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462|回复: 2
收起左侧

[文言知识] 《文言文知识专题精讲》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22-12-18 21: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文言文知识专题精讲》 张官营老军 2016-03-09   |  2830阅读  |  442转藏



已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文言文的各个方面把握都是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之上,因此一是要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语感,诸如学英语一样。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较高的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诗句至今传诵。古人写作时是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章法技巧的。为写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贾岛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说。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仅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学熏陶,而且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什么是文言文?
   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为什么?知道什么是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因此一定要首先把握好语言系统,你说呢?文言文是我们的祖先用的书面语言。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是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语言的基本形式来说,它们是一致的,就语言的变化说,它们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古今汉语的这种差异,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如何阅读学习文言文呢?
  一、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也就是说,读文言文要弄清楚每个字的词义,每句话的语意。这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读书经验。他曾说,读书须是仔细,逐字逐句,要见着落。前边的没有学会,决不急于求后边的。对于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同学来说,第一步若迈得不踏实,以后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难以提高。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它们有哪些不同呢?简单说来,1、在句法和词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就是要搞清楚这种变化,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古代汉语常用的是“丢失”,“逃跑”等意思,现代汉语常用的是“死”的意思,而且跟“死”字结合,构成并列式合成词“死亡”。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闹出笑话来,把“亡羊”说成死了羊。2、一词多义。因为文言字词比较少,往往一词多义,如一个“度”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就有“考虑”、“估计”、“尺码”、“量”、“过”、“衡量”、“制度”等多种词义。我们学过的《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中的“市”是“买”的意思,在其它的句子里还有“集市”、“交易”、“卖”、“市井”等多种意思。若不掌握这一点,在阅读时就有可能读不懂。再如,我们现在把用嘴说话叫做“说”,文言文里写作“曰”(yuē)。我们现在说“下雨”文言文就用一个“雨”字来表示下雨的意思。我们现在说,“他的儿子”,文言文用“其子”两个字来表示,“其”等于“他的”,“子”等于“儿子”。白话文里的“父”是指“父亲”,文言文里的“父”(fǔ)常常是指老翁(一般的老年人)。3、文言文里的数量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现在把十个中的九个,叫做“十分之九”,文言文却写成“十九”。一般来说,文言文不用量词。《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没有用量词。4、还有,因为古代字词比较少,有时古人写文章时,就用一个同音字或形似字代替要用的字,这个代替的字就叫通假字,例如,《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直”就是一个通假字,它代替价值的“值”。5、文言词类活用的现象也很多,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或动词,……词性变了,词义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以上这些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只要在阅读时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是不难掌握的。
  二、熟读背诵,读准句逗。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一样,必须通过北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去积累语言,掌握文言的字、词和句式。文言文在生活中很少运用,客观上缺乏实践的环境,不熟读背诵是没有好办法学好的。多读多背,就会有语感,才能迅速领会文章内容,流利地读通句子,形成语感只有在朗读背诵中才能见效,因此我国古代读书十分强调咏诵,背诵。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小时候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曹植在十岁时,背诵诗赋十万言,这就告诉我们,学好文言文,必须把熟读背诵作为一条基本的方法。在朗读背诵时还应该注意,古人写文章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文,一般是经过后人编辑整理的,那么古人用什么来表示断句呢?这就是我们学习古文时常常看到的“之”、“乎”、“者”、“也”等等虚词来表示。韩愈在《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其中的“句读”就是断句,“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各有作用,不同的虚词表示不同的标点,一般也有规律可循,有个口诀:曰后冒(:),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画圈圈(。),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如果不了解这些虚词的作用,在朗读时就有可能读错,那样既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影响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总结规律,注意方法。
   古文学习,一定要从开始培养起乾嘉学派的训诂作风。当然不是让一字训诂出几万字,但一定要透彻理解方行。多做总结便是一个绝妙的方法。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八、“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
  九、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
  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
  总之,相对完整的意义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停顿。
