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给材料三第③段空格处补写一个论据。(3分)
①存在问题:
a. 句式不对


b.所选事实论据不能体现爱祖国


选择众多外国名人如:霍金、海伦·凯勒等,小说人物保尔,不能扣住文中“中华民族”。
选择群体形象(老师、消防员、警察),但又不能扣住爱国。
选择中国历史名人(司马迁、李白、曹操、项羽等)不能扣住爱国。

c.内容不匹配



还有守岛英雄王继才写成黄继才、张继才……文天祥写成林天祥等
②审题注意点:
联系上下文可知考的是仿写,注意上文前两句句式,内容对应后一句中的“国家的热爱”
③答题思路:
1.补充论据注意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弄清补充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注意上下文衔接,文中出现的论据不能再用。
2.仿写要注意:①形似: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也要相同;
②意合:符合语境,注意情感表达上一致;
③句顺: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④参考答案:
15.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注意句式1分,内容紧扣“爱国”,与下文对应2分。)
2.题目:16.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A.从体裁上来看,材料一属于通讯。
B.材料三的标题“担当的力量”是本文的论题。
C.材料三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
D.材料二背景信息中运用大量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了青藏铁路建设条件的恶劣,反衬出铁路工作者不畏艰苦、勇于担当的高大形象。
注意点: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消息内容广泛,高度概括报道不求细节描写;通讯选材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偏多。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17题目:什么是担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本意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结合三则材料,联系自身实际,说说你对“担当”的认识。(6分)
①存在问题:
a只结合材料,未联系实际;或只联系实际,未曾结合材料。



b结合材料时,没有提炼关于“担当”的内涵,只是引用了几则事例;或提炼不准确。


c联系自身实际,却写了钟南山、环卫工人、消防员、老师等其他人。
d答案表述是太笼统,不够严谨,分不清是结合材料还是联系自身实际。
e错别字:“艰苦”写成了“坚苦”的现象较多。
②审题注意点:
要关注题干中的三个要求:结合三则材料;联系自身实际;话题是说对“担当”的认识,缺一不可。
③答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题,须通读前面的三则材料,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材料二是一幅漫画;材料三是一篇议论文。
首先,要从三则材料中准确而全面地提取关于“担当”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人物的表现。如材料一从杰克多尔西捐钱之事可见担当是一种竭尽所能帮助他人,或“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第二则材料则可提炼出如“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之类的关键词;第三则材料,可从主体部分的段落中提取其中心句或核心词:担当源于对家庭民族社会的爱;源于责任,源于传承等。
其次,联系自身实际,可从自身实际进行举例,最好概述事例的同时谈自己对担当的体会与认识
③参考答案:
17.(6分)担当就是无私奉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担当是艰苦奋斗,勇挑重担的责任感;担当是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优良传统的传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联系材料内容至少答两点,每点2分,联系自身实际2分,共6分。
18. 题目:全文写了“我”和默海利的四次交往,用简洁的语文分别概括。(3分)
①
②
③ 默海利坐在沙发上,我们愉快地交流,并诚恳地相互发着邀请。
④
①存在问题:
1. 纯粹瞎做


2. 直接麻木抄写原文语句


3. 理不清文章四次交往的层次




4. 没有依据文章脉络按顺序写。

5. 写的是什么情况下的交往,不是概括交往

6. 卷面不整洁,字迹难以辨认



②审题注意点:
1. 本题是写“我”和默海利的四次交往,题目中已经给了第三次交往;
2. 要能理清文章四次交往的层次,并能按顺序写;
3. 概括时语言要简洁。
③答题思路:
1.注意文章中“有一次”“去年复活节的时候”“再次见面就是圣诞节了”“2020年春天”这些关键词,这些显示了四次交往的层次,题目中圣诞节见面的交往已经概括出来了。
2. 概括时,紧扣“我”和默海利的交往进行,抓住每次交往的核心内容,语言要简洁。
④参考答案
①默海利带小孙女过来,“我”送她一只中国带来的铜铃铛,海默利连声谢谢。(1分)
②默海利邀请“我”去“海陆空军国家俱乐部”吃午餐,席间交谈愉快。(1分)
④“我”打电话给海默利,他告诉“我”一切都好,只是很想她。(1分)
(扣住我和默海利的交往概括)
19. 题目: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4分)
不过中午阳光好的时候,朗朗地照在对面的白墙上,可以反射到我的房间里,整个客厅就显得十分亮堂。
①存在问题:
1. 没有答题思路,乱答一通。


