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方法 重点:(1)准确地抓住全文的中心句;(2)准确地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3)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4)理解说明的顺序;(5)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6)对文段的内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 难点:(1)对文中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2)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3)创造性地“再表达”。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一看文段,二看首尾段。一般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应找准开头或结尾的总结句。 【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查类型1: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1)看标题;(2)在首段中找;(3)抓关键词句。 考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 【考点二:说明方法】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用…… 考查类型1: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面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表达效果——用了……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内容),突出了事物……特点,给人以清楚的认识。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通过……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事理)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事理)的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事理)的特征加以具体地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提醒: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善,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的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求从一个方面完善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而诠释就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部分内涵即可。另外下定义往往用公式的语句来表示:即“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而作诠释则多用“因为……所以”句式。 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等。引用的说明方法如果用在文章开头,还能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e、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考点三: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时间变化。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 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考查类型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① 的说明顺序对 ②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①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②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四:说明语言】 考查类型1:加点字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特征。 考查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表态(能还是不能)。(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若替换了,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与实际不符合。(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查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考查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先找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可以是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有概数的句子,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等。 考查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总之,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章中找。 考查类型6:关联词语的作用。 对策: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地特点。 答题格式:如:准确地使用了“不但……而且……”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的优越性。同时,用递进的句式还进一步突出了……这一实用效果。 【考点五:写法、语段、结构分析】 【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物),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这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加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答题格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中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语段分析】 1.结合结构、内容作用谈: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结构分析】 (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况:总——分;分——总;总——分——总。 【热点题型】 考查类型:从文中正确提炼、概括或重组信息。 例1.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2008南通中考题) 例2.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 (2009南通中考题) 例3.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 2010南通市中考题 ) 方法归纳: a.根据题意,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b.有的信息摘录后可直接获取,有的要进行 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c.将提取的信息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分条表述。 例文: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2013·南充中考) ①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镉大米”也因此潜入人们的生活,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②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量,镉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目前,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③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相比与日本的0.4毫克,还要更严格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也超过了WHO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也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来说,其他来源的镉就更不能忽视。 ④这种慢性镉中毒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在日本的上述地区,统计的成人接近两万(占了当地人口的绝大部分),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的症状主要来源于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则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更大剂量(WHO安全线的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不过,对于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数据来证明。 ⑤中国人很难不吃米饭。对于非“高镉”地区的人们来说,问题可能不是那么严重。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工业污染的治理,迫切的需要则是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处理与公布。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日本的统计,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 ⑥更需要关注的是,除了镉,大米之中还可能存在铅、砷、汞等其他的污染。考虑到大米在中国食谱中的分量,全面系统地评估与监控各种污染,就显得更加重要。 14.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根据文章内容,文章先列出文章的说明对象“镉大米”,然后说明镉大米的危害,最后说明解决问题的的方法。这是典型的逻辑顺序。答案:逻辑顺序 15. 第③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0、500、0.15、200、0.25”这些数字表明词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画线句列举了两类镉大米,一类是没超标的,一类是超标的,但没超标的不一定安全,二超标的也不一定不安全,关键要看大米的摄入量,这就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答案:说明方法:列数字和作比较。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高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有害,而低于安全值的大米不一定就安全,还要看每天摄入量的大小。 1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有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答案:不能去掉。“可能”表猜测、推断,是说其他食物和水也许含有镉,并不完全肯定。如果去掉,就表示一定含有镉,与客观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 镉元素对人体危害很大,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预防镉污染。(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文章通过镉大米说明了镉对人体的危害,这类说明文在说明一种问题时,往往会提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据课文提出合理的建议作为答案就行。本文就是在第⑤段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措施。把这几点措施,分条整理即可。 答案:①治理工业污染;②是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③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④补充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