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技巧,四篇例文,帮你中考写人记叙文阅读妥妥满分原创2022-11-16 17:23·清平乐语文课堂
四个技巧四篇例文,教你搞定中考写人记叙文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中,必考记叙类,其中,写人的文章,出现几率较大。这里说说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思路,以期帮助考生。 一.澄清知识概念 1.弄清写人的虚构与真实 从经典的观点出发,散文和小说中的人物,是不一样的:小说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真实的。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子来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散文;《故乡》《孔乙己》里面的人物则是虚构的,因为这是小说。 2.读懂写人和记事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写人的作品,侧重点在于性格特点的描写,往往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 写人文章中也会写事,但所写的事情,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所以选材时,要以人为中心,事情不必写得完整,却必须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比如武松打虎的故事,作者想用来表现武松的勇敢、武艺高强、力大无穷,除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不必考虑把故事讲全,只要能表现武松性格就好。 写事的文章呢,侧重点在事情的描述上,记叙的要素,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等等。 联系:通过武松打虎的例子,会发现二者的联系:写人离不开记事,因此,有关叙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大多适用于写人记叙文;同样,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也大多适用于叙事记叙文。 二.阅读题的答题思路 1.把握感情,积累在先。 写人的文章,作者对文中人物,一定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则是文章中心所在。感情无外乎五种:1.赞美、敬佩、崇拜、爱戴;2.感激、感恩;3.思念、怀念、缅怀;4.同情、怜爱、怜悯;5.愧疚、后悔、自责。 或其中几种,或全全囊括,用着五个方面的词语去套用,去衡量,去反推,就不难把握感情。 2.快速浏览,勾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和句子。 中考阅读中,拿到一篇写人文章,首先快速浏览,勾画出表现主要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和句子,利于把握中心,把握文章思想感情。例如,阅读《拜访冰心老人》,首先要勾画出“慈祥和亲切”“她很认真地看”;阅读《拜访音乐家李重光先生》,首先要勾画出“初感他是一位很朴实的老人”“我喜欢孩子们,因为他们活泼可爱,内心纯净。” “说完,开心地笑个不停”等等;阅读《回忆齐白石先生》,首先要勾画出“齐老是很重情义的”“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等等。 3.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就表现在他的种种行为中。因此,我们在阅读写人记叙文时,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进而分析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 4.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来把握人物形象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①分析直接描写。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②分析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孔乙己》,对于主人公孔乙己大半生命运的揭示,用的就是侧面描写。 ③分析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用极经济的笔墨状物写人,往往形神毕肖、性格鲜明。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性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孔乙己》里面最经典的细节,是孔乙己没钱的时候,“摸”出四文大钱,有钱的时候是在桌上“排”出九文大钱。 ④分析环境烘托。《拜访冰心老人》中,写“她的家,简易的教授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红砖楼,狭窄的楼道,质朴的木门,那客厅大概有十二平方米,有两张木质的小沙发,还有一把有着扶手的椅子,椅子旁边是一个小圆桌。”,侧面烘托冰心老人生活朴素节俭。 ⑤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准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比如《孔乙己》,孔乙己是主人公,而“我”和酒店里的其他人,则是故事的推动者和发展者,丁举人没有出场,但影响故事的发展进程。