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知识点讲解+专项练习2021-12-29 10:42·老谢语文堂
散文知识点讲解+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
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特点
(一)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二)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散文的线索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概括主题的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思想,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3.分析议论抒情句法。这些句子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的主题。
4.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说明的文字。
5.因文而异法。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富于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地揭示或评价。
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平实
(2)生动、形象、明快
(3)深刻、隽永、含蓄
(4)华丽、优美、典雅
(5)幽默、诙谐、辛辣
二、散文答题技巧
(一)解题的一般要求
原则:忠实于原文
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
步骤:第一步、带着问题,读文章;第二步、把握大意,读试题;第三步、结合原文,巧作答。
1.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①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②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③题干能显示答题区间。④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二)结构类答题
1.句子所处位置及其结构上的作用
(1)在文首段:①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②照应题目 ③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 ④渲染气氛 ⑤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⑥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首段是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交代背景、铺垫后文等作用。
(2)在文中段:①承上启下(过渡) ②总领下文 ③总结上文
(3)在文末段:①画龙点睛,点明中心②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③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言有尽而意无穷
2.散文中的穿插性材料是近年来频繁考查的欣赏点。
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
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需要而定;
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各尽其妙。
a.准确定位。位置不同,结构作用就不同。
b.三个角度思考:(1)内容本身所写。看穿插材料写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等有何作用。(2)上下文联系。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回答应具体。(3)结合表现手法考虑结构作用。
c.答题模式:
开头:(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领起(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反衬)了…。
中间: (形象地)表现(强调、展现)了…与上文(下文)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
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了…中心,引发思考等。
(三)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四)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五)描写手法
1.景物描写:再现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有时在结构上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3.正面描写: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侧面描写(烘托、烘云托月):正衬、反衬。
4.点面结合:描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写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点面结合才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细节描写增加文章情趣和可读性。
(六)修辞手法
1.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2.对偶: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七)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
记叙、抒情、议论三者结合是散文常用的手法。叙散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作用;文章中的记叙是为抒情议论服务的,而抒情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
(八)表现手法
1.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4.托物言志,在事物中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含蓄、富有哲理,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7.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三、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村庄
