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487|回复: 1
收起左侧

[课堂 教案 课评] 作文《描写的奥秘》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5 名

发帖:NO. 24 名

在线:NO. 95 名

傲雪风 发表于 2022-1-5 14: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作文《描写的奥秘》教学实录2022-01-02 16:38·书坊


  课例导读
  描写是写作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总是反复训练学生描写,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不断要求学生“描写具体”、“描写生动”,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描写具体、生动呢?对此教师往往语焉不详,更缺乏带有方法意义的、可以操作的训练。要改变描写教学这种笼统地提要求、抽象地做指导的现状,就需要针对“描写”这个训练点,找到一条具体的教学路径,设计一级级台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具体的训练,使学生对描写的认识,一步一步由不知到知,使学生的描写由不精彩到精彩。
  郑桂华老师曾在不同省份、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过不同的“描写”教学,差不多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实录中可以看出,稍加训练后,学生描写的场景、语句都相当精彩。
  此处我们选择一个简版课例和一个详版课例作为对照,也许可以使语文教师同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教学实录
  课例一
  简版描写教学
  郑老师先问同学:你们会描写吗?同学都说会。于是老师拿出一张图片,让三位同学上讲台来描写图片中的情景。
  第一个男孩子很认真很热情地上来写:
  “两只青头鸭,结伴在碧绿的江水上嬉戏。它们沐浴在早春的阳光中,欢快地叫着,互相在水上追逐,拍打着翅膀溅起一堆珍珠似的水花。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念完后,下面听课的上千人热烈鼓掌,那小男孩得意得不得了。老师们为什么热烈鼓掌?因为大家觉得学生写得很好了。有一个教研员后来很真诚对郑老师说:学生写得那么好,我真担心你下面的课怎么上。已经写得那么生动了,你还能怎么叫他写得更生动更具体呢?
  但是,郑老师却让同学们仔细对照图片和那位同学的描写。同学们一看,怎么回事?他写得和照片上的图像完全不一致。
  接着,郑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第二位学生的描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那水平如镜的湖水”
  ——用比喻确实用得很流畅。
  “一对鸭子在泛清波。瞧它们悠闲自由的样子,不时探头入水寻找鱼儿,不时扭头整理身上的羽毛。”
  ——看看照片,鸭子有探头吗?有扭头吗?都没有。但是学生却凭自己的想象这样写了。为什么会这样?
  “它们无忧无虑地游着,与湖水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请问,美丽的风景画是什么样的一种风景画?这完全是用主观评价来代替描写,也就是说学生的描写中缺少具体的展现和如实的展现,完全是一种个人的感受。
  第三个孩子的描写也差不多,只是用了些诸如“淳朴自然、了无杂念、时间骤然停止”等词语,她用“纯朴自然、了无杂念”这些形容词用得很好,初一的孩子能够用这种词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到底什么样子才是“纯朴自然”呢?图片中有吗?没有。这其实就是不具体,说明学生只会泛泛地运用一些自己未必清楚的词语。
  三位上黑板写作的同学,都很会用修辞。但是,对于照片上的实际事物,他们却视而不见。教师询问后发现,图片上原本有湖水、有鸭子,但全班40个学生中居然有27个同学只写到一个对象,没有写到湖水和鸭子。
  因此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克服想当然,克服学生习惯性的用想当然来代替描写的毛病;而克服“想当然”毛病的办法就是教会学生有什么写什么。照片上的鸭子原本是很安静地在游着,那么你就不要去写什么“溅起珍珠似的水花”,没有水花你却写溅起水花,那就是无中生有。
  于是,郑老师告诉学生:所谓的描写应该是有什么写什么,如实地展现,这是描写的第一要义。没有的东西,你就不应该无中生有地写出来,否则就不是对象特点,只是你的一个联想假想而已。
  【要点评议 】
  这是不少学生写作的通病:习惯于对事物作全称判断,习惯写那种假大空的东西。
  郑老师所确定的目标完全依据学生的写作实际。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强,因此单纯的语言表达教学,已经可以不作为教学目标了。而学生在描写中喜欢“想当然”是其主要不足,甚至为了所谓的“生动”不惜无中生有。为此,教会学生“有什么写什么”就成为这堂课的基本目标。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的,非常具体化、明确,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就更加具有针对性。整个写作教学都是顺着学生的习作样本展开的。
  【反思 】
  说一说:郑桂华老师是怎样确定描写教学目标的?
  想一想:你一定教过学生学习“描写”,你是如何确定“描写”教学的目标呢?
  试一试:如果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有什么写什么”这一描写要领,请你设计一个方案。
  课例二
  详版描写教学
  (课前几分钟,郑老师与学生在闲聊,说说笑笑,很是融洽)师:刚才几个同学谈了对我的印象,观察还是很仔细很准确的。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会描写吗?会描写的人请举手。
  (没有学生举手)
  师:(对刚才描述老师模样的学生说)你怎么没有举手?
