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本文作者:断南飞雁
近年来关于古代中外军事方面对比的文章层出不穷,关于东西方铠甲的讨论更是十分热烈,所以今天我们也来简单的对东西方甲胄进行一下比较。这里要指出的是我只截取了西方中世纪与中国从南北朝到明朝的历史阶段,以板甲与扎甲为主要对象。
材料:
甲胄的材料无需多言,自然是钢铁。中国冶炼钢铁多用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配合在一起加热,生铁熔点较低,融化后“灌”入熟铁之中,使熟铁渗碳成钢,北朝人綦毋怀文,南朝人黄文庆都是当时有名的冶金家;之后中国人也在不断地对其改进,宋代时将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棍中,以增加接触面积,使碳均匀渗入;明代时又改进出了苏法炼钢,以生熟铁片捆扎投料并不再密封熔炉,增加了生产效率。庞大的钢铁产量使得中国有足够的钢来制甲。
灌钢法
欧洲人的钢铁冶炼就要艰难许多,仅以中世纪末期为例:“1430年,在土法吹炼炉中炼出的熟铁块重约370千克,这个重量到1470年增加到400千克,到15世纪末则达到500-600千克。这种熔炉年产量约40-50吨,约是较原始熔炉产量的3倍”--《技术史》,而且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为了冶炼金属人们不得不大量砍伐森林,这使得木材发生短缺,木炭价格上涨,这制约了钢铁的产量,直到13世纪时西欧大部分铁匠铺中都用上了煤炭。欧洲人在得到熟铁之后还要进行渗碳制钢,但钢材产量和质量均不高,不过北意大利人喜欢从东方阿拉伯人手中进口钢棒,自己再将其折叠、扭曲、反复锻打,可以得到一种相当不错的钢材,就是价格十分昂贵。
工艺:
加工工艺上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反正大家都是用锤子敲,这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不然,钢铁加工和热处理的学问十分庞杂,古代工匠在没有科学分析手段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先人的经验艰苦摸索,然而古人还是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西欧中世纪板甲
中国扎甲甲片的制作就有制扎、打扎、粗磨、穿孔、错穴、裁扎、错稜、精磨等等工序,仅以锻造甲扎而言,据《梦溪笔谈·卷十九 器用》记载:“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谓之瘊子甲”,一般黑色金属的冷加工变形量小于60%到70%时,形变量越大,强度性能越好,超过限度则脆性急剧增加,“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的形变量大体上符合这一冷加工硬化规律,在甲扎制好后还要反复髤漆再用皮带编缀。
欧洲工匠制作板甲,先是将大块的甲板锻打出穹面,再经过热处理(就是加热、保温、冷却等操作,但不同的工序、不同的时长、不同的温度就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这主要依赖于制甲匠人的经验),为了加强甲胄防护还会进行渗碳处理,在诸多部件制备好后将其组合。
结构:
扎甲的结构描述起来倒是简单,胸甲部分以上片压下片的方式编缀,而腿裙披膊等活动部分以下片压上片的方式编缀,整个甲胄由兜鍪顿项、身甲披膊、护臂吊腿等部分组成,基本覆盖全身。以宋代步人枪手甲为例,这种重型扎甲约要一千八百枚甲叶,重逾五十斤,而轻装的步人弩手甲也有约一千两百枚甲叶,四十斤重。
板甲最惹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其全面的防护,板甲大致上由护胸、护背、护胫、铁靴、护膝、护肩、上臂护甲、护手、马刺、头盔组成,作为主要部件的板甲护胸和头盔往往具有圆润光滑的弧面,以抵御武器的劈砍直刺。以意大利哥特式板甲为例,其重量基本在20公斤以下,文艺复兴时期铠甲重量增大,但也少有超过25公斤的。
那么说了这么半天,在材料、工艺、结构上都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究竟板甲与扎甲孰优孰劣呢?显然的,在材料与加工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板甲由于其结构的优越性必然能提供更优秀的防护,那么既然整体式的护甲防护强,那么我们是否有过板甲化的尝试呢?
