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我的叔叔于勒》:幻象破灭的背后,隐含着深切的悲悯情怀原创吃素的穿山甲2020-01-20 16:09:58
所谓经典,不在于长短,甚至不在于对错,只在于表达真实,哪怕冷冰冰,哪怕赤裸裸。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当时在课文中并不显山露水的小说,过于平淡的述说其实超越了那个年少时代的理解力,在横征暴敛的归纳总结出人云亦云的中心思想,现在想起有点哑然失笑的感觉。
从希望到噩梦:猝不及防的幻象破灭总叫人百感交集莫泊桑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调性,看透了人间的虚伪和浮华背后戏剧性的幻灭,成了他最喜欢勾勒的浮世绘图景。 他的那些截取生活片段而成的短篇小说,通过对当时世情百态的某个侧面白描式的描绘,表达出一种生活常态下的或荒诞或悲悯的情绪,平中见奇,最符合常情的情结递进中最后却得出让人目瞪口呆的结局,从而引人深思。比如选入中学课本的《我的叔叔于勒》就鲜明的体现了他短篇小说的这样的鲜明特点,结局的反转使人猝不及防,从而在这样的反差中将那种隐含的批判之意和悲悯之情不动声色地表露出来。 故事很简单,以未成年儿童的视觉讲述了一个关于金钱与亲情的故事: 小说中我的叔叔于勒从全家的希望到最后的噩梦,这样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年轻时于勒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主儿,将家财挥霍一空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到了美洲之后因为时来运转赚了一笔钱,于是写信回来说要报答他的哥哥菲利普一家。这封信就此成了“我”全家的希望,而这封信的魅力尽是如此匪夷所思,甚至“我”的二姐也因此找到了如意郎君准备结婚。一家人高兴之余,选择了到哲尔赛岛去旅行,而这场旅行成了这场美梦破碎凋零的节点,在船上发现了一个长得很像于勒的买牡蛎的贫穷老者,而在小心翼翼的求证之后果不其然真是那个曾经发过大财的于勒。这样的打击如此猝不及防,梦想就此化为乌有,最后全家偷偷地改乘圣玛洛船回来,以免再次碰见落魄的于勒。 课本中的这篇小说就此划上了一个了犹未了不了了之的句号。
莫泊桑在对场景的描写和情节的勾勒中显示出高超精妙的掌控能力。在那些字里行间不经意中流露出一种淡淡地情绪耐人琢磨。小说将金钱对穷苦人生活的影响描绘的活灵活现,正是因为那种贫穷才导致了这种亲情的疏离,这种现状其实在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在富豪级别的“一个小目标”就是一般凡夫一辈子都达不了的梦想的语境下,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无疑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地域的典型性,贫穷究竟是如何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小说中对“我”的家庭那种窘迫的困境描写只是撷取了几个日常生活的场景来诠释: 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多少年之前的上个世纪,当读到这段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农村中的物质生活比书中描述的更贫瘠,甚至过年是都未必能做一套新衣的时代,对书中这样的描述并没有觉得有多么难以忍受。而今看来,在物质丰富之后的今天,回望当时年少时的不解和困惑,有一种释然后的理解。 有些书,有些小说,读的时候未必真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不仅与年岁有关,更与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处境有关。总是不自觉的这样想,而今的孩子们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会比当初的我们理解的更深刻,这种题外之意似乎有走题之嫌疑。不说也罢。
从批判到悲悯:真正的主题其实是对人性之善的一种礼赞再次阅读这样一篇小说,才忽然明白。当初书中的“瘦身版”的《我的叔叔于勒》其实只是一种主题先行下的单向思维模式。 这篇小说被删除的开头这样写道: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个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而在最后的结尾,莫泊桑呼应被删除的开头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这被删除的开头和结尾,去掉后并不影响这个小说故事的完整性,但就主题而言这种裁剪掉的开头和结尾,才是莫泊桑真正想表达的那层超越故事所局限的主旨。其实这样的主旨在这篇瘦身版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也隐约可见,比如“我”自作主张给了叔叔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并且在内心深处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与删除的开头和结尾一对比,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闲笔才是莫泊桑所重点想表达的一个细节。其主旨真实潜藏在这样的一个细节之中,而绝非那种所谓的批判小市民的自私自利这样的看上去当然正确的论点。这种主旨乃是超越批判之外的那种悲悯情怀,以及在这种情怀之中所体现的人性之善,这才是他这篇小说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所在。
当年读书时之知道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其实,若干年后,才了解到莫泊桑并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因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与母亲成婚,但不久之后就因为那种风流浪荡而分居。这样的家庭状况对莫泊桑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身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年少时就经常目睹父母之间的争吵,养成了他叛逆的性格,加上十八岁那年在恋爱上所遭受的挫折,使他更是走上了放飞自我的道路,他的个人感情生活似乎成了他父亲的翻版,一生流连于流莺野花之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种放荡不羁沉湎酒色的生活使他年仅四十三岁便英年早逝。 这样的人生经历注定着他骨子里有着一种敏感而脆弱的个性,对社会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思考角度。很显然,他笔下的短篇小说外在的批判性其实源自于内心之中对人性之中美好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使的他下笔温柔不肯都太狠,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也不例外,批判性只是一种自然情绪的流露,而他最在意的还是那出于人性之中良善一面而带来的悲悯情怀。 重读这篇小说,我甚至在想,那个潦倒不堪的于勒是否其实也已经认出了他哥哥全家而故意视而不见呢? 莫泊桑没有给出答案,这样没有答案的结局才是最真实的一种常态,就像从此之后他们全家再也没有见过他叔叔于勒一样。这样的一种安排其实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悲悯情怀的一种不经意的流露,善良是一种不需要声张的美德,只要心中存在这样的善念,就能够坦然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就能够坦荡地面对人世的是是非非,然后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度过这漫漫的人生之路。
归根结底,文学即人学。 一篇伟大的小说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迪,莫泊桑这篇短短的小说,无论从那个角度诠释和解读,都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但追溯这种魅力的源头,乃是对人性的观照,尤其是对人性之善的礼赞。读懂了这其中的奥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读懂了人生。
收藏
举报
975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