  生:我不会。
  师:你刚才不是描写过老师吗?这说明你会描写,实际上你们都会的。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投影:两只鸭子游水图)师:看到这幅画了吗?我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同学在纸上写,我要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描写,看你们描写得怎么样。写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好,开始!(学生写)师:我们来看黑板,左边第一位同学,请把你的作品读一下给大家听。
  生:画面上有一个湖,在水里,有两只小鸭子游来游去地玩耍。
  师:第二位同学。
  生:在清澈的水中,有两只可爱的小鸭子,他们你追我赶地嬉戏。
  师:第三位同学。
  生:在清澈的水面上,两只淡黄色的小鸭子在自由自在地游着,他们看上去很悠闲。
  师:请坐。大家看三位同学写到的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生:鸭子。
  师:共同的是“鸭子”,这个能不能少?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这是描写的对象。
  师:好。也有人叫做……主人公。
  (板书:对象、主人公)
  师:那么除了鸭子之外,描写对象还有什么?
  生:湖水。(也有学生叫“水”、“池塘”)师:(板书:水)他们都写到了鸭子和水。但是,这个是“在水里”,那个是“在清澈的水中”,那个是“在清澈的水面上”。你们说这三个句子,哪个描写得更好一些呢?
  (学生意见不统一)
  师:(在黑板上写出这些字)这三个句子可能各有特点,那么我想问,他哪个地方好,或用了什么词语就显得好些呢?
  生:形容词。
  师:形容词,也就是说在这个对象之前有了什么?
  生:修饰。
  师:描写对象是鸭子和水,前面加上“清澈的”这样一个修饰,这个形容词形容了水的什么?
  生:样子。
  师:样子,或特点。水的特征。
  (板书:特征)
  师:上面几句有哪些词语是表示鸭子、水的特征的?
  生:“清澈”、“可爱”、“淡黄色”、“悠闲”。
  师:还有“自由自在”、“嬉戏”,也是它们的样子。如果没有这些特征,我们会觉得怎么样?
  【要点评议 】
  三位学生的描写确实很一般,但这就是学生写作的真实状态。郑老师的写作指导课首先从展露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准开始,基于学生的写作起点,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生:不够具体。
  师:对。你们觉得除了用形容词这一点之外,哪一种表达更好一些?
  为什么?你们每个人在下面也写了,看看你写的,比这三个同学还要好一点的话,也给我们欣赏欣赏。(生沉默)这个问题有挑战性。第一,你要判断上面的三种说法还有哪些地方是让你比较喜欢的;第二,你要把自己写的与他们相比。谁来完成这个挑战性的任务呢?一个一个解决也可以。
  (一生站起读习作)
  生: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两只小鸭子,它们全身有细细的绒毛和灰白相间的花纹,它们追来追去,像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嬉闹。
  师:精彩吧?
  生:非常精彩!
  师:你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好文章要共享。(该生上讲台写)其他同学思考,他的描写好在哪里呢?好,请你来说说看。
  生:他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为什么用比喻、拟人就好呢?
  生:更生动。
  师:好,比喻和拟人使文章生动。请坐!请另一位同学再来说说。
  生:他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写的小鸭子很活泼。
  师:好的,从效果上讲是生动形象、活泼可爱。你们的感觉非常好。
  同学们,我们刚才发现了描写对象:鸭子和水,又看到了它们的特征:鸭子,是灰白相间的长着细细的绒毛的鸭子,而且是游来游去,是在嬉戏;水呢,是清澈的水,平静的水。有人还感觉到它像什么 ,用了比喻。这样一来,你们觉得这段描写怎么样?
  生:精彩。
  师:这段描写就合格了,甚至说是比较精彩了。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描写是什么呢?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一件物品,或一个场景告诉一些没有看到的人。那么,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一样东西,首先你会告诉我们什么?肯定要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板书:有什么)这幅画面上有什么?刚才几个同学已经告诉我们了——生:有鸭子,有水。
  请写出描写三原则:
  师:仅仅告诉我们有什么当然还不够,我们还想知道它们的特征、动作、细节,也就是要告诉我们“它们怎么样”。(板书:怎么样)刚才几位同学也告诉我们了,鸭子怎么样,水怎么样,对吧?但是,有时候,我们感觉还不够,还需要告诉我们“它们像什么”。(板书:像什么)你看,有了这三条,他的描写就不一样了,是不是?“有什么”,使我们明白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形象起来。这三条原则,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前面是学生的自由描写,是学生原初状态的写作,反映的是学生的写作起点;而这里则是依据教师提供的三个原则加以修改,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之后的状态,教学的提升作用开始显现。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三条原则,来检验你刚才的描写,看看你的描写还缺了什么,哪个地方还可以更好一点。当然你也可以给别人改,改好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修改,交流)
