟大的作家!他不应该被人们遗忘,也不应该被打上旧社会的烙印。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喜爱!
老舍曾说:“恨水兄就是重气节,最富正义感,最爱惜羽毛的人。所以,我称他为真正的文人。
文 | 望川悬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