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桑德拉大桥》藏着两对明星夫妻,你能找出他们都是谁吗?原创林小野说电影OFM2020-11-21 18:40:00
作者/ 林小野
- 这部电影有两对明星夫妻参与拍摄;
- 张伯伦大夫的新婚妻子参与了演出,拍片过程中怀孕;
- 索菲娅·罗兰是此片老板娘;
- 片中最大的腕儿是手表贩赫尔曼,玛丽莲·梦露遗产继承人;
- 《华尔街》男主角父亲参与了本片演出;
- 高智商杀妻案嫌疑人辛普森扮演了一名警察;
- 本片导演也是《逃往雅典娜》、《第一滴血2》导演;
- 本片音乐制作也是《巴顿将军》《唐人街》《本能》《洛城机密》《花木兰》音乐制作人;
- 卡桑德拉大桥是否真实存在?
今天小野继续为您解读经典,关于《卡桑德拉大桥》台前幕后、周边秩事、秘闻花絮,说点你不知道的。
卡桑德拉到底是公主还是女神?——“传说有位能主吉凶的卡桑德拉公主,这座桥就是根据她的名字取的。”
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二时,列车长麦克斯告诉女主角詹妮弗卡桑德拉大桥命名的由来。 对此我表示怀疑,因为卡桑德拉在西方文化里跟我们的七仙女、二郎神一样家喻户晓,根本用不着列车长向一位女作家科普。 这个女神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是特洛伊国王的女儿,对,没错,就是特洛伊木马那个特洛伊。 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卡桑德拉
传说这女孩儿一生下来就跟她的双胞胎姐妹被搁到神庙里,然后被一条大蛇舔了耳朵,突然具备了预言能力。长大之后由于生得太美,又拒绝了太阳神阿波罗搂搂抱抱,被阿波罗下了降头,反正她将来预言什么都没人听,都是废话、都是负能量。 跟我们内蒙民间传说中能识鸟语的海力布一样,直到山崩地裂大难临头大家伙才信——哦,这哥们儿真的是句句实锤啊! 其实荷马这本《伊利亚特》大家伙当《封神榜》看看就好。 故事年代背景都差不多,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相当于我国商朝第二十二任君王武丁时代。 争论卡桑德拉到底是公主还是女神,就跟吵吵苏妲己到底是王后还是狐妖、历史上是否真有其妖一样没什么意义。 电影英文片名《The Cassandra Crossing》,有人直译为卡桑德拉过境处、穿越卡桑德拉。 当然,也有人拆开看的,人类前途命运的预言,and,十字路口(Crossing)。
卡桑德拉大桥真实存在吗?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
这座桥梁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是由法国著名建筑大师古斯塔夫·埃菲尔一手设计打造。 大家看到名字会有联想,这人跟埃菲尔铁塔是不是有关系啊? 你猜对了,此君作品无数,代表作有两个——
懂行的同学都知道,女神的内部结构跟埃菲尔铁塔是一样的,只是外表材质是铜,年久生锈,变成绿色。 《卡桑德拉大桥》这座桥大名叫嘎拉比特高架桥(Viaduc de Garabit),位于法国中部,横跨特鲁耶勒河。 嘎拉比特高架桥(Viaduc de Garabit)
嘎拉比特高架桥建于1881-1884年,1885年建成投入使用,高度122米,全长565米。
135年过去了,它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摇摇欲坠,这桥结实得很,现如今仍在正常使用。
大夫乔纳森·张伯伦到底有多了不起?——“旅行真叫人开眼界,总是碰到些最了不起的人。——詹妮弗”
乔纳森一出场就极有派头
张伯伦大夫一出场就很有派头,不仅有车站干部亲自接送,还有三个新闻记者跟拍。 这还不算完,这个漂亮的摇镜头最后落在报刊摊位一本杂志的封面上。