  生:水平如镜的湖水中,有两只天真活泼的小鸭子,就像两只小毛球浮在一块大玻璃上。
  生:平静的水面没有一丝波纹,两只小鸭子优哉游哉地游着,像一对小姐妹在漫步。
  生:两只小鸭子在碧绿的水中悠闲地游玩,像天鹅湖里的一对小天鹅。
  师:意境很美,我看一些作家的描写也不过如此吧。对这些描写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他(指黑板上)说“追来追去”不对,因为,画里的水没有波动。
  师:(对全体同学)他讲得有道理吗?
  生:有!
  师:对,相当有道理,他其实谈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描写怎么样、像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要尊重什么?
  生:事实。
  师:首先要注意确有其事,不能想当然,它有什么,是怎么回事,我们都要把它还原出来。好,这位同学能不能试着改改看?
  生:说“漫步”不太合适。
  生:“欢快”也看不出。
  师:对,这几个词需要调整一下。那么“可爱的孩子”可不可以追闹?
  生:可以。
  生:“碧绿”不太好。
  师:我们写一下。(板书:碧绿)那可以换用什么词呢?
  生:改成“蔚蓝色”。
  师:(板书:蔚蓝)“蔚蓝”常用来形容水色的是吧?还有其他词吗?关于湖水,有好几位同学用了“平静的”、“宁静的”。(板书:平静的、宁静的)生:柔柔的。
  师:“柔柔的”,好。请问,我为什么把这几个词写到黑板上去让大家关注呢?“清澈的”、“碧绿的”、“蔚蓝的”、“平静的”、“柔柔的”,为什么呢?
  生:角度。
  师:这几个词使描写的角度……
  生:增多了。
  师:本来我们只用了“清澈”,这是指水的透明度,“碧绿的”、“蔚蓝的”是水的颜色,“平静的”、“柔柔的”呢,是水的那种形态、质地、感觉。那么,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受到一种启示啊,怎样才能使描写更具体一些呢?我们用“清澈的”、“碧绿的”、“蔚蓝的”、“平静的”、“柔柔的”,是不是更具体一点了?那么,哪位同学把我刚才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告诉大家这样写会更好。好,这位同学来试一下。
  我们在形容的时候,在讲对象的特征的时候,可以怎么样?
  生:不同。
  师:也就是从……
  生:多方面。
  师:非常好。(板书:“多方面”)如果我们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描写和形容事物,是不是就具体些了啊?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啊?还记得朱自清的《春》里面描写小草的句子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生:(生齐背)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师:有多少个角度?一个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是它的情态;“嫩嫩的”,质地,第二个角度;“绿绿的”,颜色,第三个角度;“一大片一大片”是第四个角度,数量。朱自清的写法我们也能学一学,是不是?
  生:是。
  师: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投影)
  ●“有什么”是叙述,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把东西叙述准确。
  ●“怎么样”是刻画、描摹,它起的作用是“清楚、细致” 。最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写 。
  ●“像什么”是比喻,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
  师:这些就是描写的奥秘,简单吧?
  生:简单。
  师:记下来了没有?
  生:记下了!
  【要点评议 】
  还是“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这三条,但内涵进一步丰富了。
  运用第一次描写实践得来的规律,指导第二次描写实践,检验修正第一次学习效果。再一次强调描写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方法意识、归纳意识。接着开始第三次描写活动。
  师:现在还有谁要告诉我你还不会描写,请举手。没有了?是不是真的没有了,我们还要再检验一下。这一次,要给你们难一点的了 。
  从最初极简的一句话到现在精彩的描绘。写出教师指导的过程:
  师:(投影:风车的画面)现在我们就以这幅画 (风车)为描写对象,把我们刚刚学到的一些办法用上去。我不要求同学到黑板上来写,不过待会儿我会把几位同学写的收上来,请他们念给我们听,请大家来评论。时间是三到四分钟。开始吧。
  (生写作,教师巡视课堂)
  怎么样?请写好的同学念一下。还有的同学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笔。好的,没关系。还有一两个句子没想好的可以在念的时候再补充。那么谁愿意把自己的成果贡献给大家呢?有几位举手的同学都已经回答过问题了,有没有其他人呢?其实我上课喜欢叫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好了,靠近墙角的那位同学,你来试一下吧。读得响亮一点,大家要好好听。
  生:清晨,在宁静美丽的湖边,挺立着许多风车,他们张着巨人般的手臂,像是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师:怎么样?你们觉得精彩吗?
  生:精彩。
  师:请坐。他写到了时间,写到了一种感觉。
  生:在辽阔平原的河边,一排像巨人般的风车。微风轻轻地吹来,风车慢慢地挥动着他那巨大的手臂,好像要翩翩起舞的样子。
  师:请坐。你对风车的描写还有没有跟两位同学不一样的?来念给我们听听。
  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尽头上,有一条平静的小河,小河旁边竖立着一排古老的风车。他们的手臂迎风舞动,好似一个个强壮的武士在保卫着家乡,又像一排迎客松在迎接贵宾。
  师:请坐。他用了两个比喻。大家记下来。还有没有比过他的?