张瑞明
过了芒种,院里暖和。守根搬个凳子坐下,低头逗猫,把鞋脱了让它们抢。鞋是布鞋,不经撕扯,再说鞋垫是老伴纳的,走针穿线刺绣一对鸳鸯。从猫嘴里抢出来穿上,猫还想玩,但守根不想了。
守根挪进屋里,看到柜子上方,悬挂了一张全家福。中间坐着的,是守根和老伴,后面站着的,是儿子和媳妇,孙女豆豆斜在奶奶怀里。他上炕躺下。昏昏沉沉像是睡着了,一团糨糊,乱糟糟看不清画面,也听不懂声音,好似把所有的心烦都搅和在一起,只是一味地想哭。守根从睡意中挣脱出来,有些后怕,一个人若这样睡去,连个叫醒的人都没有。守根才七十挂零,不想死,老伴就是真在那边,也不想急着会面。现如今,不愁吃不愁住,指不定哪天又出个好政策,榆树根村又人丁兴旺起来。想到人多了,日子好过,守根又来了精神,穿鞋下炕,他这就去五里外自家的地里看看。
一夏天雨水冲垮了五里外水沟后的朱老二家。朱老二到城里儿子家去了,两间土房也不要了。承包守根五十亩耕地的外乡人,今年改种了青玉米,收秋后没处存放。守根出了个主意,把这个地方拾掇出来,挖个青贮窖。守根帮外乡人挖坑运土,一直把打碎的青玉米倒进窖里,用塑料布包好,封上土,才完工。外乡人要给算工钱,守根分文不取,说庄户人受点累怕啥。外乡人也实在,说今年雨水大,我承包榆树根这几千亩地,都种了青玉米,收成好,有的是票子。守根也知道这人赚了钱,如今种地谁不赚钱?政府给补贴,就连耕地都不用花钱,乡里统一雇了拖拉机。但守根他们榆树根人把地一包,拿钱走人,到外面打工或开买卖,再挣一份钱。时间一长,不愿再回乡,村就成了空心村。青贮窖封了口,外乡人就走了,又把守根一个人留在村里。守根想不通为啥榆树根人的肥水,流了外人田。守根和外乡人聊过,得知那人是大同市人,为了来坝上种地,把好好的工作都辞了。城里人能跑到农村,为啥农村人不能守住家呢?守根侧着身睡,睁眼就看见了炕头的花,天气转凉,花瓣尽落,唯那盆平顶珠挂着花朵,像烟熏了一样,粉白里透着灰雾。
霜降过后,地上了冻,守根佝偻着身子,把铁炉子从仓房搬出来,架在屋里,把火点上,守在火炉边熬奶茶。守根躺在炕上迷糊。墙上的钟没了电,不知啥时候停的,停就停吧,有点没点一样过日子。这个梦清脆,能听见窗外的脚步声。外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踢踢踏踏进来了人。守根觉得不是梦,一咕噜爬起来。揉揉眼,看见三个人,是儿子、儿媳和豆豆!三个人穿着羽绒服,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脸上露出喜气。
守根哆嗦着,急着下地。儿子说,爹不用下来,我们上炕。豆豆第一个上了炕,搂住脖子说,爷爷,过年好!儿媳笑着说,这孩子,猴急着是不是想要压岁钱呢,明天才是初一。守根有点蒙,咋熬了些奶茶,就熬出个大年三十?是啊,表停了没人理,月份牌也有日子没翻了。守根拍拍脑门,开颜一笑说,好,咱过年!
年夜饭自然是饺子,热气腾腾。哪能少了酒,斟满了杯,喝个痛快。一冬天屋里没这么热,守根解开棉袄,还要喝。儿媳说,爹少喝点,以后爷俩有的是时间喝酒。守根端起的杯悬在炕桌上方,眼瞅着儿子发愣。儿子笑着点头说,是啊爹,我们不走了,以后陪着你一起过。守根把杯放下,气呼呼地说,你们犯傻了吧?离开了城里,吃啥?喝啥?
儿子和儿媳对看一眼,笑着说,都安排好了,咱县里第三小学招教师,豆豆她妈聘上了,豆豆也正好能到三小念书,我呢,就在咱这榆树根村发展,明年咱家的地就到了租期,我想试种金莲花,这花适合坝上气候,开得漂亮,有药用价值,不仅能观赏,还能做茶,一旦能行,就把榆树根的地都包过来,往大里做。儿子一番话,让守根心里敞亮了,一杯酒又下了肚。
不知过了多久,守根迷迷糊糊醒来,发现屋里只有自己。儿子一家呢?莫非真是梦?守根不甘心,瞪大眼四处看,日历还真翻到了腊月三十,挂钟的秒针还真咔咔地走起来。分针眼见着跳进零点,窗户映入火光,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夹杂着欢呼声,爆开了守根的心花。守根一骨碌翻下地,套上鞋往外冲。守根清清楚楚地看见儿子一家在院子里放炮仗,一根二踢脚升到空中炸开,空荡荡的村庄瞬间被怒放的回音填满。
(节选自《长江文艺》2020年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通过逗猫等情节写出了守根孤独、无聊的状态,“他这就去五里外自家的地里看看”一句引出下文。B.守根看外乡人种的青玉米无处存放,就帮助外乡人挖个青贮窖,还分文不取,足见其善良、淳朴的品质。C.政府对耕种土地者有补贴,但榆树根村人宁愿把土地承包给别人也不愿自己耕种,完全是懒惰思想在作怪。D.守根的儿子懂科学,有抱负,他准备回村试种具有多种功效的金莲花,这也让守根看到了村庄发展的希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将个体概念“一个人”与集合概念“村庄”组合在一起,意蕴丰富,吸引读者的同时,能引发读者思考。B.文章多次运用了照应手法,如“承包租地”和“租地到期”、墙上的挂钟停摆与挂钟突然走动,足见匠心。C.文章写守根一家团圆的场景,用响彻村庄的鞭炮声、欢呼声作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也反衬了主题。D.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叙事,从芒种写到春节,时间跨度几乎一年,但始终围绕着守根的生活来写,线索清晰。
3.文中写外乡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写出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
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
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
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
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日报》)
【注释】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5.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的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调。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C.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D.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
6.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 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大地的泉眼
彭程
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白露、寒露、霜降……在我的手指随意地翻动下,台历本上的节气轮回成一个完整的四季。像一条琴弦被一根手指拨动,我感觉到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正在剥蚀、融化,而一种遥远的原野气息却慢慢地鼓胀,渐渐地盈满了。
我该从哪里开始我的诉说呢?