这个,八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就有些肃然起敬了,能上报纸的人怎么也得是个劳模吧? 这本画报的封面给出一行导语,法语——“乔纳森·张伯伦喜获斯特拉斯堡医学奖!” 事实上这个奖项是子虚乌有的,法国倒是真有一所斯特拉斯堡大学,也的确是欧洲一流大学,名声在外、如雷贯耳,例如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是毕业于此校。但这个学校的学生都以拿诺贝尔为荣。 不过这本画报太吓人了,这是《巴黎竞赛画报》,法国发行量第一,相当于我国之《读者》。 能上封面的基本都是国之重器,发张图大家感受感受—— 巩俐和老公、女演员阿佳妮、英国王妃凯特
开篇唱歌的小姑娘,才是张伯伦大夫的妻子乔纳森大夫的扮演者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张伯伦大夫扮演者理查德·哈里斯一度很受中国观众喜爱,却不是因为《卡桑德拉大桥》,而是因为另一部电影——《野鹅敢死队》。 《野鹅》里的瑞弗上尉更符合中国人心理审美,老实巴交的一介老兵,单身父亲,舐犊情深,没招谁没惹谁,客死异国他乡,临死只求战友照顾他唯一的儿子。 其情也悲,其状亦惨。 《野鹅敢死队》瑞弗上尉
不过现实生活中,理查德·哈里斯的个性更接近《卡桑德拉大桥》张伯伦大夫。 一样的功成名就却玩世不恭、迷恋单身生活、爱好喝酒。他跟《野鹅敢死队》男主角理查德·伯顿是一辈子的酒友,喝起酒来怎么说呢,要死一起死那种。 理查德·哈里斯生命里最后的十二年一直住在伦敦沙威酒店,一掀开窗帘就能看到泰晤士河。独来独往,逍遥似神仙。 唯一能治他的是他的小孙女,这个小家伙曾经威胁道——如果爷爷不出演《哈里·波特》阿不思,就再也不跟他说话。 于是他乖乖就犯。 《哈里·波特之魔法石》里的阿不思
2002年10月25日,就在他去世的当晚(霍奇金淋巴瘤),当救护人员抬着担架经过沙威酒店一楼大厅时,理查德·哈里斯还不忘仰起脸,冲周围住客说道:“都怪这家酒店食物太差劲儿了。” 临死还不忘调皮捣蛋! 就是这样一介浪子,也曾因为一个女人回归家庭。 这个女人便是安·托克尔(Ann Turkel),《卡桑德拉大桥》开篇这位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小姑娘——苏珊!
所谓欲抑先扬,至16分钟处,这群流浪的年轻朋克挤在车厢里打起手鼓唱起歌,场面温馨浪漫,成了整部电影观众心灵的舒适区。 而苏珊演唱的这首歌名字叫做《I Am Still on My Way》,你可以将它译为《人在旅途》。 它并非本片音乐制作杰瑞·戈德史密斯创作,而是一次高明的引用。 这首歌正是影片发行之时的流行歌曲(1976年12月18日意大利首映),而且歌词十分应景。 它源自男歌手戴夫·乔丹(Dave Jordan)1975年夏天热门专辑《Away from Home》。 戴夫·乔丹专辑《Away from Home》
而中国观众通过这场戏也喜欢上了这个面庞秀美、身材颀长的小姑娘苏珊。 苏珊扮演者安·托克尔(Ann Turkel)
安·托克尔是七十年代红遍欧美的时装模特。1974年,她参与拍摄了人生第二部电影《99 and 44/100% Dead!》,这部电影名字古怪根本不红,随便你翻译成什么《九死一生》或者其它,你开心就好。 《99 and 44/100% Dead!》剧照
但安·托克尔却与此片男主角理查德·哈里斯因戏结缘,火速热恋,奋不顾身嫁给这个年长她15岁的老男人。 一代名模安·托克尔