    知识是有系统性、规律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运用科学的方法牢记所学的知识。例如:翻译文言文时,要做到文通字顺,但是在翻译时,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可以意译,直译是一句对一句的按语序逐词逐句的对译,意译则是打破原来的语序,按意思翻译就行了。一般来说,记叙文、议论文多用直译,而描写抒情的文章多用意译。在翻译时,那些专有名词,例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官名等等就照翻不译。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只要掌握了,那么无论在哪篇文言文中都可以运用。因此在学习时就应该注意总结。对一些文言虚词,词性的活用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卡片来归纳整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以致用
   ....古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其关键在于其运用环境已经与当前历史环境相脱节,我们如何才能弥补呢?就在于多读多写,培养较高的文言文阅读素养。
  ....文言文的语言是一套系统,掌握它不一定要句句翻译,也无此必要,要深入其中,就必须用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因此,请多看集解。重点词句,一定要仔细琢磨。
  【词类的活用】
   ....词类用法很重要,不学好它,文言文的难关就难以攻破。词的语法分类称为词类。根据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句法功能等,可以把词划分为若干类,如名词、动词、副词等。一个具体的词,又可以从一类词变为另一类词,这叫词语的转化。
    从词在句中的功能看,有时可以根据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又没有达到转化的程度,这就叫作词类活用。那么如何区分转化和活用呢?
    词类转化是长期变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产生了有新义的新词。词类活用只是临时变通使用,仍维持原词意义。词类转化后的新词,一定带有与其旧词不相同的而且可类推使用的新的语法特点。词类活用中的词,只带有特定条件下的临时特点,受某些习惯性限制不能类推。词类活用与修辞有关,好象故意破坏语法常规而造成修辞的特殊味道,词类转化则纯属语法范畴。
    归结起来,词类转化,从语法角度看,属于一般性的,可以解释的。词类活用,则属于特殊性的,仅从语法角度解释是说不通的。
      下面分类说说词类的活用问题。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动词”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而且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种标志,因此一定要认真掌握。文言词有些本身就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如“道”,作“道路”、“方法”、“道理”讲是名词,作“说”讲是动词;艺,作动词,意思是“种植”;作名词,意思是“技艺”这类词在句中无论用作名词还是动词,都是正常现象。“名词用作动词”是指有些名词在句中临时用作动词,其意义往往既包含这个名词的意义又新增与这个名词有关的某种行为动作的含义。例如“陈胜王”中的“王”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中的“指”“目”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是“用手指”;“目”是“用眼睛看”的意思,但是“指”本身就有“手指”和“指着”两种意思,一般不把它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目”平时只作名词用,这里就是用如动词。
    还有以下的几个例子可以参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其中“烛”就是名词用作动词,当“照耀”。
    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这里的“玄衣”“白刃”都是名词短语,在这里可以看作名词用作动词。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这里的“宾客”是名词,在这用作动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里的“先、后”都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以……为先、以……后”。
    这里的“宾客”“先、后”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而且是意动用法。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古汉语中词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那么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形容也可以用作动词或名词。而且有的用作使动、有的用作意动,这就给辨别带来了困难,要辨别需要从整个句子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一类的词配合和它们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下面看看名词用作状语的几个例子:
    在文言文中普遍名词可以直接作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表示主语做某事时的态度,或表示动作的处所或方法。如:
    其一犬坐于前,犬,就是名词用作“坐”的状语。“像狗一样”。而不是狗坐在前边。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里的“箕畚”是名词,用作“运”的状语。“用箕畚”。
  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句中的“昨夜”“旦”“暮”都是时间名词,在这里都用作状语。
    谨食之,时而献焉,这句中的“时”就是名词作状语。
    这点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现代汉语一般来讲名词不能作状语。也有个别的可以作,例如“雷厉风行”等,但这些大部分是由古汉语演化而来的。应该注意。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用法。
  在古汉语中有些形容也可以用作动词,是普遍现象。例如: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中的“富贵”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富贵”。
    另外孟子有一句话是“老吾老以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的第一个“老、幼”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另形容词也可作使动用法,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就是使动用法,“使……变绿”。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中的“苦、劳、饿、空、拂乱、动忍、曾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还可以作意动用法,例如:
    渔人甚异之。这句中的“异”就是“认为”这是意动用法。
    若毒之乎。这句中的“毒”就是意动用法。“认为……痛苦”。
    和名词一样,形容词用作动词,保留了它本身的意义,又增加了与它有关的动词意义。可以使句子简洁,有修辞效果。
    形容词除了可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这在古汉语中常见。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这句中的“坚、锐”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因为“坚”是形容词,作“铠甲”的定语。组成名词性短语。“锐”也是同样情况。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这句中的“优劣”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能好的、才能差的”。