小雪,大雪。窗外皑皑的白色为我的思绪准备好了开端。一场飘飘扬扬的大雪,就是一片银屑样的记忆,幻化出童年的天空和大地。语言的不加修饰的素朴正像一片无遮无拦的原野,为想象提供了最为宽阔的空间,摆脱了具体狭隘的经验的拘囿,这样的想象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同时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小雪。大雪。想出这两个词来概括一段节气的是聪明人。在纷纷扬扬的背景中时间隐匿了,寂静寒冽袭来无声。
日子过得很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立春,雨水。春天的降临如同一个童话的开始。这个童话弥漫着湿淋淋的气息。迈进春分的门榭,白天就和夜晚一样长短了,就像两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屋子。但很少有人会细心品味这一点,前面几步开外,清明正在一片绿意迷蒙中散布着湿润柔和的光亮。说到清明,墓草萋萋,纸幡飘飘,哀思播撒在这一天,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文化传承的力量强大而深厚,不过这种理解显然是后来被赋予的。这个词汇的本来意义仍旧是描述性的,就像字面透露出来的那样充满感觉:天气温暖起来,天空晴朗,草木繁茂,空气清新润泽。清明,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谷雨。因为和收获、生存系连在一起,这两个字显得分外美丽,令人动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的春天呵,一千多年前让杜甫欢喜欣快的雨水,如今依然飘洒在我们感受的天空。喜悦恒久如初。
诗的最初的源头在哪里呢?
我们阅读节气时,其实已经是逼近它的边缘了。这一刻,感受向世界敞开,原野的鲜腥气息注入胸中,灵魄感到了微微的悸动。拂掠过它的是自由的风,而风来自大地。因此诗要向大地叩问。节气无疑包含了最为原始质朴的诗意,它直接源自大地,就像雨水从天空落下,而未经过过滤和雕饰。它给人看到大自然率真的表情和微妙的灵性。它是大地上轮番上演的戏剧的一幕幕背景。
春天是萌发,夏天便是生长了……我们一任自己被感受之船载负,沿季节河道顺流而下时,另外一件事情也在悄悄发生。我们透过节气的舷窗向外张望,结果看见了自己儿时跳跃的身影。好像童话中读到过的,某人不经意间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于是往昔重现。儿时的欢悦深藏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阵微风中都有我们的笑声。诗就是这样同生命结缘。许多年后我们在日渐阔大的河流边漫步,涛声浩荡中,我们听得见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所以返回常常很有必要。时光一往无前,但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那里有生命的根。每个人都应适时回去,培一捧土,或者浇一罐水。他会发现,这样他站得更稳。
秋天,大地上的故事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夜间,空气中的水分会凝成露珠,缀在紧贴地皮的草叶上,晶莹清亮。如果春天是从天上飘降的,那么秋天则是自地表激生的。这些日子被称作白露。露珠是大地分泌的泪珠,是对于刚刚过去的那个火热季节的悲悼和祭奠。秋分的白天和夜晚再次一样短长,但谁都清楚,从此后路标指着完全相反的方向。从这道后门出去,有一天人们觉出脚下越发寒凉潮湿,发现原来已经走得很远了,周围是被割倒的庄稼和枝叶日渐稀疏的树木。寒露,有几只蟋蟀颤颤瑟瑟地唱出这个调子。
有人很投入地望着田野,进而很落寞地看自己的心,写下一些让人怅惘的句子。这样的人被叫作诗人。诗人的年龄几乎和土地有记载的历史一样长,五千年诗的天空中,布满了他们嘘气凝成的片云。秋天降临到人的心上,这就是愁了。在造字的时候,做出这样规定的一定是他们中的一个。诗人是田野最诚笃的守望者,风向着他吹。
这样的人如今越来越少了。在物质累积的背后也暗暗激生着贫困。水泥地面和摩天高楼将天空和土地隔绝,机器的轰鸣和流行音乐使人远离鸟鸣和水声。人躲进一个个狭窄的笼子里,什么样的风才能吹到他?没有谁肯去关注最后的雪和第一场雨。感受之水被闸断了,失去滋润的心日益干涸荒芜。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
节气,在这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呢?
