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女儿在京西潭柘寺出家 塔林中虎塔葬的是只吃素老虎?2018-09-26 09:47·北晚新视觉网
京西有古寺,塔林显旧韵。前些日子,北京晚报“品读”版讲述了戒台寺32座古塔的故事,一些读者读后觉得不过瘾,想让在介绍介绍潭柘寺的塔林。想想也是,作为京西的两座古寺,潭柘寺和戒台寺均有上千年的历史,拥有浓厚的底蕴。多座古塔的背后,有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潭柘寺的古塔更多,足足有78座。
作者:梁欣立
潭柘寺塔林(1990年旧照)张风摄影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岫云寺”,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细说起来,潭柘寺的官方名称还真不少,盖因古代皇帝爱赐名。金代皇帝曾给潭柘寺改名为“大万寿寺”,而到了明代,皇帝也数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几次更改。明宣宗曾赐名“龙泉寺”,天顺元年,明英宗敕改仍名“嘉福寺”。到了清代,康熙下令重修寺庙,并在1697年二游潭柘寺,钦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岫云”一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达出淡泊平静的闲适之情。房山区琉璃河北岸有座道观,名为岫云观,也是在清朝改的名字,可见清室给寺庙起名时偏爱“岫云”。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宫内的太监有一部分就流落到了岫云观内。
古刹潭柘寺经历了多个朝代,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此修行,并终老于此,因为在寺庙附近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墓塔,从而形成塔林。
1 寺内现存惟一古塔为明代所建潭柘寺的塔林原有四处,由于年代久远,朝代更迭,当地人口增多而占用土地等原因,有三处塔林都不存在了。只有第四处塔林保存下来。
现存潭柘寺塔林占地约13500平方米,分为上塔林院和下塔林院及寺院内外的塔,共有78座古塔。潭柘寺内有一座金刚延寿塔;上塔林院周围石砌围墙,设两座院门,院内古树参天,内有清代建造的27座塔,全部为覆钵藏式砖塔;下塔林院有44座塔,为金、元、明、清四个朝代建造的塔;塔林院外有7座塔。这样算起来是79座塔,不过其中一座是民国时期所建,不能称为古塔,所以78座古塔的说法是对的。
金刚延寿塔位于潭柘寺内第四进院的东路,是白色覆钵式砖石塔,建于圆通殿与地藏殿之间。金刚延寿塔为明代越靖王朱瞻墉出资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次年九月建成,是潭柘寺内现存惟一的古塔。推断建塔的目的,一是为朱瞻墉的母亲祈福,祝母亲健康长寿;另一种可能是母亲生前使用过的遗物以及生辰八字和佛经存放在塔内,供后人瞻仰。越靖王朱瞻墉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是明仁宗朱高炽嫡三子,明朝第一代越王,但在他之后,再无越王。不过,朱瞻墉从1424年受封为越王,到1439年去世,一直未就任。他去世后,越国遂被撤除。
把塔建在圆通殿与地藏殿之间,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有可能是先建塔,后建的佛殿。清《日下旧闻考》记载:“明越靖王瞻墉所建延寿塔,今尚存,高五丈余。”根据笔者测量,塔高约16.8米,由塔基、须弥座、覆钵式塔身、相轮和塔刹等组成。塔两边是庙宇山墙,塔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松树,松树直干云状树冠,形成一塔二树的潭柘寺一景,又名曰:“双凤舞塔”,整座白塔被松枝笼罩着,真有拜塔延寿之意。
