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桥硬马到独狼天下。”
公元2017年八月,两匹狼狭路相逢,战狼二世屡次刷新市场记录,杀破狼三世也手握好口碑,成功抢得一个单日票房冠军。
两片中,吴京与吴樾这对同门师兄弟,凭借血脉偾张的搏命演出,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打星的风采。
从武侠片、功夫片再到动作片,师承不同门派、效力不同公司、摸索不同路线的打星们,以武力高强的形象活跃于光影之中。
他们打斗风格的进化,不仅是当时社会审美的体现,也是中国影史的见证。
外媒眼中的打星“四大天王”: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与甄子丹。
套路流:硬桥硬马实打实
代表打星:邵氏群星
前邵氏时代,电影中的打斗主要以粤剧为师,以关德兴的《黄飞鸿》系列为代表,虽说受限于场地,演员经常辗转腾挪,但却留下了一些影响后世的招牌动作。
1958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成立。此后的六七十年代,以胡金铨、张彻、刘家良等为代表的邵氏,推出了大量的功夫片与武侠片,“打星”的概念也逐渐形成。
邵氏打星的风格,强调一个“硬桥硬马”,讲究实打实,点对点,他们的动作主要是南拳招式,身法的规范性要求,远远大于实战性。
这一时期的打斗,仍然延续了舞台戏曲的套路,动作缺乏真实感与技术性,往往一打就打很久,一招招都跟排演好似的。
而且,动作本身的“轻描淡写”与效果的刻意强化形成鲜明对比,往往感受不到出招的力度,人就夸张地飞了出去。
爱兄弟,也爱残臂,邵氏名导张彻,以武侠片闻名江湖。他不仅带出了吴宇森这样的名导徒弟,还捧红了王羽、狄龙、姜大卫等一批打星。
李修贤、午马、陈观泰、张彻、姜大卫、吴宇森、狄龙▼
王羽,身材高大,阳刚气足。当年,他以《独臂刀》一战成名,成为香港六十年代首席武侠小生,片酬与票房独领风骚,魅力之大以至曾经获得林青霞的追求。
狄龙与姜大卫,堪称张家班双子星。两人一庄一谐,相貌不凡,英气逼人,曾在《新独臂刀》、《报仇》等多部戏中合作,曾经情同手足,后来心生嫌隙。
多年以后,为给恩师张彻祝寿,两位小生在电影《义胆群英》再次尴尬同框,让人无限唏嘘。
出身武术世家的刘家辉, 养父是黄飞鸿再传弟子。他和哥哥刘家良,在邵氏时将功夫片发扬光大,常以光头形象示人的他,推出了《少林三十六房》等作品。
除了精干男性,邵氏时期的女打星也不少,譬如惠英红与郑佩佩。
惠英红原是夜总会歌女,被张彻看中签约邵氏,后经刘家良的提携,正式转型武打动作戏,直至八十年代末,仍是一线打星。
邵氏时期的郑佩佩,凭借在胡金铨电影《大醉侠》中的“金燕子”一角成名,曾获得“武侠影后”的盛赞;复出后,凭借《唐伯虎点秋香》再次为人所知。
代表作品:《独臂刀》《大醉侠》
迅猛流:气势如虹快准狠
代表打星:李小龙
随着邵氏的衰落,嘉禾的崛起,返回香港的李小龙,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是一门博采众家之长的武艺。
据李连杰在采访中所说,他的步伐吸收了拳击精髓,脚法有空手道与跆拳道的妙处,拳法师从中国的咏春,双截棍的技术则是来自菲律宾。
李小龙的截拳道,打斗风格讲究一个迅猛,他凭借强大的个人天赋,大大提高了前辈打星出招的速度与力量,同时真实地展示了动作的杀伤力。
无论是唯快不破的李三脚,还是耍得人眼花缭乱的双截棍,随着“啊打啊打”的叫声,一幕幕极具影像魅力的动作戏,在电光火石间得以呈现。
以一己之力使功夫片闻名全球,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永载史册。英年早逝的李小龙,用富有挑衅性的勇猛形象,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中国打星的精神符号。
代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
笑闹流:随机应变小快灵
代表打星:成龙 洪金宝