两人新婚生活甜甜蜜蜜,之后一起合作了不少影片,包括这部《卡桑德拉大桥》。 电影发行时,制片公司对外宣布——安·托克尔已怀孕! 这在当时是不小的噱头了。 你冷吗?冷!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这个孩子并未生下来,原因无人知晓。理查德·哈里斯三个孩子都是他与前妻伊丽莎白·里斯所生。 两人没有后代,但感情一直很好。虽然这段婚姻1982年走到了尽头,但理查德·哈里斯将这一切归结为自己对婚姻的恐惧。两人离异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非法同居的关系,直至理查德·哈里斯去世。 他的去世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安·托克尔对媒体沮丧地说道——“我永远地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1.83米高的理查德与名模妻子很是登对
索菲娅·罗兰是此片老板娘“我书里没写,那湖水只有三尺深。”——詹妮弗
女作家名字很长——詹妮弗·里斯波利·张伯伦
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是索菲娅·罗兰老公,你买电影票的钱,一半进了老板娘包包。 我小时候看索菲娅·罗兰传记,一开始只有哭得份,尤其她描述自己幼年处于战乱由于营养不良有个绰号叫“小牙签”。 看到14岁之后我比较诧异。 她说自己终于长开了啊、发育了啊,长腿酥胸,“走在街上终于听到男孩子甜美的口哨声……” 这个让我比较排斥,这女人太不正经了,简直,精神污染!
中国观众对索菲娅·罗兰的履历相当熟悉,也影影绰绰知道她丈夫卡洛·庞蒂是位制片人,但庞蒂到底是个怎样的江湖地位,媒体报道的不多。 此人为人也低调,属于那种典型的蔫儿人出豹子。 事实上,此君值得大书特书。
这么说吧,二战过后意大利电影卡洛·庞蒂扛起了半壁江山,如果有什么影坛教父之说非他莫属。 我最喜欢的一部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许多人称赞导演别出心裁,用黑白胶片模仿纪录片风格有历史文献感云云,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当时意大利还没有技术力量拍摄彩色电影,第一部彩色电影是卡洛·庞蒂在1952年搞出来的(这一点还不如我国呢)。 第七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偷自行车的人》
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费里尼的《大路》(1954年),基本是个意大利《大篷车》,制片人卡洛·庞蒂。 1963年,随随便便跟老婆拍了一部《昨日今日明日》,又拿了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昨日今日明日》
大卫·里恩足以载入史册的著名影片《日瓦格医生》,制片人是卡洛·庞蒂。我们小时候看的TVB电视剧《流氓大亨》大结局时,万梓良坐在楚翘床边,拿着一只音乐盒唤醒了妻子,那只音乐盒飘出的曲子是《拉拉回旋曲》,即源自《日瓦格医生》。 卡洛·庞蒂一手栽培了许多导演明星,挖掘出不少新人,譬如他和合作伙伴迪诺·德劳伦蒂斯一手培养了《加里森敢死队》“戏子”西萨尔·达诺瓦。 西萨尔·达诺瓦
西萨尔·达诺瓦与猫王
卡洛·庞蒂五十年演艺生涯中经手了近一百五十余部电影,这个实操能力就有点令人仰视了。 单说《卡桑德拉大桥》这一部电影有多劳神,影片才开工,就遭到了欧洲很多反对者的抗议,他们不仅在火车站片场聚集捣乱,更令人发指的是,直到直升机到位开始航拍,卡洛·庞蒂才发现火车车顶早已画满了涂鸦。 成片之后麻烦还未终结,这片儿到了美国被剪得七七八八,什么血腥暴力镜头一概不可以有。末尾屠戮平民镜头删掉!河里飘着尸体的镜头删掉!当年美国人看到的场景还不如我们多呢。 即使卡洛·庞蒂有了这样令人瞩目的专业成就,就笔者看到的电影文献资料,也没见他站出来逼逼什么成功学。为人着实低调。 这大概是生逢二战一代离乱人的特性。 不过有一次例外,卡洛·庞蒂高调站出来表态。 这事儿事关梦露。 玛丽莲·梦露和老公阿瑟·米勒
