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买奖的“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不仅仍在举办,还卖起了初中课程2022-02-13 17:04·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春季开学后,2022年的升学季也就近在眼前了。尽管现在小升初已经实现公民同招,并且也取消了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面试,但是,不少家长依然痴迷于各类比赛证书,期望能给孩子的“简历”增加一些含金量。
为此,一些机构也瞄准了这一点,各类比赛鱼龙混杂,层出不穷。
近日,又有家长向“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反映:此前被央视曝光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不仅仍在举办,甚至平台还卖起了初中课程。
事实上,为减轻竞赛过多过滥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教育部从2018年就开始整治,要求竞赛与升学“分家”,引导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主动抵制名单外的违规竞赛活动,并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全国竞赛“白名单”。
但这依然无法抑制机构们举办比赛的热情。有业内人士表示,竞赛热的背后,还藏着一本“生意经”,“购物平台搜一搜就能发现,一份证书的成本就几块钱,各种人力成本加起来可能就几十元,但很多比赛动辄收费几百元。要是报名的基数大,加上卖奖等违规操作,这笔账不可细算。”
家长反映:
曾被曝卖奖的赛事仍在举办
平台还售卖初中视频课程
据央广网报道,北京王女士在2020年9月看到一份“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相关通知,便为孩子报了名。
但让部分家长愤怒的是,这项比赛被传出“卖奖”传闻。
从家长们提供的截图看,有多个“渠道商”承诺,只要花一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比赛北京市赛区的一、二等奖,从而帮助学生们“小升初”加分。
央视报道截图
那问题就来了,这项比赛,真的能为学生升学加分吗?
乍一听这个比赛的来头,因为带了“叶圣陶”三个字,不少家长都被名字唬住了,但实际上,此“叶圣陶杯”并非彼“叶圣陶杯”。
从2021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看,被官方认可的赛事有36项,涉及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三大类。
其中,与“叶圣陶杯”有关的仅有“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主办单位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面向的学段是高中,不少考生因在该项比赛获奖而被大学自主招生录取。
“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而这个被曝花钱就可以买奖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并不在全国性竞赛清单之列。
距离此前曝光已有一年,近日,又有家长反映:央视曝光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不仅仍在举办,而且还卖起了初中课程。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随后发现,“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宣传所在的微信公众号——“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组委会”,截至2022年1月28日仍在更新。
从近期通知看,“叶圣陶杯”系列赛事有八项,涵盖英语、语文综合素养、编程、诗歌、童话等内容,参赛对象包括小、初、高学生。
公号简介显示,“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组委会”注册于2016年12月,宣称已成功举办三十二届,第三十三届比赛正在征稿中。活动还特别声明,大赛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省级初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和评审费。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作品参赛都不收取费用:“叶圣陶杯·小小船奖”全国青少年诗歌大赛省决赛每篇280元,“叶圣陶杯·稻草人奖”全国青少年童话大赛收取每篇50元评审费……
此外,公众平台还推送有关英语写作、作文指导等“名师精品课程”,内容既面向高中学生,也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课程,价格几十到一百余元不等。
叶圣陶杯系列-名师精品课程截图
政策背景: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
整治违规竞赛也是重点之一
很多家长可能有疑问:没有出现在全国性竞赛清单上,就是违规禁赛吗?这些竞赛证书,真如老师们宣传的一样对娃娃升学有帮助吗?
事实上,对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在2018年9月就发布管理通知,首次接受申报,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承担具体受理申报和初核工作。
教育部官网截图
·2019年,共有29项竞赛活动进入名单(包含科技创新类、学科类、艺术体育类);
·2020-2021学年,共有35项竞赛活动进入名单(包含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艺术体育类);
·2021-2022学年,共有36项竞赛活动进入名单(包含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
除了发布“白名单”,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竞赛提出了具体要求:
评审上,加强资格能力审查,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
收费上,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必须坚持公益性,竞赛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变相收取费用,不得推销或与一些公司挂钩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
更重要的是,竞赛要与升学“分家”,“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严肃查处违规竞赛,引导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主动抵制名单外的违规竞赛活动。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要求,即使是正规竞赛,这些证书并不能在升学时帮到孩子。
那么,哪些又属于违规竞赛呢?
教育部曾明确提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冠以“全国”“国家”“大中华”等字样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也就是说,如果没在教育部“白名单”,但竞赛名称却包含“全国”“国家”等字样,就可能涉嫌违规,家长一定得提高警惕。
教育部官网截图
从教育部2022年的工作要点看,全国性竞赛活动又是整治的重点,“清理规范直属单位对外合作,从严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生意经:
参加考试都有证书
评定奖项邮寄证书统一收费280元
虽有主管部门大力整治,机构为何依然热衷举办比赛呢?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这些比赛背后都藏着一份生意经。
从“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所在平台——“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组委会”公众号来看,涉及到收费的有报名和买课程两块:各种比赛收费50-280元不等,“名师精品课程”价格几十到一百余元不等。
2月9日,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拨通了“叶圣陶杯赛系官网”的联系电话。
工作人员表示,“小初高学生可以报名(‘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我们这边主要针对小学和初中”“孩子拿证书目的就是小升初,小升初没有可选择性,只能报我们这一个赛事。”
那报名收不收费?娃娃报了名就一定能拿到证书吗?
“(‘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初赛是免费的,直接把作品投稿到邮箱就可以了。但如果被选中参加省级平台的考试,评定奖项邮寄证书统一收费280元,”工作人员表示,“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有奖项证书,省级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比例是2:3:5”。
至于“名师精品课程”,工作人员称,“录播课与赛事不绑定,自愿购买,与考试命题无关。”
随后,面对记者对活动正规性的质疑,工作人员说明到,“我们是非官方的家族赛事,也是圣陶家族办的唯一赛事,叶圣陶的曾孙是我们的主席。”
既然如此,这项全国赛事为何没申报教育部“白名单”呢?
工作人员称,“我们这边也没法去备案,叶圣陶家族办的赛事怎么去备案?”
但或许,未进入白名单还另有原因。
记者发现,包括“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组委会”在内的多个以“叶圣陶杯”冠名的公众号,账号主体都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陶文润公司)成立于2016年,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为康桂芝。
在康桂芝名下,除圣陶文润公司,还有一家以“圣陶”命名的公司——北京圣陶德润旅行社有限公司(已注销,以下简称圣陶德润公司)。
2018年,因不正当竞争纠纷,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曾将圣陶文润公司和圣陶德润公司诉至法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年后判决:“‘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导致公众发生混淆,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被告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进行赛事活动。
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
2020年11月26日,圣陶文润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康桂芝被限制消费,执行标的总金额达102982元,全部未履行,失信行为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前有法院裁决,后有央视曝光,这个比赛为何依然除而不绝?市面上的各种竞赛背后又藏着一个多大的财富市场?我们仍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