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图
袁焕仙先生问南怀瑾读过《伯夷列传》没有。
南怀瑾回答说太熟了,十一二岁就能背了。
袁先生再问:你读懂了吗?
南怀瑾说:都背下来了,懂了。
袁焕仙先生的样子难看了起来。南怀瑾愣住了,认真思量后,回答说也许我没有读懂。袁焕仙并没有点拨他,而是叫南怀瑾回家好好读一百遍。
当天晚上,南怀瑾用心再读、反复思维,明白了。第二天,去告诉袁先生昨天回去读了一百遍。袁焕仙哈哈大笑,说:“不要说了,我知道你明白。”
这段故事记载在南怀瑾先生的《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一书。那么,究竟南怀瑾先生读明白了什么?他没详细说。要想知道,那就按袁焕仙先生说得去做:去读一百遍《伯夷列传》。
我就是这样做的,读了一百遍,有触动但难言触动为何;又背了一百遍,有更深的触动但仍旧难言触动为何。所以,只能勉强言之,以触动之情探究古仁人之心。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是第三子。父亲就想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叔齐。父亲去世后,小儿子叔齐不受王位,要让与长兄伯夷。伯夷认为传位叔齐是父亲的遗命,就逃走了,不受王位。叔齐也不肯即位,于是也逃走了。孤竹国人只好立第二个儿子为王。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养老,故一起前往投奔。等到了西岐,西伯已经去世,武王正准备兴兵讨伐纣王。于是,二人就在武王马前劝谏质问: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太公认为伯夷和叔齐是高义之人,就让人扶他们离开了。武王平定殷乱后,天下宗周。但是伯夷、叔齐以之为耻,不食周粟,后来饿死于首阳山。
列传的史实性内容就是这些,很简单。但是,司马迁在记述这段史实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而这些议论和抒情赋予了这篇列传以更为深刻的内涵。而这些深刻的内涵正是需要在百遍诵读中反复品味和思考的。
史记论文
首先把书读薄,就是要提炼其核心。司马迁的大段论述,充斥着大量的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主旨,可以将其称为司马迁之问:
1.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
2.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3.由此观之,(伯夷叔齐)怨邪非邪?
4.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5.(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6.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7.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8.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孔子
接着,把书读厚,探究《伯夷列传》的深意。反复设问,既是一种为伯夷叔齐而不甘的愤懑抒情,也是一种究天人之际的递进思考。许由、卞随和务光,他们的所为是高洁的吗?他们的所为和吴太伯、伯夷一样的高洁,但为什么少有文辞显名于后世呢?伯夷、叔齐及饿且死、作歌咏怀,由此来看,他们没有怨恨吗?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是,伯夷、叔齐为行高义而饿死,颜回好学却屡空早夭,难道他们不是善人吗?如果是,为什么天道会这样的施予善人呢?盗跖为害甚众,却能得善终,这是遵循了何种德运?而在当今之世呢:操行不轨者逸乐富厚,行不由径者而遇祸灾,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道吗?
在列传的最后一段,司马迁试着给出答案。但简短的言辞,是难以圆满地回答这众多疑问的。“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是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就是这样的重名重义,就是这样的轻利忘生。他们不像贪婪之人那样去追求财利,不像浮夸之士那样去追逐权力,更不像乌合之众那样单单只为苟活。但君子却痛恨“没世而名不称”。
若论与当世的关系,伯夷、叔齐不怨。“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未食周粟,已然得仁;烈士徇名,已然高洁。但是,与后世的关系呢?如“文辞不少概见”的许由之流,如坟冢也难得一见的岩穴之士,徇名而无名,难道不是可悲的吗?其行也高义、其节也凛然,此种精神若磨灭而不称,牺牲又有何意义呢?所以,伯夷叔齐能不怨吗?
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此所谓“同明相照,同类相求”。得附孔夫子的惺惺相惜,伯夷叔齐名彰行显。他们该是无怨了。但是,那些如许由、卞随、务光的岩穴之士呢?那些欲砥行立名的闾巷之人呢,他们又该怎样著名于后世呢?这又是一个疑问。
贾谊
我想用“天人之问”来概括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的种种疑问。所以,再一次把这篇文章读薄,进一步提炼出是三大疑问:
义如许由、卞随、务光,名湮灭而不称,何哉?
善如伯夷、叔齐、颜回,身饿死而早夭,何哉?
恶如盗跖者,逸乐富厚;善如伯夷者,而遇祸灾,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许由等人之作为,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利禄的丧失、以性命的牺牲,诠释着人间正道和先王精神,成为民族文明的奠基。但是,若此类者,大多名湮灭而不称,这是为什么呢?
砥行立名者、遵礼徇名者、守善行义者,为什么在现世的生活中遭遇种种祸灾呢?一定要让他们坎坷生存、悲剧离别吗?不是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吗?那天道为什么不垂怜一下他们呢?伯夷叔齐饿死、颜回早夭,古之君子大抵以悲剧收场。难道这是一种献祭吗?还是他们都不懂得何为变通,不知道灵活处世?“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果当如此吗?
翻阅《史记》列传篇,特别是汉代的将相列传,司马迁的这段论述简直是极为妥帖的概括。“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司马迁之世是如此,那么后世呢?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改变吗?
我想用简单的善与恶是难以概括沧桑历史和诠释人世百态的?意识形态者,多是教条主义者,习惯用简单的规律或标准就要横扫六合、经纬天地。这统统都是一厢情愿的固执己见。所以,在善恶之上一定还有更大的尺度来经纬世事。而这个尺度又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