    形容词用作名词,就是说形容词在句中表示一种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的人或事物,它可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意义上相当于一个偏正短语。定语就是这个形容词,而中心词(名词或代词)并没有出现。现代汉语也有这种现象。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使句子简洁,有时为了形成对偶的句式或适应诗词句子字数的限制,但有时容易误解,这是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的。
  下面举几个例子:
    君将哀而生之乎。其中“生”就是“使之生”也就是使动用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中的“惊、鸣”就是使动用法。“使它惊、使它鸣”。
  ★4.动词的意动用法 ....这两种用法(使动、意动)很常见,高考中尤其常见。
    动词有意动用法并不多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比较多。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中的“耻”就是意动用法。可译为,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句中“以”是动词,意思是“认为”、“认为”。我以为太阳出来时离人们近,而太阳当中时离人们远。
  ★5.动词活用如名词:
    动词形容词都可以用作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这是古今相同的。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这句中的“伏”就是动词用作名词。作“伏兵”。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句中的“出、入”都是动词用作名词。“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以动词代表那种动作有关的人和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用法,这是学习时应该注意的。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这两种用法附带掌握一下即可。
    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如果把这种性质、状态看作是一种抽象事物的名词,那么形容词就用如名词了。例如:
    薄如钱唇,这句中的“薄”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这句中的“坚、锐”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这句中的“优劣”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就是说形容词在句中表示一种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的人或事物,它可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意义上相当于一个偏正短语,定语就是这个形容词,而中心词(名词或代词)没有出现。现代汉语也有这种现象,如“以次充好”,“奖勤罚懒”等。这种用法可以使句子更简洁。
  【文言实词活用的特点】 ...这四个特点要仔细体会其中蕴涵之意义。
    1.名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如处在动词的位置并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就用如动词。代词、数量词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用的较少。
    2.无论是动词还是用如动词的名词,如果主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使动用,如果主语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意动用。
    3.无论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都是以“主+谓+宾”的句式代替“主+谓+宾(兼语)+谓”的句式,使句子简洁,但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4.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理解时必须按照“使宾语怎么样”或“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格式,但对译时不必过于拘泥,只要不违背原意,翻译时可以灵活些,以使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学以致用】 ....阅读文言文,非一日之功。其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多多拜读古典名著。多看一些历史事故,多积累一些历史素材,多思考一下其中的哲学意蕴,能力自然会提高。
  1.翻译全文并解释加点的字,说说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旷论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乎?”
    平公曰:“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乎?”
  【题解】 师旷是晋平公的臣子,他是个盲人。论学,是说他对学习的看法。
  【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说苑》,作者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今江苏沛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以通达能文应选。居官三十多年,做到光禄大夫、中垒校尉。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校阅群书撰成《七略别录》(简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所写著作较多。《说苑》共二十卷。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资料,足以发人深省。
  【与本文有关的语文知识】恐已暮矣:恐,恐怕。暮,晚。
    何不炳烛乎:何,为什么。炳,点燃。炳烛,这是使动用法,“把蜡烛点燃”。
    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戏,戏弄。君,古代帝王、诸候。
    盲臣安敢戏君乎:盲,瞎眼。因师旷眼瞎,所以自称盲臣。
    如日出之阳:如,象。阳,日光。
    孰与昧行乎:孰与,一种凝固形式,主要用来比较,当“比……怎么样”讲。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进一步扩大学生们文言文阅读,提高提炼文言文主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环村居者皆猎户。可译为:村子周围居住的人都是猎户。
    刘备天下枭雄。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 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2.被动句: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 )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气 再( )而衰,三( )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 )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随园主人授( )以书。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余闻( )而愈悲。这几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林尽( )水源。
    口技人坐( )屏障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中。这几句( )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4.倒装句:
  (1)谓语提前句。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矣哉,我少年中国。
    甚矣哉,为欺也!