没有鸟可以单凭一只翼飞。如果诗是种子,大地是温床,节气便是风和雨水。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季节神。读懂了它,一切文字便都索然无味了。
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
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有删改)
8.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胸间某种板滞的东西 呆板聚结B.好像连绵遥迢的春草 广袤辽阔C.这两个字里有水汽氤氲弥漫动荡。D.自由的心灵却可以回溯回顾回忆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形象地说明节气以其语言的素朴,激发了最能接近实物的本质的想象,散发出浓郁的诗意。B.作者认为节气中有强大而深厚的文化传承的力量,还有来自大地的气息,是大自然本真的“表情”和“灵性”。C.第七段中,作者认为在“日渐阔大的河流”中“最初的潺潺和泠泠”是指生命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意和初心。D.作者慨叹“我们获得了舒适,却丧失了诗”,我们的心田亟待滋润,放弃舒适才可以获得诗。
10.依据文意,“大地的泉眼”应该如何理解?作品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1. 作者说“大地已将自身向我们敞开,启示是清晰昭然的”,你获得哪些启示?结合北京市的地域特点或市民生活谈谈怎样做才能“诗意的栖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下听风
彭家河
①瓦是乡村的外衣。
②当再次提起瓦的时候,我已远在他乡,多年没有回老家那个小山村。想起故乡,眼前还是当年离开时的景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而我却早生华发。
③在川北延绵而舒缓的群山中,村落就像灌木丛,一簇一簇地分布其间。远远望去,几面灰白的墙壁和青黑的瓦顶在墨绿的草木间若隐若现,仿佛被弯曲山路串起的萌芦挂在重峦之中。早年经常在深山中负重前行,窄窄的山路总不见头,有时要找一个歇脚的石头都非常难。我上初中时隔几周的周末,都要与父亲一道从周边剑阁或阆中的乡场上背小百货回村代销,有次父亲特地称了我背的货物,居然有一百八十斤。在山路上走得精疲力竭快要倒下时,转过一个山湾,突现一片竹林,便心头暗喜。川北农家都喜欢在屋后栽慈竹,可就地取材编背篼、撮箕、席子等。果然,浓密的竹叶间透出一行行落满竹叶的青瓦,看到瓦缝间飘散着绺绺灰白的炊烟,顿时就有了到家的感觉。不管主人熟不熟识,暑天都可以到人家檐下歇凉,雨天可过去躲雨,如果正好赶上吃饭时间。主人家也不会在乎一碗酸菜稀饭。看到了瓦,也就看到了家,心里就踏实了。
④在乡下时,盯着瓦顶发呆的时候也不少。早年乡下没有通电,也没有多少书看,特别是感冒生病后,能做的事就只有躺在床上数檩子、椽子和亮瓦。川北多柏树,檩子都是去皮粗略打整的小柏树,椽子则是柏木板,年日一久,灰尘和油烟就把檩子、椽子染成与老瓦一样的黑色。在漆黑的房顶上,只有几片亮瓦可以透些光亮进来,不过瓦上的落叶和瓦下的蛛网已让光线更加昏暗。亮瓦是玻璃制成的,能透光,但看不到瓦外的天空以及树木,要凭借瓦上的声响,才知道房顶上的过客。如果声音是一路“咵、咵、咵”地传过来,那一定是一只无聊的猫;如果是急促的“沙、沙、沙”声,肯定是心慌的老鼠在顺着瓦沟跑。更多的时候,只是听听瓦上难以理喻的“呼呼”风,听风在房顶与瓦说些悄悄话。
⑤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人听到的,只是极少极少。瓦与风一般都是轻轻絮语。我想,他们谈论的,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我爹都要上房扫瓦,扫下的就是麦子、鱼骨头、小树枝这些。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一回来就带些外面的小玩意,讲讲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当然,有时候瓦与风也会吵嘴甚至打架,夜里总有些瓦从瓦楞间翻起来,与风纠缠,有的还从房顶上落下,摔得粉身碎骨。听到“啪”的一声刺耳脆响,瓦下的主人都会心头一紧,然后不问青红皂白,对着房顶就大骂风,肯定是风的不对,瓦成天默默不语任劳任怨,风过来一会儿,房顶就不得安宁,瓦还要跳楼寻短见,难道不是风的错吗?这些,风能说得清吗?风可能受了委屈,一路“呜呜”着跑了。落下房顶的瓦摔得四分五裂,拋弃在路边。别的瓦仍然低眉信首,与属于自己的那一绺风继续私语,或许他们对风对瓦的性格早已习惯,总有几片瓦会与风一起私奔,也总有几片瓦会宁如玉碎。乡下的故事,不就是这样的吗?
⑥瓦只要上了房,盖在檩椽上,往往就是一辈子。要么是仰瓦,要么是扣瓦,仰瓦要上大下小,扣瓦要上小下大。有时,房脊梁上还会垒一排立瓦。每一片仰瓦的大头都要压在上一片仰瓦的小头下,每一片扣瓦的小头都要压在上一片扣瓦的大头下,而且所有的扣瓦都要压住仰瓦的边沿,这样严严实实,一丝不苟,才能遮风挡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瓦有瓦的命运,瓦也有瓦的规矩,乡下人肯定早就读懂了这些。