金刚延寿塔后面墙壁上镶嵌着潭柘寺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石碑,比金刚延寿塔的建造年代要早。这块石碑立于金代明昌五年(1194),碑上刻着当时潭柘寺住持重玉禅师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记述在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进香时的盛况。《日下旧闻考》中收录了这首诗,名为《从显宗皇帝幸龙泉寺应制诗》,全文如下:“一林黄叶万山秋,銮杖参陪结胜游。怪石阑珊蹲玉虎,老松盘曲卧苍虬。俯临绝壑安禅室,迅落危崖泄瀑流。可笑红尘奔走者,几人于此暂心休。”旧籍中把完颜允恭称为显宗,实际上他并未当过皇帝。他还没熬到当皇帝的时候,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又被立为皇太孙,而他则被追谥为皇帝,庙号显宗。
金刚延寿塔 摄:梁欣立2 忽必烈女儿在潭柘寺出家下塔林院中,有一座古塔特别引人注意。进下塔林院向左,西南角茂密的古松树中,有一片相对开阔的地方,中间矗立着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名为“妙严大师之塔”。
妙严大师塔,又称妙严公主塔,始建于元代。说起妙严大师,大家可能不知其为何人,但是,提起她的父亲,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因为她的父亲是元世祖忽必烈。
妙严大师,生辰年月不详,是忽必烈的女儿,名叫茶伦,“妙严”是茶伦自己出家为尼时,以南朝梁代的妙严公主为榜样,起法号“妙严”,后人称“妙严公主”。查阅资料可知,忽必烈一生有10个儿子和7个女儿,女儿都无详细记载,仅有下嫁到婆家的记录,妙严公主未出嫁,而是出家遁入佛门。妙严公主从小习武,长大后跟随父王征战,冲锋陷阵,英勇善战,是名马上女将。可能见到战场杀人太多,内心生悲,又受到汉族宰相刘秉忠笃信佛教的影响,决定出家到潭柘寺,为其父和自己赎罪。妙严公主每日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拜佛虔诚,“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观音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明代释真和尚写诗“妙严公主拜砖赞”,其中有:“积日成月月成时,积时成岁岁成劫。如是积渐难尽言,水滴石穿心力至。”表现了妙严在“礼忏观音”时的心情。
直到现在,妙严公主的“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成为潭柘寺中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2014年11月10日上午,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偕夫人到潭柘寺,为妙严公主的“拜砖”送上鲜花,以表达对这位公主深深的敬意。
妙严大师圆寂于潭柘寺中,建砖塔于下塔林院。妙严大师塔为砖木结构六角五层密檐实心塔,建造精良,塔高约13米。塔座一层砖雕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中,每面设两个壶门,门内雕有狮首,两旁为砖雕盆莲花和西番莲等。须弥座上为砖雕二层护栏和三层仰莲瓣承托塔身,塔身一层六面,南、北方向各设砖雕仿木双扇假门,门扇上雕刻万字花棂和如意云头图案,其它四面各一方形万字花棂假窗。在拱券门楣下空间,南门刻一盆盛开的牡丹花,北门刻一盆盛开的西番莲花,这两幅花卉图案雕刻得十分精美,其花瓣外翻,似正在怒放,枝叶舒展自如,飘逸潇洒,非常美观大方。特别之处是一层檐下砖雕仿木斗拱外,有两排木制方椽子承托密檐,这种建造工艺在其它古塔中很常见,因时间长久木椽子风化腐朽,修复时大都换成砖或水泥制品,塔檐上均采用绿色琉璃瓦,十分讲究。塔顶为二层砖雕仰莲座承托仰月和三宝珠的塔刹。
妙严大师塔 摄:梁欣立
下塔院 摄:梁欣立3 日本僧人曾任潭柘寺住持潭柘寺下塔林院西北部有座终极无初禅师塔,塔建于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