    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谓语提前的句子,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2)宾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且焉置土石?
    子何恃而往?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如,彼不我恩也。
    城中皆不知觉。
  (3)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  “是”等作标志。
    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马之千里者。
    于是集谢庄精技击之少年。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5)状语后置句: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屠惧,投之(以骨)。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战(于长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以上这些知识在学习古汉语时都应注意。
   倒装句的几种类型一定要记清楚,此为考试之重点。
  [通假字]
    文言文中常有在应写“甲”字时,写成了另一个形体意义不同但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乙”字,出现了这种情况,就称“乙”是“甲”的通假字,照现在的就法,就是写了别字。
    通假字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正字(或本字)与通假字无论形体、意义完全不同,只是两字声音相同。
    如,便要还家。其中“要”通“邀”。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其中“尔”通“耳”。
    二类通假字,一般称古今字,通假字与正字之间的关系与上面的情况不同。
    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其中“反”通“返”。
    为天下唱。其中“唱”通“倡”。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悦”通“说”。
    通假字是学习古汉语时常碰到的,在翻译时若遇上下文不易翻译或难以理解的字时,可以考虑是否遇上通假字了。只要掌握了规律,就不会感到文言文难学了。
   通假字在古文在很平常,要多阅读多积累。
   初中阶段通假字大集合
  [知识要点]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读”音dú,“逗”音dòu。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的表。根据通假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读音顺序排列。
  下面是初中阶段出现的通假字:
  1、罔通惘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儿》
  2、厝通措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
  3、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
  4、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
  5、衡通横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
  6、见通现 风吹草低见牛羊
  7、具通俱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8、贴通帖 对镜贴花环《木兰辞》
  9、策通册 策勋十二转《木兰辞》
  10、著同着 著我旧时衫《木兰辞》
  11、火通伙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12、诎通曲 佛印绝类弥勒……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13、简通拣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5、说通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16、要通邀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17、有通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18、属通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
  19、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20、坐通座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21、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22、邪通耶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3、食通饲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
  24、材通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
  25、祗通只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6、蕃通繁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27、唱通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
  28、阙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29、少通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30、畔通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4、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5、 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做好古汉语的今译,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今译的基础。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能准确。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这句中的“生”是使动用法,若不能理解它的用法,翻译时肯定会出问题。
    还有,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这句中的“或”是个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若译成“或者”就错了。
    还有一点,古汉语的一些词,有常见意义,也有特指意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要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意义。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中的“进”和“退”,是特指在朝做官和免官下野,但是若不能正确理解“进、退”的特指意义,那么翻译就会不正确。
  对古汉语有了正确理解之后,还要能用现代汉把它译出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不少句子是可以一个字对一个字地翻译出来。这类句子如果在翻译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词语,或变动了词序,就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但是古今汉语相比较,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是词语有所不同,词语的搭配有所不同,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碰到这些不同的地方,今译就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遇到古今汉语有所不同,不能逐字逐句地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适当的词和它对应。如,琢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这句说陈列的宝物很多,有的东西现代没有,如,瓯、檠、卮等都是古代的器物名,翻译时就不用译。