⑦一年当中,乡下人待在瓦屋里最长的季节就是秋冬两季。庄稼都收种完毕,梅雨时节或者霜雪天气,无所事事的大人小孩子就团聚在一起烤火做些家务。但更多的时候,我则喜欢钻进温暖的被窝,垫着枕头靠着墙壁看小说,这样身心都温暖如春。我在乡下教书时,有年在南充人民中路一旧书摊上买回了所有的《十月》等文学期刊。有一天,我合上杂志,听着瓦上风声,突然明白,每一个人都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其实每一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人生,通过小说,可以品味别人的酸甜苦辣,可以经历各种人生。一个人过好自己的人生,此生才有意义,重复或者模仿别人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从此,无论是出入瓦屋豪庭、身居陋巷还是穿行都市,我都内心恬淡自信,对世间奢华,心如止水。
⑧瓦下的孩子都一辈一辈长大,离开了瓦屋,走出了大山。估计都没有多少闲暇回一次老家,更没有多少机会再在瓦下静坐。我相信,每一片青瓦下,都沉睡着一粒怀乡的种子,总有一天,他们会在风中醒来,听听风中的故事。我相信,每一条都市大街上,都有来自乡下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们会怀念瓦下听风的日子。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0日24版,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记忆中的故乡绿水青山不见苍老,“我”却早生华发,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抒发了时光已逝、故乡依旧在的感叹。B.作者用从容的笔触描写具有乡村特色的人事风物,表达了在城市漂泊的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和找不到归属感的迷茫。C.本文中“风”有象征的意味,象征在外闯荡的人,他们有开阔的眼界,有广博的见识,或者有独特的生活经历。D.文章第④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文对瓦的亲切感的描写,同时引出下文写瓦下听风的体悟。
13.“瓦”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4. 请结合文本,赏析本文第⑤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答案解析部分
(一)【答案】
1.C2.C3.①通过外乡人的情节我们看到了一个义务帮助他人的农民守根的形象,写出了他善良淳朴的形象特点。②将外乡人从城里来村里的事情与村里人到城里去打工或开买卖,而不愿意回村形成对比。③既引发守根“为啥农村人不能守住家呢?”的思考,又为下文写守根的儿子回到村里创业做铺垫。4.①作家的社会责任往往表现为其作品与时代、历史、民族之间的深刻关系。②本文反映出一些农民不愿意回村而让家乡成为“空心村”的社会现象,作者对这一现象表示遗憾的同时,对守根一家坚守乡村的精神表示肯定。③文章将这两种情感融为一体,引发读者对乡村命运的思考和关注,因而写出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一步,浏览选项,标考查点。把与“艺术特色”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画出选项中有关“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内容的名称。第二步,回归原文,寻找对应。注意选项带出的要点是否有原文依据。第三步,对比排除,确定答案。根据“原文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原文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艺术特色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3) 本题考查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小说情节的作用,需要从关注对形象塑造、结构、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此题从塑造守根形象看,通过外乡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义务帮助他人的善良淳朴农民守根的形象。(4)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二)【答案】