终极无初禅师,法名德始,字无初,号终极,日本东信州人,即现今的日本长野县。他幼年性情端静,不爱与小朋友玩耍,见到僧人从门前经过便喜行于色。父母见此,知道他有向佛之心,就送他到寺庙,拜一公和尚为师,出家修行。几年后,德始乘商船来中国,在杭州灵隐寺学习临济宗法,并向慧禅师学习禅宗佛学,佛理大有长进,“深得单传之旨,后东归,国人景仰,尊为禅祖。”就是说德始在中国学成后返回日本传法,被尊称为日本禅宗的初祖。几年后,他又来到中国,并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来到北京,住在双塔庆寿寺,与明代僧人姚广孝谈佛论法,然后到峨嵋山等地云游多年。
明代是潭柘寺的兴盛时期,这首先得益于明初重臣姚广孝。明建文帝削藩时,明成祖朱棣就是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夺取的皇位。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与德始禅师探讨佛理。二人相见恨晚,每日里研讨佛法,结为挚友。姚广孝对德始禅师高深的佛学造诣十分钦佩,遂向明成祖朱棣推荐。
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特命德始为潭柘寺住持,德始禅师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对寺院进行了整修。在任住持期间,德始禅师为了整修寺院日夜操劳,废寝忘食,还四次主持道场,弘扬临济宗佛法,繁盛了潭柘寺的香火。德始在中国居住了56年,是日本在华高僧留居中国时间最长的一位,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德始禅师连任四届住持,德高众望,生活俭朴,青衣素食,暮鼓晨钟,一生无积蓄。明宣德四年(1429年)在潭柘寺中圆寂,遗体火化后,众僧建六角五层密檐塔,将舍利供拜在塔内,称为终极无初禅师塔。
终极无初禅师塔为六角五层密檐实心砖塔,坐北朝南,测塔高约13.5米,塔座为上下二层砖雕须弥座,上层须弥座比下边须弥座略小一些,束腰部的图案差不多,都是吉祥如意云纹图案,转角处各雕一个仰俯莲花宝瓶柱。须弥座上是仿木斗拱,上有吉祥锦纹图案的护栏,三层巨大的仰莲花瓣,最上层莲花瓣与瓣之间刻花蕊纹,莲花座中央是五层塔身。第一层塔身为六面,南、北两面设砖雕仿木假门,门为双扇上部刻浮雕花棂,下部刻吉祥团花图案,门楣上有两个花头门簪。朝南的门上是镶嵌一方砖雕塔铭,铭文:“前往当山第三十三代住持终极无初禅师之灵塔”。转角处是半圆形转角装饰柱。除了南北是假门,其它四面各是一个砖雕方形假窗,窗中雕各式锦纹窗棂。塔身上部为五层塔檐,每层塔檐下边是砖雕仿木斗拱,塔檐用叠涩法砌,檐与檐间每面设有两个龛门,但龛门中无佛像。塔檐外沿采用凹弧线形码砌,这样能使塔檐的檐角更显突出飞翘,塔身看上去不那么平直呆板,增添曲线美感,据说这是元代的建筑方法,到明代传承继续使用。塔刹建造比较讲究,密檐顶上砌收缩砖台,砖雕三层仰莲花座,中间托着一颗火焰宝珠,宝珠上插一根铁针,穿起一组由五层相轮和三颗宝珠的塔刹。
六百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日本友人来朝拜终极无初禅师塔,缅怀德始大师对日本佛教所作出的卓越成就。
终极无初禅师塔 摄:梁欣立4 印度僧人在潭柘寺圆寂下塔林院的中心位置是祖师广慧通理禅师塔,塔始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广慧通理禅师俗姓侯,名开性,是今北京怀柔县灵迹人。他生于1104年,九岁时在潭柘寺出家,拜戒振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中临济宗佛学,后来云游辽东和齐鲁等地,遍访名山古刹,向各地高僧学习佛法。金大定初年回归潭柘寺任住持,在任的十一年里,用朝廷的资助大规模整修扩建寺院,使潭柘寺的殿宇焕然一新。他在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圆寂,享年72岁,圆寂后被佛门尊为“广慧通理禅师”,并建高大的密檐塔。广慧通理禅师是金代禅学的代表人物,其弟子有善照、了奇、圆通、广温、觉本、证言、相了禅师等人。
广慧通理禅师塔为砖石结构八角七层密檐实心塔,坐北朝南,塔前左右各一棵高大茂盛的千年娑罗树陪伴,塔高约19.2米,是潭柘寺古塔中最高的塔。广慧通理禅师塔的塔座八角砖砌须弥座,束腰部有已风化看不清楚的花饰图案,其上为二层砖雕护栏和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广慧通理禅师塔是潭柘寺下塔林院中的祖塔,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塔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金代密檐砖塔。