    还有,古汉语中对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委婉的说法。象,《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称自己的死是“填沟壑”,称赵太后的死是“山陵崩”,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样的等级区分,在翻译时只能用大体相应的词语来对译,把“填沟壑”译成“死去”把“山陵崩”,译成“百年之后”。还应注意的是不要随意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改成现代名称。如,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若随便改成“让他挂着刀巡逻警卫,自由出入司令部”那就错了。太过于现代化了,反而失去原文的意义。
    再有词语的搭配,古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桃花源记》中的两句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两句话并不难懂,但是翻译时却并不容易,就单个词来说,“芳”就译为“芳香”,“鲜”可以译为“新鲜”,“美”可以译为“美丽”,“缤纷”大致可以译为“繁多”。但是,问题在于,把这些词语翻译出来以后,在现代汉语中不能互相搭配。
    若碰到这种情况,翻译时就要灵活些,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调整词语的搭配关系,使它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的特点。
    一般来说,古汉语的表达要比现代汉语简略一些,因此,在译为现代汉语时,有进要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比较完整。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译作:燕子和麻雀哪能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还有古汉语中有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译为:不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个人的处境好坏而欢喜悲哀。
    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句中的情态副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词气词。例如“其”字,有时表示推测语气,有时表示祈使语气,在翻译时要把这种语气表达出来。
    例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句中的“其”就是表推测语气。保存原文的语言风格是较高的要求,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翻译古文,可以记住这个口诀:“首览全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察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力求直译。” 古文翻译,直译,意译相结合即可。
  
  --
  [学以致用]
  1.翻译下面这段文字,想想内容会给我们什么启发。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游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题解] 庄子家中贫困,去向河监侯借粮,但是结果是耐人寻味的。
  [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生平事迹不甚详。只是在《史记》中说他是宋国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作过蒙漆园吏,楚威王听说他有才能,想让他做相,他辞去不干。另外在《庄子》书中说人他家贫,也就是这篇文章中说的  “庄周家贫”,他为人旷达,妻子死了,他以盆作鼓歌而祭妻。
    《庄子》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书中大多是由寓言故事所组成。这些故事含义深刻,脍炙人口,取材广泛,设想奇持,意境开阔,描写生动传神。富有浪漫主义的独特风格。
  [与本文有关的语文知识]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故,所以。往,去。贷粟,借粮。监河侯,监河的官。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将,将要。金,这里是封地交纳的税金。金,金属货币,不是黄金。子,人称代词,你。
    有中道而呼者:中道,道路中间。
    来,子何为者邪;来,这是呼唤鲋鱼使之注意的活。子,你。何为者邪,这是为什么呀?邪,同“耶”。
    我,东海之波臣也:波臣,意思是水里的小人物。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岂有,可有。斗升之水,一点点的水。活我,使我活。活,使动用法。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且,将要。吴越,这里指的是水乡。激,震荡,推拥。西江,大概指吴越之西的大水,即长江。可乎,可以吗?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失我常与,我失去了经常作伴的(指水)。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我无所处,我没有地方安身。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还不如先到干鱼让去寻找我呢。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话没用。
  [概括提要]
    这则寓言用讲故事的形式反驳监河侯的不切实际,只说空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话说的非常轻松,但是理由却显得更加充分。讽刺了空话的无用而可笑。这则寓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庄子哲学宏伟阔大,他给我们无穷的遐思和启发,有兴趣同学请阅读《庄子-秋水》。
  [题解] 教,指的是教学,学,指的是学习。这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与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三传弟子各据所闻而撰写,由西汉戴圣纂集。也叫《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礼仪制度的重要资料。
  [与本文有关的语文常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即使。嘉,同“佳”,好的。肴,鱼肉类的荤菜。旨,味美,好吃。
    知不足:知道自已有不够之处。
    知困:困,困惑不通。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有搞不懂的地方。
    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已。
  [原文参考对译]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详见《文科爱好者》)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62次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1 名

发帖:NO. 35 名

在线:NO. 267 名

202091张李浩 发表于 2023-11-18 1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坚持回帖!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0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2024-9-14 0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收藏了,以后可能会用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18:36 , Processed in 0.337394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