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一词,让人不自觉遥想起语文试卷里诗歌考察的撞脸题目。而因意象大多也是固定的,所以考生的小本本里自然少不了芳草、松柏、草木、梅花、浮云、流水等常见意象的答题模板。可意象,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读者通过对意象的联想,体会诗人胸中的情感,意象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连接诗人与读者,以求更为准确微妙的传达信息。
世界上本来没有意象,起初,人们通过语言表达作者情感,在渐渐的沟通交流中,有人开始思考“言到底能不能达意”。“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语言的表达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思维与情感却是无限的。所以“言不尽意” 是客观存在的表达障碍。
子又想了想,难道圣人的意就不能传达了吗?于是孔子终于捕捉到了其中的规律,即除了语言之外,圣人还会“立象”以尽其意。(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所以,当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时,就有了象,这种带有联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客观事物来帮助人们理解作者的意。
起初,意与象之间并无关联。但因人们反复往其赋予一定含义,成为共识之后,象便承载了约定俗成的意,而成了意象。
例如,流水与时光本无交集,孔子感其单向流逝犹如时光,于是忽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从而被大家广泛仿用,而有了时光流逝之意。
陶渊明一生孜孜不倦不吝笔墨大肆流露对菊花的喜爱,也终于牢固了菊花在人们心中数百年来的高洁隐逸之意。
当然,意象不是固定不变的。整个意象史,亦是一个不断建立—打破—建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