在后李小龙时代,如何突破他的打斗风格,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为每一个打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一群名为“七小福”的年轻人。
京剧大师于占元,当年创立“中国戏剧研究学院”,教授舞台戏曲与杂耍技巧。学成出师的七大徒弟,后来纷纷进入电影界,其中以洪金宝与成龙影响最大。
首先成名的洪金宝,充分发挥身材与身手的优势,静若笨拙胖子,动如灵活脱兔,这种意想不到的反差萌,达到了一种冷不丁的喜剧效果。
后来成为国际巨星的成龙,在打法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
起初,针对李小龙不苟言笑的英雄形象,他引入喜剧元素,将自己定义为形象滑稽的小人物;同时,为了更加接地气,让套招更加真实可信,李小龙的战无不胜,到他这儿就变成了随时挨揍,身体会疼。
接着,从功夫片转型动作片的成龙,将打斗场面从单纯的武艺切磋,逐渐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使情节与动作紧密结合。
他借鉴巴斯特基顿的肢体动作,流行的跑酷运动,传统的杂耍技巧,充分运用手边的道具,将自己的打戏设计得更具观赏性与趣味性。
最后,成龙祭出了“搏命”的大旗,亲身上阵各种危险动作,将惊险性注入了追逐打斗,从而使成龙作品拥有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代表作品:《快餐车》《醉拳2》《新警察故事》
飘逸流:飞檐走壁侠影现
代表打星:李连杰(赵文卓) 杨紫琼(杨丽菁)
在成龙称霸影坛的过程中,另一派风格迥异的打星也在悄然崛起。
李连杰,武术套路冠军出身,凭借一部《少林寺》火遍全国。他外形俊朗,目光凌厉,眉宇间正气凌然,动作大开大合,潇洒舒展,俨然一副大侠风范。
当如此鲜明的个人气质,遇见黄飞鸿这么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角色,李连杰一来到香港,就顺利踏上了一线打星的道路。
形象过于定型的李连杰,在后期的“方世玉”系列中,加入了更多的喜剧元素,一改性冷淡的宗师脸,转变成了插科打诨的小青年。
同时,打斗风格上,他也减少了摆pose般的桥段,增强了动作的实战性,充分运用周围的环境条件,突出拳脚的力量与速度感。
与武术套路的招式类似,学舞蹈的杨紫琼,形体也有着良好的协调性。这种个人条件,配合优秀的武术指导,威亚等辅助器具,便能在银幕上呈现出飘逸的美感。
代表作品:《黄飞鸿》《方世玉》
凶狠流:拳拳到肉热血飞
代表打星: 甄子丹 吴京
特技过度泛滥的电影圈,在新世纪面临着打星青黄不接的局面,人们对飞来飞去的交战越来越厌倦,开始渴望看见一种真实的动作场面。
于是,一种以凶狠为特征,吸收自由搏击等技艺,讲求拳拳到肉,甚至鲜血淋漓的打斗方式,成为了这个重口味时代的主流。
甄子丹,用《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等片确立了自己的“乱拳抡死老师傅”的暴烈风格,接着,用“我要打十个”的叶问系列,获得了“宇宙丹”的称号。
另一边,娃娃脸的吴京,原先走的是师哥李连杰的飘逸流路线,多年沉浮之后,终于找准了中国队长的定位,蓄起了胡须,用铁拳去诛灭远方的敌人。
两人在《杀破狼》中的交手,可谓是凶狠流打星的杰出表演。不做准备,以赛代练,减少套招,仅凭感觉,这种刺激的场面,可看度与危险性都很高。
从李小龙时代的砸碎“东亚病夫”牌匾,到李连杰时代的拳打西洋大力士,再到如今的叶问锄奸,冷锋抗敌,中国银幕上的打星在变,某种情绪却好像一直存在。
代表作品:《导火线》《杀破狼》
番外篇
“鬼脚七”熊欣欣▼
“力王”樊少皇▼
“一字马”卢惠光▼
“霸王花”胡慧中▼
“世界拳王”周比利▼
“14k大佬”陈惠敏▼
“蛤蟆神功”梁小龙▼
“夺命剪刀脚”黄炳耀(已故)▼
放眼国际,西洋有巨石强森、杰森・斯坦森、范·迪塞尔,泰国有托尼·贾,日本有忍者术,韩国有乱棍流,下一个十年,中国打星又有谁来独领风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