2. 不能判定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而是从插叙﹑承上启下﹑对比等方面作答。



3. 没有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4. 卷面不整洁,字迹难以辨认,“铺垫”二字错误率极高。



②审题注意点:
1. 要能明确画线句是一种描写手法(环境描写)。
2. 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③答题思路:
1. 明确画线句是环境描写。
2. 就环境本身的作用来谈,营造了……的氛围。
3. 就环境对人物的作用来谈,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4. 就结构上的作用来谈,为下文写……做铺垫。
5. 所有答题点都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④参考答案
19.(4分)运用环境描写,(1分)营造了美好、融洽的氛围,(1分)烘托了“我”和海默利老人交谈的愉快,体现了我们之间友谊的深厚,(1分)为下文写“我”打电话关心他做铺垫。(1分)
20.题目: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我一个人在家,就是我一个人,没什么。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责任。”他说,“我不怕死,到我这个年龄,已经无所谓了。”
①存在问题:a.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混淆(如下图)
b.描写角度区分不清(如下图)

c.人物形象概括不准确(如下图)

②审题注意点:a.描写的角度b.表达效果c.结合语境
③答题思路:
a. 描写角度: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描写的话要答具体描写方法;
b. 表达效果,此句是人物语言描写,其实就是答描写方法和作用
c. 结合语境,此句是紧接着第九节新冠病毒的背景下我打电话关心他时他说的话
④参考答案:
运用语言描写(1分),表现了他在疫情下的勇敢,对生命的乐观淡然(1分),以及表现出来的责任和担当(1分);多用短句,语气更显坚定。
21.题目:第⑥段作者为什么写默海利的人生经历呢?(4分)
①存在问题:
a.书写不认真,让阅卷老师很难辨认。


b.知识点混淆,分不清文体,感觉只要是用得着的,想得到的都写上来,不能够好好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②审题注意点:文中写默海利的人生经历的作用,其实是语段的作用
③答题思路: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a. 第一步需要概括语段写了什么内容。(考虑在叙述事情过程中,插入人物曾经相关的内容,与插叙有关联。)
b. 分析语段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c. 作者对默海利的情感倾向
d. 语段在结构中的作用联系上下文考虑
③参考答案:(共4分)
插叙(有给1分,没有没有扣分),第六段交代了默海利的人生经历,突出了他荣耀的岁月(1分);写出了他性格的坚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1分);表达了“我”除了理解,还有一份敬佩(1分);解开了上文的悬念,与下文相呼应(1分,只要讲到与上文,或者与下文的关系都给了1分)
22.题目: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中“瞭望”的理解(6分)
①存在问题:
a.凑足分值点数,胡乱答题。

