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自己读了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 二、如何写读后感? 第一步:“读”,“读”是前提,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才会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所以要精读原文,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第二步:定“感点”。“感”是重点,要着重写自己读了作品后的感受、体会以及获得的教育与启发,不宜过多的重复作品的内容。 第三步:“联”。紧扣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可以从这几方面联系实际: 1.联系自己的思想、言行、经历评价。 2.联系收集的资料(由古及今)评价。 3.联系社会现象评价。 4.联系他人评价。 写作步骤: 题目: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就是“读《 X X 》有感”或“《X X》读后感”,也可以文章的内容或是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再在下面写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正文结构: 1. 点明篇名,抒发情感。 点 2. 紧扣原文,概括原文。 引 3. 寻找感点,叙议结合。 议 4. 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联 5. 总结全文,提升中心。 结 “点”:简述原文相关的内容和总的感受。(作者、篇名、总的感受) “引”:引述原作,简明扼要,概括原文中心,引出某一点或一个警句。引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要有针对性根据自己拟题的角度而定。内容要概括,千万不要照抄照搬原文。 “议”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受,不需要面面俱到,应集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发表议论。 如何抓住“感点” 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 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 抓住最令你感动的一个人物写; 抓住一句话或几句闪光的语言写。 正文: 开头:看门见山亮观点或是简明扼要概括内容。 中间:谈谈自己的感受,感想。结合自身,结合同学,结合书本,结合历史。 结尾:回到作品本身,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提出希望出号召。) 例文:原文+读后感 中彩的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 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 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读《中彩那天》有感之一 《中彩那天》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它主要写了爸爸帮库伯和自己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帮库伯买的那张彩票中奖了,爸爸面临的这个问题,最终将奔驰车交给了库伯。母亲常常告诉大家:“ 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读了这片文章,我不禁想到我自己。 那天,我和妈妈去超市,我们挑好东西后,去付帐。妈妈去付,我在一边团团转,手里还抱着一些东西。等妈妈付完帐,我也跟着一块走,哪知道我手里还有几样东西售货员没看到,没算钱。回到家,我一看收据上没有我买的东西,我刚想告诉妈妈,又想:要是妈妈批评我,怎么办?事后,我没有告诉妈妈…… 我晚上睡觉,心里十分难受,总是平静不下来。我想起二年级学过一篇文章《诚实的孩子》。她讲的是列宁小时侯在姑妈家打碎一只花瓶,当时没有承认,后来,他改正了错误,做了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后来,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妈妈,妈妈睁大眼睛说:“怎么会这样?下次去超市,把这件是告诉阿姨,然后把钱付了。” 可是,妈妈一直没机会带我去那个超市,我也一直没有还超市阿姨的钱…… 读了《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我想: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中彩那天》读后感之二 最近,我阅读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名字叫《中彩那天》,读了文章后 我深受启发。 这文章主要讲我家生活很拮据。有一次,父亲在百货商场抽奖抽的一辆奔 驰汽车,可是这张彩票是父亲的同事库伯的,也就是那辆奔驰是库伯的。但是 父亲做梦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但父亲没有占为己有,而是打电话给库伯说明这件事情,从中可看出文章的父亲是一个诚实的父亲。 读完文章后,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拥有一大笔 财富。文中的父亲虽然放弃了汽车,但他得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信赖。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这样望类似的问题。有一次,我在小区里,发现地 下有一张 5 块钱的钞票,原本想占为己有,因为 5 块钱可以买一本我心爱的书。 但我想起了平日父亲和老师的 教育,做人要诚实,我不该有这种想法。所以, 我决定把 5 块钱交给保安叔叔,在交给保安叔叔 5 块 钱时刻是我一生中最富有 的时刻。 让诚信成为我们彼此一生的盟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名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文章是一篇描写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园——“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我”的学堂。 作者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其中有一些野草”让我觉得它十分普通,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园,在那时,却是作者的乐园。接着,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子,写出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这些景物给人的安宁,鸣蝉、黄蜂、叫天子给人的动感,动静结合,再加上有本身就有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作“底板”,作“背景”,想必是令所有知道的人都会向往。 这样的一个园,若许多小伙伴儿一起玩耍、追打、嬉戏、捉迷藏,一定是十分有趣的,但若是自己一个人,也并不会觉得寂寞。因为百草园的乐子能找出许多呢!像斑x、何首乌、覆盆子,都能带给“我”无限乐趣,就连冬天都有游戏:捕鸟儿——在竹筛将鸟儿罩住后的那份喜悦,想必是令作者着迷的。 “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的句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要去三味书屋念书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这句话写出了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惋惜之情。 虽说这学堂很严厉,但先生还是十分慈祥的:“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惩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我们上午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听起来有些无聊,但并非如此。师生一起念书,孩子们就在一起偷偷做戏、描绣像。作者把一幅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的图画展现在了我们眼前,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童年的向往。 这篇文章的文笔十分优美,描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给人以亲切感。而我也在文章的有些地方看见了我的影子。尤其是百草园,我的总体印象就是一个“乐”字:动物、植物、泥墙根、捕鸟儿、描绣像,无数没有“乐”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二 鲁迅的著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机,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百草园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老师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内容。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通过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让我感觉到童年是那么美好,令人留恋。 鲁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这束缚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我们现在上的学校,每节课下课都会有时间玩,也还算得上自由。跟三味书屋比起来,我们像在天堂。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觉得,在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玩好。 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了鲁迅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与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亲切地交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三 鲁迅先生真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他在这区区一篇散文中,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鲁迅描写他捕鸟的时候,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如“扫”、“支”、“撒”、“系”、“牵”、“拉”……在曾学过的《风筝》疑问中,鲁迅在描写“我”毁坏小兄弟风筝时,也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这些动词不仅能够形象生动描绘出情节中人物的动作,更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文章丰富多彩。 在这篇散文中,有一段文字堪称绝佳啊:“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但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文字,用一组连词写出了百草园中十多种景物,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抓住形态和色彩写景物;通过声音、动作和形态写动物,栩栩如生,给人以奇幻的如至仙境的感觉。后来作者又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十分自然的承接了文章的两大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即符合条理而又不显生硬,这样的过渡无人能比啊! 在鲁迅到三味书屋后,往日的快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学习的枯燥,而鲁迅却竭力从中寻找乐趣,如寻蝉蜕、苍蝇喂蚂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童心童趣。我多么羡慕鲁迅啊,现在的学生哪里还有这份玩的心?绕口的英语,深奥的数学,难懂的文言,复杂的历史……虽然这么多的任务都要做,但还是应该像作者那样,偷点闲,适当放松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时代的回忆中“上点色”。 好好体会一下这篇文章吧!青年人会引起共鸣,中年人会勾起回忆。这大概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妙处吧!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