梦露自打1956年嫁给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后,整个人突然转性,开始迷恋读书,逢人便说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一切都要拜她老公所赐,这哥们儿还是善于洗脑的,也善于调教妻子。不像伊丽莎白·泰勒老公理查德·伯顿,驭妻无术,天天被老婆追着要钻石。 阿瑟·米勒打算让老婆转型,走优雅淑女路线,英格丽·褒曼那一路。 这时卡洛·庞蒂坐不住了,他向阿瑟·米勒隔空喊话——“喂,老兄你在干嘛?你毁了一只美丽的小动物。” 卡洛·庞蒂当然够格教训阿瑟,因为他自己就拥有一只欧洲最美的小动物。
玛丽莲·梦露75%的遗产赠予了“赫尔曼”“哦,不要紧,只怪你小手上缺一块表。”——赫尔曼
瑞士表贩——赫尔曼·卡普兰
八十年代中国观众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是对老头儿片尾的壮举印象深刻。 同时联想起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面那个与桥同归于尽的工程师,都是舍生取义的好汉呐,不禁洒下一鞠同情之泪。 还有一拨观众纠结一个问题,这老头儿到底是卖手表的,还是偷手表的? 这个编导们有暗示,需要观众自己暗中观察——
作为一个瑞士人卖手表太正常了,腕子上戴两块也很正常,就像我们国家八十年代修钢笔的上衣口袋别三支。 问题是,赫尔曼手腕上还有一块三角型手表,这表可不是瑞士的,而是产自美国的Hamilton猫王表。
大家都知道Hamilton汉密尔顿挺喜欢赞助电影的,前前后后五百多部,最有名的一部是1961年猫王主演的《蓝色夏威夷》。 猫王表是这么叫开的。 三角型汉密尔顿猫王表
接下来还有一场戏,暗示得比较明显。 一开始赫尔曼对售票员说:“哎,今儿个买卖还没开张,坐二等吧。” 当他看到珠光宝气的军火商夫人妮可·德莱斯勒太太登场后,决定换票到头等,被非常了解他底细的售票员拒绝。
看到这里观众们大致明白,赫尔曼只是一个沦落天涯的小小毛贼。所以,关于他的犹太人身份,片尾只是给了些许暗示。
而扮演者李·斯特拉斯伯格从未公开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但死后葬在美国著名的犹太墓地——纽约州西切斯特山庄(Westchester Hills)。 曾有人说,《卡桑德拉大桥》有两位巨星出现,真是太埋没了,大相国寺的水浇了菜园子。
这两位演员,就好似农村办宴席,酒桌上上了两瓶茅台。 不过跟赫尔曼的扮演者李·斯特拉斯伯格相比,他俩顶多算古井贡! 过去我们经常在电影杂志上看到一个令人撮火的词——“方法派演员”。 譬如马龙·白兰度、艾尔·帕西诺,包括本片的张伯伦大夫理查德·哈里斯,都是方法派啊,读者正百思不得其解何为“方法派”?编辑又说了,他们都是师从李·斯特拉斯伯格云云。 这下又释然,哦~原来是这么厉害的师傅教出来的啊,然后又不知道这个李·斯特拉斯伯格到底是谁。 今天小编告诉你,这个卖手表的赫尔曼,就是李·斯特拉斯伯格本尊了。 他教出的学生还包括詹姆斯·迪恩、达斯汀·霍夫曼、玛丽莲·梦露等等。 一代宗师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
李·斯特拉斯伯格的学生数量又多,质量又好,还都很爱戴他,很知道感恩。 艾尔·帕西诺带着老师一起拍了《教父2》(1974年)。 《教父2》里的黑老大海曼·罗斯
而玛丽莲·梦露死后,根据遗嘱,她名下遗产的75%交与李·斯特拉斯伯格继承和管理,还有她所有肖像专利获得的后续收入。 遗嘱上,梦露一笔一划写道——“为了感激老师在她成名前与成名后给予的教导还有温暖人心的态度。” 这位老师大概是她短暂且黯淡的一生中唯一的光亮。
德莱斯勒太太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你就舒坦舒坦,好好休息一会儿……”——德莱斯勒太太