可以指出,他代表某一类人。 三.例文引领 (附答案) (一)《拜访冰心老人》 阅读 拜访冰心老人 孙海 ①每每打开扬子晚报,看到冰心先生题写的刊头“繁星”二字,总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回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三次去拜访老人的情景,已近三十年,恍然如昨,至今历历在目。 ②那是1994年初,我还在北京求学,经诗刊社一位老师的引荐,我得以去拜晤冰心老人。那时,我的诗集初稿准备出版了,想求老人题写书名。 ③我们来到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中央民族大学简易的教授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红砖楼,狭窄的楼道并没有因为这里住了大师而变得宽阔;质朴的木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主人卧病,暂不接待来访”。老人已经是94岁高龄,确实不太方便招呼访客了。叩响大门的瞬间,我有些许不安。 ④我们到的时候,冰心老人正在休息,于是坐在客厅里等待。那客厅大概有十二平方米,有两张木质的小沙发,还有一把有着扶手的椅子,椅子旁边是一个小圆桌。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猛然发觉客厅的四周——四周所有的墙壁上都是贺卡。两颗图钉固定好一根白线,那些贺卡就悬挂在白线上。满屋都是贺卡,坐在其中,被一种温暖和文字里散发出来的诗意包围着。 ⑤十多分钟后,客厅的一扇门轻轻地开了,一个老人出现在门边,那就是冰心老人了。我们慌忙站起来向她老人家问好。她伸出手与我们握手时,另一只手也伸过来在我们的手背上轻轻地拍了两下。 ⑥我们走进一间不满十个平方米的房间,屋子里放着两张单人床,一把旧木椅寂静地立在墙角,擦得发亮的写字台上堆满书籍,墙壁上则挂满了亲人的照片,仅仅如此——这分明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房间啊! ⑦冰心老人坐在那儿,我觉得她比照片上还要瘦小,但却比照片上更加慈祥和亲切。她的目光是那么暖,那感觉就像自己的祖母,和我叨唠起家常来。 ⑧她问起我学校学生都干什么啊,读什么书啊之类的话题。接下来,又关心我的写作来。那次去得匆忙,书稿没带。我大胆向老人索字,被拒绝了。“你的诗歌我没看过,怎么能给你写呢?”她很认真地说。我自责起自己的疏漏来,但又暗地高兴,又可以再来看望老人。 ⑨我们知道不能过多地打扰冰心老人,一会儿便起身告辞。我们再一次地向她老人家表达祝福,她笑了,那笑意是慢慢漾开的,如同慢慢绽放的花朵,下了楼,我们回头看见冰心老人站在门边,她一只手扶着门框为我们送行。那时,我们站在北国料峭的寒风里,觉得温暖无比,我们不约而同地对着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⑩后来两次我是自己去的。再见老人,就不那么拘谨了。书稿第二次带去,她很认真地看,连心爱的白猫在旁边撒娇她也无暇顾及。老人和我一篇篇地分析,哪首写得好,哪首写得感情不够,一一指出来。远远超过了家人规定的15分钟的约见时间。 11末了,她很郑重地题写下书名“青春情缘”,一共写了三次,挑了最好看的一张递给我说,出书可不能不好看,那神情显得很童心。她又拿出印章,很慎重地在她的名字下面。 12第三次见面是她的女儿吴青教授通知我的,说先生为我的书写了一些话,先生期望送给我。我喜出望外,当天下午就来到她家。我双手接过她为我写下的文字,珍爱地折叠好,装进她递给我的一个信封里。那天她刚出院,气色不太好,见我买了大束玫瑰,很开心。我不忍打扰,匆匆问候便告辞了。 13后来,我把老人送我的话作为书的序,勉励自己。“要写真情实感,关注人民生活疾苦,不要无病呻吟”,“诗歌只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为人民喜闻乐见,就是好诗”……朴素的几句话,终身受用!后来,书出版了,想登门致谢,那时,她身体不太好已经闭门谢客了。我便邮寄给她了。曾经几次想再上门聆听先生的教诲,一直也没敢惊扰。 (14)1999年春天,我在温暖的深圳,听到先生远去的噩耗,走过百年历程的文坛世纪老人,成为夜空中繁星中的一颗。我对着北方的天空,泪流不止。她的赠言让我终生享用不尽。 (选自《扬子晚报》2021年5月26日,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冰心老人的形象。(3分)【人物形象概括】 慈祥;可亲;认真;严谨。 2.选文通过哪些手法来塑造冰心老人的形象?(3分)【人物形象的塑造】 示例一:选文第4段、⑥段通过对冰心老人住宅环境的描写,侧面表现她的简单朴素。 示例二:选文第⑤段通过对冰心老人初次见到“我”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的平易近人。第⑧段通过对冰心老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严谨认真。(意思对即可) 3.选文写了“我”和冰心老人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信息提取,内容概括】 第一次见面时大胆向冰心老人索字,被拒绝;第二次见面时老人与“我”分析书稿并写书名;第三次老人写期望的寄语给“我”。 4.请对选文第⑨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句子赏析】 我们再一次的向她老人家表达祝福,她笑了,那笑意是慢慢漾开的,如同慢慢绽放的花朵。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冰心老人慢慢漾开的笑意比作慢慢绽放的花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心老人的和蔼、慈祥。(答出手法给1分,分析2分)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把握作者情感】 崇敬;怀念;感激。
