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意识到我们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数量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了,原来是最大宗的进口是石油!但是芯片已经超过石油,所以就痛定思痛。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把中国的芯片产业把他能够迎头赶上,其实以前马教授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以前每次有机会他就把他的这个建言在原单位里面提出来等等的,但是后来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所以他想这次可能是一个机会了,所以就找朋友约了大基金的总经理,跟他谈一谈,提出一些小的建议,结果那天就跟大基金经理说我们来谈一下有关这个大基金怎么用?
把建议提出来以后,这个经理给教授说,马教授,其实你讲这些我们都很清楚,也很认同,可是呢,我只是一个总经理,是执行的,这个要主管方出面才行的。经理说他上来马上明年就要有业绩,后年有业绩,连续三年要有业绩。
教授说那时候建议就是说只要拿百分之几也就5%的大基金拿出来支持基础的一些研究长远的,持续的。这样我们也需要十年,有些成绩要20年,真的到时候能看出一些很好的效果。经理说这个他也认同,可是做不到,因为他没有时间去做那种长远的事,所以教授非常失望,觉得这次可能又要打水漂了。果然后来拿这些钱买了几个小公司就草草了事了,再后来就另外动脑筋,要自己盖厂,结果在后来的两三年里面就破土建了24个芯片厂,每一个平均是50亿美金左右,耗费很大的,还有一个武汉的厂子,耗费240亿美金。
技术都是买来的,又只能买人家十年前的,或者甚至15年前的。盖完以后,也许可以生产一些芯片,但是已经是落伍的芯片,这样长远来说,你每次都要再去买新的技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教授又一次感慨非常失望。
台湾在这一点上就做的不错,他们为什么能从零到有,在半导体方面从设计、制造、封测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他们成立了一个专家团队,虽然这个团队没有一个台湾人,都是外国人。
最重要的是这个团队的人都没有私心。而在国内教授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国内的专家团队往往有自己的私心,他们是裁判兼球员。他们既要制定大基金的审核制度,又要自己的团队来申请基金。并没有把基金给到真正需要这笔钱的人手里。教授觉得,政府应该要有更大的心胸,因为中国有这样的能力做到。中国应该找一个有经验的,有前瞻远虑这样的专家团队。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