  生:这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一个人间乐园,辽阔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灰暗的天空下,寂静的小河边,有一排风车,他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知过了多少年,这里没有一个人的影子,没有机器的声响,红瓦的颜色淡了,曾经挥舞过的手臂也不再那么有力了,只有大自然的神韵依旧,在夕阳晨风里,孤独的风车,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师:这是你刚写出来的吗?
  生:是的。
  师:不得了,你可以当作家了。刚才大家注意了没有?很多同学不仅写到了风车还写了白云、黄昏,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把目光投向风车,还投向了什么?
  生:环境。
  【要点评议 】
  “描写复杂的场景”这一写作知识的出现恰到好处。这是教师依据学生实际临时创生出的写作知识?还是教师课前预设的知识?或者是,这是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生成的完美的结合。
  师:环境,一个整体的场面。那么,在写一个复杂的画面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投影:描写复杂的场景)师:看来,在描写时,我们不仅仅要写主角,还要写整个的场景,或背景,你想想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重点。
  师:好,我们要注意重点 。(板书:重点)重点对象我们要观察描写得多一点,要详写 。
  描写的对象多了,还要注意层次 ,另外我觉得最好还要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独特体验 ,写出个性来。描写是很简单的,你看,我们人人都会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描写又是很复杂的,有许多变化 ,需要长期练习。好了,我这里还有一幅图片(换投影画面)。
  师:这是什么场景啊?
  每介绍一个重点知识,教师都会辅以相应的练习方法让学生予以内化。
  生:草原。
  师:重点是什么?
  生:羊群。
  师:对,羊是草原的当然主角。还有什么?
  生:山,云,天空。
  师:有兴趣的同学回去可以把这副图景描写一下,也描写你家乡的一处场景。今天我们重点训练的是具体而形象的描写。更多的训练要回到家里去做。下课!
  问题研讨
  同样是教“描写”,为什么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但为什么教学效果又同样出色?
  课例一的教学目标是:“有什么写什么,如实地展现。”这个目标不是随意确定的,它的确定完全基于学生的写作实际问题,因为学生在描写过程中有太多的主观想象因素。
  课例二则因为学生不会描写,或者说只会简单地叙述。于是教师教会学生描写的三要素“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然后设计了四个训练环节,让学生反复训练。
  启示之一,目标不同,内容也不同,方法、步骤自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基于学生写作实际设计写作教学方案。这是上述两个课例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启示之二,是作文教学指导和训练,一定要确定哪些知识对学生的作文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启示之三,对于重要知识,不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就了事的,而应该重锤敲击,反复落实。因为“知道”是一回事,“学会”又是另外一回事。
  钱梦龙先生说得好,“重点知识一定要敲实,实得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当然,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围绕一个中心有变化地推进。应该围绕这些“知识”,设计出若干个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
  课例二就是试图在“描写”这项基本作文技能上,把描写训练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在“描写”这个点上让学生练实练透。并引导学生归纳、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在描写能力上前进一大步。从执教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定点训练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举报

评论 3

评论



  • 唐先生6624




    我和郑桂华老师,只有一次短暂的接触,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还是在华师大二附中的老校区,至今已愈二十年。 她的这两节课,把“描写”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让这个年龄的学生不但明白什么是描写,而且可以自己一步一步地学会描写。我想,学生不但可以分清什么是记述,什么是描写,而且终身受益。 这,正是这两堂课成功的地方。 上海不缺少名师,但钱梦龙、陈仲樑、徐振维先生对语文教学亲力亲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受益匪浅。郑桂华老师,应该是他们的后继者。


    回复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87次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16:30 , Processed in 0.273049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