(二)回忆齐白石先生(15分) 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1400字) 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3分) 答: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2.从选文第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重情义、待人宽厚,宽严相济、朴素 3.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每小题3分,共6分)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答: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的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答: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出齐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分) 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 (三)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样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编辑,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 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弹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说明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担任”,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 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入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 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八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相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 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是音意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 生的注。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先说说选文本身。作者苏培成,天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现代汉字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出版著作有《现代汉字学纲要》等。周有光先生的学生。 这是苏老纪念周有光先生的一篇文字,内容真实,语言朴素,读来如话家常,却字字包含深情。命题者选择这样一篇文章里作为考察学生的文字,是在告诉我们,做人 ,做事,要像苏老、周老那样真诚、朴实,严谨治学,可谓是用心良苦啊!(1560字) 1.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2分)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周有光先生的几件事。 2.选文第3段“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3分) 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 3.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那些品质令人敬佩?(3分) 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4.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3分) 点名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5.你认为选文中那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3分) 示例一:主动提议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而不属主编之名; 示例二: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以后,自己买了三本先生文集,亲自参加评审,并评为特等奖;示例三:自己担任评委时,拿不 准的地方请教先生,先生很快就回信提出自己的意见。 示例四:作者与先生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师生来往书信118封。 (四)《拜访音乐家李重光先生》 拜访音乐家李重光先生 张锁军 谁说得病是一种遭遇?我说是一种幸遇。 这次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调血糖,听说隔壁住着九十高龄的音乐家李重光先生,我就决定去拜访了。 吃过早饭,我轻轻敲响了他病房的门。单间,很干净,无异味儿。