养小白脸的妮可·德莱斯勒太太
这一对儿比较有喜感,有夫之妇德莱斯勒太太不仅跟自己豢养的小白脸公然情侣装出行,而且到了两个人争吵这段情节,罗比怒吼道:“这本倒霉书还没看完?!”我几乎笑出了声,因为德莱斯勒太太手上这本书确实倒霉——《安娜·卡列尼娜》。 艾娃·嘉德娜
德莱斯勒太太的命运跟安娜差不多,被情人抛弃,跟火车相克(安娜最后卧轨自杀)。 这么有品位的富婆在影视作品中也是为数不多难得一见。 《卡桑德拉大桥》这一年,资深老牌明星艾娃·嘉德娜已经54岁了,但保养得很好,仿佛四十出头。 千帆过尽,余辉犹艳,别有一番妩媚和风韵。 在片场她还提醒索菲娅·罗兰,化好妆之后第一时间拍特写。因为罗兰以前的电影发型装束总是乱乱的。 前辈就是前辈啊。 1922年12月24日,艾娃·嘉德娜生于美国南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庭。18岁那年,她在纽约开设照相馆的姐夫将她一张照片摆在橱窗里,引起一位路过的米高梅高管注意,从而步入影坛。 现实生活中演员艾娃确实热衷阅读,因为她出身寒微,没钱上学,没进大城市之前只读过《圣经》和《飘》。最后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感,可见背后下了多少苦功。
《绣巾蒙面盗》(《The killer》1946年)
曾几何时,她被影迷誉为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被《帝国》杂志评选为电影史上100位最性感的明星之一(第68名)。 艾娃·嘉德娜 Ava Gardner
严格意义上讲,艾娃·嘉德娜也算好莱坞意大利帮家属,她的第一任丈夫鼎鼎有名。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及这位大神—— 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
人类首次登月带上去的第一首歌《fly me to the moon》,即是此君演唱版本。 此人是好莱坞意大利帮敲门砖。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会说,你怎么总提这个人? 我自己也奇怪,不论写什么都撞到他根本绕不开,说明这人本身就挺厉害,活动能量太大了。 给大家列个表单——
此人不仅是《教父》中老维托教子乔尼的原型,而且布鲁斯·威利斯《虎胆龙威》系列,也是脱胎于弗兰克·辛纳特拉六十年代著名电影《侦探》。 而本片小白脸罗比的扮演者马丁·辛,当年在百老汇投简历时自我介绍——“我会唱弗兰克·辛纳特拉所有的歌”。
罗比演员是个纯爷们儿,但被身高局限我说,每一小时去看它一次太没有必要了,它不过是个狗,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小白脸罗比·纳瓦罗
在这部大腕云集的影片中,罗比扮演者马丁·辛在演员表位列第三。 因为他刚刚拿了圣塞瓦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在1979年经典影片《现代启示录》中,马丁·辛优秀的表演足以与马龙·白兰度分庭抗礼。 这戏拍得艰苦,马丁·辛拍片过程中心脏病突发,差点客死他乡。 1979年《现代启示录》剧照
1979年《现代启示录》剧照
马丁·辛之所以选择这么一个条件恶劣的剧组,是因为他没的选择。 这位演员演技人品是公认的好,唯一的局限是身高。 他跟《卡桑德拉大桥》里的艾娃·嘉德娜一样高——都是1米68!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罗比出场时是穿着高跟鞋的。
不过马丁·辛这人晚福不错,属于老来俏类型,到了晚年出演《白宫风云》系列,从1999年到2005年,不仅有了长期饭票拿了一堆金球奖,而且再也不用爬山涉水扒火车了,坐着就把钱挣了!
