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的老伙计,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不要太在意这些问题吧!
当然,上面这个就是开个玩笑。
总结原有有三:
一、英文语境、文化、语言习惯导致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常常看电影,你会发现一些关于宗教类的口头语,经常会出现在电影中。
如“holy mather god!”"oh my god""Jesus !"等等,在欧美这些90%家庭有宗教信仰,以天主教和基督教为主的,这样口语一点不奇怪。
而且,上述这三句话,你随便找一部电影,基本99%能找到,你就知道这些词汇频率有多高了。
这些翻译到中文,就是“圣母啊”“哦~上帝呀”“耶稣啊”等等。而我们国家信天主教等的,比例甚少。当这些词汇出现在译制片中,自然会感觉很奇怪了。
以此为延伸,欧美口语中有大量的俚语、通俗语、潮流语等等,一旦翻译到译制片中,也会出现奇怪的感觉。
英语电影中,电影对白都是按照英语的相关、发音等等来的编写的,其中有些对白,在押韵、发音对齐等等,都刻意这样来安排。如果你有中学以上水平英语,来读读《量子危机》中最后一段,M夫人和邦德这句对白。
M:I nend you back
邦德:I never leave
M夫人的发音字节数,I nend you back,是四音节
邦德的I never leave也是四音节,而且还和M夫人的押韵了。
细细听下来,这句对白很有味道吧?
翻译过来,的确很准确,但味道却没有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你有高中以上水平,多留意英文字幕,就会发现类似的例子太多了。
如同我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怎么翻译到英文都好,无法体验到味道的。
总结一下,一些俚语、宗教语、习惯词汇等等,这些在翻译中很难跳过和找到对应的、而又符合我们习惯语的翻译。就造成了了,一些词汇非我们习惯使用,听起来有点怪怪了。
二、英文发音的长短和口型对齐。
我们来继续使用上面的图片来做案例。
M夫人说,I nend you back,在英文上,这句话只有4个音节。翻译到中文,完全准确的话,就是“我需要你回来”。但问题来了,有6个音节!
作为字幕,当然没问题了。如果是配音呢?人家发音四个音节,你六和音节,不就出现了,画面人物口型对不上了吗?
这里语句短,人物背对镜头,看不到嘴型。语速快点等都可以掩盖过去。
但对白中是这样,英语发音有10个音节,人物又面对镜头呢?
翻译到对应的中文,只有4个音节,咋办?
“I'm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tudent Union”29个音节
“我是加州大学学生会会长”11个音节
足足差18个音节了,咋办?按照实际语言习惯配音,中文配音完了,
这样处理方法无非就是可以加长翻译了,“我就是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学会生会会长”当一旦在这样做,就开始变得怪怪了,因为又违背了我们中文语境了。
类似的案例太多,不一一举例了。
三、译制片流行时期,翻译上较为保守,以稳为主。
译制片流行时期,主要是国内院线还没有全面发展,这个阶段主要在60-90年代前期。这个年代对于翻译来说,我们既然求准确,也要求稳。不仅要翻译字字对应,还要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就有了“上帝呀,求其你原谅这个可怜的家伙吧!”类似经典翻译腔。
在译制片中,要尽量做到完全本地化,这个是不可能完全的。而因为上面三个原因,就诞生了具有特色的翻译腔,译制腔。不过,这些经典译制片,我自己看起来很有味道啊!我会看英文原版,也会看看译制版,有很经典的味道哦。
提到配音问题,这个我要说说香港的TVB。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佬,是喝TVB奶大的,80未-90年代也经过巨量的“明珠930”(明珠台每晚9点30播出一部热门电影)洗礼,使得我喜欢上了电影。
明珠台为了照顾本地观众,在90年提供了“丽音广播”就是所播放的英语电影、英语剧集一律有粤语配音。我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生死时速”“虎胆龙威”的粤语配音版本。香港的配音的确是全球内做得最好的,特别是在对白上大胆的全面本地化。
经典案例《惊爆点》(港:终极豪情)里维斯的成名作。
跳伞一段,落到地面时候,原版英文里维斯在狂骂“FXXK”几句,粤语配音版本则“我顶你,扑你街”等等,这种感觉很过瘾。当年我看时候对这段对白和镜头记忆十分深刻。
香港的翻译十分大胆,美剧中出现一些流行词,如某部美剧,剧中人物提到“你以为是杰克逊吗?”为了照顾当时候香港观众,这句直接在粤语对白翻译成为“你以为你系刘德华咩?”
类似的例子不少,广东看明珠930观众应该有记忆的。
好了,希望你喜欢这个答案。请关注泡泡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