5.C6.①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7.①与开头所体现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傍晚,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②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微波”比喻成“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形象。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解析】
(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的特点,品味作品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原文的语言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可以看出作者在遣词造句、炼字、修辞方面都做了一番打磨。语言的简练、准确、生动、鲜明是写作者应努力打造的一个方向。
(三)【答案】
8.B9.D10.理解:节气是大地的泉眼,从中涌现无限诗意。(诗潜藏于大地深处,节气是它涌现的泉眼)
效果: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激发阅读兴趣;暗含全文主旨:大自然的节气中蕴含无限诗意,要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意思对即可)11.启示:呼吁我们重视节气,感知自然,亲近自然,从中领会大自然无穷的诗意,诗意美好地生活;物质的丰富不能带来精神的富有。(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要注重如下几点。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思考;接着是对近义词辨析,进行同中求异的比较,找出差别来。辨析的具体角度主要是从词语的色彩、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等三大方面去考虑。 (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通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关系、环境特征等,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内容,选出恰当的答案。 (3)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了解标题与人物、情节、环境一样沟通服务于主题的,同时,标题对读者的而艺术感染力方面上也有一定作用。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观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四)【答案】
12.B13.①瓦是乡村的一部分,是乡村的象征;②瓦是家的象征,它默默无语任劳任怨盖在房顶(承天接地、遮风挡雨),营造一个温暖的家;③瓦是怀乡的载体,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勾起对乡村生活的回忆;④瓦代表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14.角度一:善用修辞:①比喻,如“瓦仿佛是从不喜欢外出的主妇,风就是一年四季在外面闯荡的男人”,写出了瓦的静守和风的流动,形象可感。②拟人,比如“瓦与风总有说不完的话”“瓦与风一般都是轻轻絮语”“带些外面的小玩意,讲讲外面的小故事,把瓦哄得服服帖帖”等,赋予瓦和风以人的情态,使读者感受到描写事物的活泼,生动形象。③反问句的使用,如“难道不是风的错吗?”“风能说得清吗?”用疑问形式从反面表达正面的意思,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注意。(修辞分析答出一种即可)角度二:句式上,整散句结合,如“无非是坎上庄稼的长势啊,西河里的鱼啊,二帽岭上的花啊,因为每年春节前……”,句式错落有致,表意灵巧,调节音律,提高阅读兴趣。角度三:拟声词的使用,如“啪”“呜呜”,使语言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角度四:语言风格生动活泼,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忻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其含义的能力。“瓦”的含义应当由浅入深,逐步体现在文中,学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句子,找出不同层次中“瓦”的含义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语言特色可从修辞、句式、用词以及整体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