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难倒60位高手的李白诗,观众:不懂正常,当年李敖都解错原创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5-09 11:46:14
看多了名人对诗词的理解,就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有些诗咱们不懂,其实名人们也不一定说得清楚。
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华罗庚不懂为何诗中的下雪天有大雁,于是他写了首打油诗“北方下大雪,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专门用来调侃这首唐代名诗。华罗庚是数学家,不太明白也正常。但当年王安石读完李贺的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硬是说乌云下铠甲不可能发光,这就令很后世不少文人无法赞同了。
其实从这两首诗,咱们就能看出一个问题:品赏古诗词,真的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本期笔者就带大家来围观一首曾闹出过风波的李白名诗: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仙出手,自然精品。这首情诗与一般的闺情诗完全不一样,它写的不是一位女子的感情,而是长安城中的多段相思,其格局之大远超同时期的作品。诗看起来很容易理解,开篇也是一个千古名句。但其中“万户捣衣声”这5个字,却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在诗词大会上,也曾出了这样一道题:
题目有点儿刁。答案应该是选B,捣衣是指用杵在砧上捣衣料;当时台上的小选手选的是A,她认为是洗衣服。当时百人团的100位诗词高手,也仅有40答对,60人都被这题考倒。但事后,也有观众表示:不懂正常,当年李敖都理解错。为何这位观众会这样说?这是因为关于这5个字,当年李敖因为理解错了,还被方舟子嘲笑了一番。
李敖曾自诩为“白话文第一人”,曾表示自己把《全唐诗》4万多首诗作都读遍了。2016年,他发文称他对于“万户捣衣声”,自己的理解是:用木杵搥松棉花。我们得承认李敖是明白捣衣不是洗衣服的。毕竟古人不可能半夜不睡,非要在看不见的晚上集体洗衣服。
但“捣衣”杵的是棉花吗?多年来,各类诗词鉴赏书基本都认为捣的是做衣服的一种原材料,但是到底是哪种材料却没太说清楚。李敖提出的“捣棉花”的说法,倒是对这个千古名句的新颖解读了。如果说捣的是棉花,那做成的衣服成品就应该是棉衣。对于他这一说法,当时不少人不同意,不过大家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此时方舟子出来说话了。方舟子发了篇长文来说这个事,其中有一段他这样写道:
“国学大师”把“捣衣”说成捣棉花,也说明他缺乏历史常识,不知道在元之前中国几乎是没有棉布的,在那之前很少有史料会提到这种舶来品。当然犯这种常识错误的“大师”也不止李敖一人。
方舟子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在我国宋朝以前,汉字中只有“绵”字,而没有“棉”字,棉花大量传到我们这是在宋末元初,唐代是不可能出现万人捣棉花的情况的。既然不是捣棉花,那到底是什么布料呢?对此方舟子认为,应该是一种生丝织品。方舟子引用了李贺、杜甫、张继等多人的诗句来证明这一点,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后,还不忘嘲讽他李敖,称:这样的“国学大师”要人拜他为师,那就真的是误人子弟了。
通过方舟子的这番解析,可见当年李敖确实是理解错了的。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更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品读古诗词时,到底有没有必要对字句做如此深的理解。比如李白这个千古名句,咱们真的需要明白捣衣到底捣的是什么吗?
对此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分人!学生们真的不用去纠结这个问题,但是文史学家们是应该研究的。因为古诗词不只是一种文学载体,也承载着很多历史知识。比如我们从《诗经》中就能发现很多古代的生活习俗,这对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人类史,甚至对考古都是有帮助的。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