马丁·辛有个儿子着实争气——《华尔街》男主角查理·辛! 父子同台出演《华尔街》
查理·辛这个小家伙挑大梁主演《华尔街》时年仅22岁,一天电影学院没上过,都是老爸一手一脚带出来的。 换我有这么一个帅气有才华的儿子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马丁·辛总在公开场合有意无意提到查理·辛——“即使他不是我儿子,也会是我最好的朋友。” 舐犊情深溢于言表。
O·J·辛普森由于“为人太好”,曾经错过《终结者I》T-800“纳瓦罗,不管你什么原因下的车,我都不管。你这案子就算结了,懂嘛?”——哈利警官
追捕毒贩的国际刑警哈利
曾几何时,O.J.辛普森在美国民众眼里一直是个伟光正人物。 所以,在《卡桑德拉大桥》里扮演正直的国际刑警哈里、最后关头舍身勇救小女孩儿,非常符合观众预期。
辛普森出身低微,自小生长在贫民窟,如他所说那个地方简直是“没有打架,就没有周末”,但他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一颗耀眼的橄榄球明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颇受美国民众欢迎。 《与狼共舞》男主角凯文·科斯特纳就曾说过,辛普森是他最崇拜的体育明星。 《卡桑德拉大桥》辛普森真是抽空来的,他本人应酬太多,忙于混迹上流,譬如接下来他还要参加一位大人物的婚礼。
辛普森的社会形象是如此正能量,以至于1984年《终结者I》建组时,他的T-800角色最后换成了阿诺·施瓦辛格。 制片人说——那么好的人,怎么可以演一个冷血杀手呢?
辛普森的好日子如露如电如肥皂泡泡。 到了1994年6月便到了头儿。 因为那桩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在长达11个月的时间里他反复接受调查、出庭受审、散尽家财、上下打点,历尽波折。 他与妻子妮可·布朗·辛普森 Nicole Brown Simpson
法庭现场照片,主控律师推演杀人现场
最后由于一个关键证物存在疑点,辛普森杀妻案出现了360度大反转。 现场遗失的一双手套,辛普森本人那双大手根本戴不上去! 美国的法理是一碗面条里有了一只苍蝇,整碗面条全部要倒掉!疑罪从无。
1995年10月3日上午10点,法庭宣判辛普森无罪! 当时有1.5亿美国民众收听收看审判结果!
本片导演乔治·科斯马托斯也是《第一滴血2》导演乔治·P·科斯马图斯 George P. Cosmatos
本片导演乔治亦属于好莱坞意大利帮一员。 1941年1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为避战乱,童年在埃及长大。 乔治·P·科斯马图斯颇具艺术野心,曾经放言——“我要用欧洲人的视野修理美国电影!” 关于此人有多要强,我在看《逃往雅典娜》开篇那个航拍无缝对接长镜头时深有体会。 简直,丧心病狂!!! 《逃往雅典娜》开篇航拍
这种开篇航拍、上帝视角、俯瞰苍生,几乎成了导演乔治电影的商标,每次打开他作品我都感觉自己在看《西游记》。 《卡桑德拉大桥》开篇
好在这种情况到了《第一滴血2》得到了彻底改观。 《第一滴血2》开篇,简单粗暴
关于《卡桑德拉大桥》,乔治·P·科斯马图斯曾这样说道—— “我小时候在埃及生活时遇到过霍乱,对我来说,这种流行病似乎比地震、火灾甚至炸弹更具破坏力!而这部电影所显示的不仅仅是病患,而是卑劣的人性。我们是我们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我们正在以所谓的进步杀死自己。”
好,今天的经典解读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祝各位朋友周末愉快!下次再见! (全文完) 了解更多
收藏
举报
277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5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