听我说是来拜访老爷子的,护工大姐很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李老也缓缓地从阳台处走来,把满脸的微笑和满身的阳光一起带给我,像见到老熟人似的上前握住我的手。 我说:“李老师,我是您隔壁的病友,来找您说说话,可以吗?”他立马回话:“可以,很好啊!”我搀扶着他坐在沙发上,向他谈起小时候就喜欢他创作的儿歌时,他对我笑了笑,开启了话匣子…… 初感他是一位很朴实的老人,无论谈专业还是谈生活,都是那么娓娓道来、语重心长。谈起儿童时期经常唱他谱写的《小鼓响咚咚》时,他高兴地说:“那是很早以前谱写的,你还记着,我很开心。老了老了,回想当年,还是自觉做了一些事情的,感觉没有白活,也就知足了,呵呵!” 谈到我也写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并讨教为儿童写作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时,他说:“就说我吧,我喜欢孩子们,因为他们活泼可爱,内心纯净。不像我们大人,有时还遮掩什么……” 谈话中,他四次提到“喜欢孩子”,喜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们创作既好听又励志的歌曲! 我说:“一个‘喜欢’就够了。你喜欢孩子们,于是深入他们的生活,创作了很多儿童喜闻乐见的作品,一代代的少年儿童唱着您的歌、听着您谱写的曲子快乐成长,这是莫大的贡献啊!” 李老说:“是啊!写儿童作品就要接地气,不要只追求高大上的东西。说儿童话,写儿童事,谱儿童喜欢听的曲儿,乐哉悠哉!”他说着,脸上泛起了红晕。 半个小时过去了,怕影响老人饭后休息,我起身告辭。李老也缓缓站起身,力道很大地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你们这样有作为有思想的年轻人说说话。”我说,我也不年轻了,都年过半百了。他说:“看不出来呀,所以我坚信,喜欢为孩子们创作的人显年轻,你说是吧?” 我说:“是!是!”我刚说完,他又和蔼地看着我问:“你说我有多少岁?” 我想了想说,也就七十来岁?李老哈哈大笑说:“再加二十岁。”说完,开心地笑个不停。 他拉着我的手,再次示意我坐下。饶有兴致地谈起了他创作钢琴教程一事,说那时的作品应该是比较早的音乐基础教材,有人说是什么首屈一指,填补空白。其实他也是想让他的作品使大多数人受益。文艺创作只有抱着接地气的态度,写出来的作品人们才喜欢,也就能经久不衰。他想了想,说:“前些时候去深圳讲学,在一个大厅里,听到有母子在唱我的歌,我既惊讶又高兴,我的歌曲至今还有人在传唱,很欣慰啊!”说完这些,李老的脸上溢满了无比自豪的神情。 喝了一口水,抿了抿嘴唇,李老靠近我,神秘地附耳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年,我的六七首钢琴曲就要入选一本国际通用音乐教材了,中国人的音乐作品能传出国门交流,实在不容易,这也叫文化认同吧。哈哈!”在向他祝贺的同时,我说李老你真爱笑,他朗声说:“你看,我脸上满是快乐的五线谱。”我看了看李老,也随着他笑起来。我真的觉得他脸上那些小小的黑斑点,恰似好看的五线谱上的小音符,在幸福的笑靥里回响漾动,这何尝不是快乐人生的积淀啊! 停住笑。他严肃地说,你不知道吧,我还喜欢画画,山山水水的都能画上几笔。人啊,爱好广泛些,人生才有宽度,才感觉越活越有意思。谈到现住院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他赞不绝口,说医疗条件好,环境幽雅,医护服务态度好,照顾得很周到。在祖国大好形势下,人人都在认真做事,那什么地方都会变好的! 要去饭后遛弯儿去了,护工大姐帮他整理了衣衫,我帮他拿起了龙藤木手杖。护工大姐说:“今天老爷子很高兴,难得他能跟你谈这么多。平时,他很少跟我们说话。” 搀扶老爷子出门,望着他慢慢远去的身影,我肃然起敬。老一辈专家学者,有着对生活的满心热爱,有着对事业的满腔热忱,实实在在做事,心安理得工作。晚年追忆时,才能为自己的学术成果而骄傲,并畅快地分享给他人,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1.选文开头为什么作者说“得病是一种幸遇”?(2分)【原因分析】 作者正因为得病住院才能与住在隔壁病房的音乐家李重光先生见面并交流。(意思对即可) 2.在李重光先生身上,“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分)【主旨概括】 示例一:热爱生活与事业,踏实认真做事,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示例二:人要有广泛的爱好,才能拓宽人生宽度,生活也会越来越有意思。(言之成理即可) 3. 从选文内容来看,李重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人物形象概括】 朴实;喜欢孩子;和蔼可亲;在音乐创作和教学上孜孜以求;热情;乐观;生活兴趣广泛;乐于分享。(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 4.选文第5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句子作用】 开启下文“我”与李重光先生的交流对话。 5.请简要赏析选文第13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句子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李重光先生脸上的皱纹比作五线谱,脸上的黑斑点比作音乐符号,既符合李重光先生作为音乐家的身份,又凸显了他阳光开朗的性格。(意思对即可) 6.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李重光先生怎样的情感?(2分)[把握作者情感) 赞美和敬佩。 7. 选文选用第几人称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给读者真实可信之感;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