下塔林院西北部有座底哇答思大师塔,听着名字就觉得奇怪,盖因底哇答思大师是东印度人。底哇答思大师8岁出家。拜僧人板的达为师,跟随师傅云游。明洪武初年,他24岁时游历到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奉天门召见了底哇答思,并亲赐其度牒。后云游中国各地传法三十多年。明宣德三年(1428年),底哇答思大师来到北京,居住在庆寿寺中,直到暮年。明宣德十年(1435年),他到了潭柘寺,大师认为这里就是他所理想的“西天佛国”,遂在寺院西侧建造了一座庵堂,作为自己的终老之所。底哇答思大师还出资修建寺院,并经常用自己的资财,救济附近的贫苦百姓,从而受到了寺僧和附近百姓们的尊敬。明正统三年(1438年)三月初一,底哇答思大师在潭柘寺圆寂,终年90岁,佛门尊其为“政禅师”。朝中太监梅公等人捐资建灵塔,并请当朝吏部郎中程南云撰写碑文,建墓塔立碑于下塔林院内。
底哇答思大师塔为全石结构覆钵式塔,测塔高约6.2米。塔基为花岗岩石四方台座,塔座六角仰俯莲须弥座,束腰部浅雕海棠池花纹。须弥座上三层金刚圈承托覆钵式塔身,塔身上又三层金刚圈和圆锥形塔颈。塔顶部石刻垂帘串珠华盖,黄色莲花承托仰月和葫芦塔刹。整座塔采用了花岗岩石雕凿叠砌而成,塔须弥座平直,仰俯莲瓣规整大方,覆钵体塔身曲线简洁,塔上没有塔铭,而塔前竖立有一方明正统三年(1438年)的“故禅师底哇答思塔铭”石碑,记述着东印度僧人底哇答思大师的迹行,底哇答思大师塔是中外佛教交流史上的重要实物。
广慧通理禅师塔 摄:梁欣立
虎塔 摄:梁欣立5 虎塔葬的不是僧人是老虎虎塔位于潭柘寺下塔林院外西北山道的路边。塔为砖石结构,以青砖砌须弥座、覆钵体塔身和十三层相轮,而塔基、塔铭、华盖及塔刹是石料打凿的,塔高约7.5米,塔铭字迹不清。
据说此塔中埋葬的不是僧人,而是一只老虎。此虎原生活在潭柘寺外的虎踞峰,时常下山伤害牲畜,后在寺内“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教化下,改恶从善,改食素斋,每日伏在因亮法师身边,听其讲经。因亮法师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圆寂后,此虎绝食,每天哭泣,五天之后殉主而死。寺僧们感其至诚,按照寺内大和尚的待遇,为其修建造了一座墓塔,称虎塔。民国时期旅行家田树藩游过此地,在《西山名胜记》中写诗赞:“神话离奇餐听经,佛心感应兽心灵。永留色相传千古,香火人间拜道星。”
2011年维修时,将虎塔覆钵体上一棵小榆树清理掉,怕树根撑裂塔体造成坍塌。清理过程中发现塔肚内有一尊高23厘米鎏金铜佛像,一个铜制高21厘米,底直径10厘米铜皮圆锥体,许多清代中早期官式做法的模制香泥小塔。这批文物出土,为研究潭柘寺塔林提供了真实的史料。
除了虎塔,潭柘寺还有一座龙塔,塔为砖石结构覆钵式塔,塔高约8.3米。据说华严祖师建潭柘寺时,“舍宅”里的老龙留下了一对龙子,命其保护潭柘寺。这对龙子化作成二条青蛇住进了大雄宝殿,分别叫大青和小青……这些传说就不细说了。龙塔与虎塔一东一西相立于山坡之上,形成塔林院“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
潭柘寺还有很多有特点的古塔,比如上塔林院的初林公和尚灵塔,塔高约8.7米,塔旁有棵高大茂盛的古松树,主树干长到塔边会弯曲躲避,松树的树冠如绿荫罩斜伸向塔顶覆盖,树枝挂着星星点点的松果,枝杈笼罩在塔顶之上,如同撑开的一把巨伞,遮护着初林公和尚塔,夏日遮阳,寒冬蔽雪,形成“松罩塔”的奇特景观,为世间少有的天然植物护佛场景致。
还有一座十方普同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在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的东南侧,有千年娑罗树的绿荫遮护,是潭柘寺下层职事僧人的合葬墓塔。潭柘寺僧人众多,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大和尚圆寂后一人一塔,而下层职事和尚圆寂后,则合葬在这座十方普同塔内。像这样的“十方普同塔”,在各地寺庙还有很多座。
(原标题:塔林的故事)来源:北京晚报编辑:TF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