b.答成标题作用。

c.答成语段作用

e. 缺乏分点意识。

②审题注意点:对标题的理解,而不是标题的作用
③答题思路:
a. 审题要仔细,结合全文理解标题,结合分值揣摩答题点数。
b. 理解“瞭望”在文中的含义。
③参考答案:(共6分)
“瞭望”一词本指向远处看(没有列入分值)。文中指:独具老人对孙女的呵护,对忘妻的深切缅怀,这是对亲情、爱情的渴望(2分,只要写到其中一个小点即得2分);对自己曾经青春岁月的缅怀(2分);对人类战胜疫情的利乐冠坚定信念(2分);退休后的依旧从事律师工作,对自己充盈而又独立生活的坚守(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2分,对于第一点的几个方面不累计积分)
23题阅卷情况分析
题目:难忘那瞬间的力量
存在问题
一、胡编乱造。
由于对自己的生活缺少观察,许多考生写出来的文字太多空洞、无真情实感,或者胡编乱造,或者虚假离奇。如:瘸子的娘去参加她的家长会,她觉得颜面扫地。回家后跟娘吵了一架,父亲打了她一个巴掌,她冲出家门,掉进河里,娘为了救她,被大河吞没。结尾写道“那股力量,叫母爱”。
二、无触发点。
全文无给人心灵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力量”, 无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品质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意志的力量……“力量”从天而降。如:在高空攀网中,我很害怕,想当逃兵。就在那一瞬间,我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三、详略不当。
许多同学没有对全篇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行文思路混乱,造成阅读时“不
知所云”,详略不当。
1.铺垫太多,几乎占了全篇的四分之三。
2.“瞬间”无细节刻画,未浓墨重彩,只是蜻蜓点水。
3.自己行动上的变化描写过多。如大量篇幅写自己怎样跳舞,描写过程中偏离“力量”。
四、选材撞衫。
学生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积淀,选材陈旧,行文落于俗套。如爬山、长跑的选材比比皆是,读来味同嚼蜡。
五、宿构套作。
部分考生生活积累贫乏,宿构套作较多。
1. 套用现成作文,所选事例与“力量”无关,偏离题意。除了开头、结尾点了“力量”之外,文章的主体部分与“力量”毫无关联,所写内容是考前准备好的,考场上换个开头结尾就算了事。如:妈妈把樱桃、蛋黄、鱼都让给我吃,最后贴个标签:母爱的力量无穷。
2.仿写、套用名家名篇或中考满分作文。
考场作文指导
一、语言亮一点。
文章要与读者产生共鸣,要做到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还要根据文章内容灵活、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对偶,或排比,或反问,或长短相间,或整散交错,尽量用优美的文字去打造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审题细一点。
这道作文题在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绝不意味着
“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瞬间”是力量的进发,要有最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要有对“瞬间”的细节刻画,可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环境等描写方法。“力量”要写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精神上受到鼓舞,行动上受到鞭策,写出自己的态度转变、情感转变、人格成长或意志成长。
三、 情感浓一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 只有“情动”, 才能“辞发”。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教师的桥梁,考生若能拨动阅卷教师喜怒哀乐的琴弦,何愁得不到高分?
四、选材新一点。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选他人所未选、言他人所未言呢?要经历一个“选择一放弃-再选择一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坚决舍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拿到作文题,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有震撼心灵的情感。
五、卷面美一点。
字迹清秀、卷面整洁能为文章扮就一张漂亮的脸面,这也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外在显现。卷面悦目,阅卷教师看了就爽心。假若字迹潦草不清、东圈西画,肯定不会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印象。考试时,即使字写得不漂亮,也要有耐心,尽可能地写工整些。
23.请以“难忘那瞬间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阅卷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
一、选材有问题
1. 百分之五十左右写的跑800米,1000米,撞车太多。


2.反面题材:写自己是一个日本士兵,打架,上网打游戏,还有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抓人贩子。

3.题材幼稚:打雷害怕,妈妈来安慰:宝宝不害怕;写看到狗、猫类的题材。

二、构思有问题
主次不分,铺垫太多,到600才写瞬间的力量。

三、套作明显
从头到尾没有出现“瞬间”,直接写的其他作文

四、抄袭短文

审题注意点:
见作文评分标准
23.请以“难忘那瞬间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存在问题:(阅卷截图+典型问题分析)
写作态度太差,辨认不出写的什么内容。

前面的铺垫太多,瞬间几乎没有。

选材不确当,没有正能量,写的“难忘打人的力量”。

编写故事的叙事方式,没有真情实感。

②审题注意点:
1、 明确“力量”的内涵。可以是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品质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等,但一定要给人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2、 “瞬间”是指事件发展到高潮时最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一定要对细节刻画,细节描写要生动形象,要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3、 “难忘”是指对我的生命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人格成长、意志养成、态度转变、情感丰富等等。因此必须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③答题思路:
1、 选择具有新意的材料
2、 设计一下行文的思路
3、 记叙清楚一件事例
4、 对“瞬间”集中描写
5、 添加深刻的抒情议论
④参考答案:
对力量描写很细致,充满真情!

扣住瞬间描写,细腻生动

选材新颖,语言优美,议论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