整体化防护的努力:
明光铠
明代全铁甲
首先就是明光铠的出现,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就是在两当铠的前胸后背各加一对椭圆形的甲片,这种圆弧形的外表和光滑的表面增强了铠甲的防护。中唐之后出现了圆护,即保护腹部的圆形甲片,也就是说此时披明光铠的唐军甲士,从正面看有三块大号甲片,分别护住两胸和腹部。当然也是在中唐之后,山文甲片逐渐取代了两胸的圆护,但腹部的圆护保存了下来,不过外挂圆护保护胸部的做法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明代又流行开来,彼时被称作护心镜。头盔也从魏晋时期的拼接式头盔发展到宋代的整体式头盔,面甲也开始列装,“绍兴四年夏,韩世忠自镇江来朝,所领兵皆具装,以铜为面具。军中戏曰:‘韩太尉铜脸,张太尉铁脸’”--《鸡肋编》。到了明代出现了全铁甲,以数块整体式的甲片保护身体,“其甲片,俱要搭交半寸。每全副约重三十斤为度,太重则不宜矣--《武备要略》”,虽然全铁甲严格讲并不算板甲,不过也是在防护整体化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其实在欧洲人走向板甲的时候,其他地区的人们并没有闲着,或早或晚的都走向了整体化防护的方向,其成果有:奥斯曼的全镜甲、波斯的四镜甲、莫卧儿的千钉甲和中国的全铁甲等等,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欧洲人做的这么绝。
千钉甲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本文作者:断南飞雁
实战表现:
对于西方甲胄在实战中的表现,以百年战争中的两场战役举例最为恰当。
1346年的克雷西会战,英军以英格兰长弓手大败法兰西骑士,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法军伤亡万余人(包括一千五百多贵族骑士),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 而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英国人派出九百名徒步骑士、五千长弓手,法军则有三万名骑士、七千热那亚雇佣弩手参战。此战法军损失过万,仅大小贵族就战死了五千多,其中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皇室总管在战斗中死亡、大元帅则被俘,英军则只是损失了十几名骑士和一百多长弓手。
克雷西会战
尽管这两次会战均以法国人惨败告终,但需要指出的是:克雷西会战法国骑士主要装备的是锁子甲,英军的箭雨使得法军死伤惨重;而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英法军中的骑士普及开了板甲(此时板甲还涂漆),箭矢已经奈何不了他们了,法军的伤亡主要来自于肉搏,重装骑士在泥沼中前行艰难,疲惫不堪,英军的长弓手们则穿着轻便,灵活地使用短剑给法国人抹了脖子。英法百年战争极大的促进了板甲在欧洲的普及,残酷的战争使得有钱的骑士纷纷加强自己的装甲,战争前期装备锁子甲,后期装备板甲,到了奥尔良少女出来挽回局面的时候现在所熟知的银光闪闪的板甲形象就正式登上了战争的舞台。
阿金库尔战役
对于东方甲胄在实战中的表现,我们以宋金顺昌之战为例。宋军的对手诸如辽、西夏、金、蒙古都拥有相当数量的重甲军团,宋军对付重甲兵的经验可以说相当丰富。
1140年金军突然南下攻宋,很快占领了东京和陈州并继续南下顺昌,此时刘琦正率军北上,面对金军的攻势刘琦决定死守顺昌,以给宋军争取反应时间。整个战役大体分为两段,前期刘琦利用金军的轻敌冒进,以伏击和夜袭的方式击溃了金军前锋,后段在面对金兀术主力包围时,只进攻女真军队而不管汉军,依托野战工事重创金军重骑兵。在《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五》中描述宋军作战:“俄以数千人出南门,戒令勿喊,但以锐斧犯之。统制官赵撙、韩直身中数矢,战不肯已,士殊死斗,入其阵,刀斧乱下,敌大败”“官军以枪标去其兜牟,大斧断其臂,碎其首”,对于金军的重甲骑兵的描述是:“方大战时,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戴铁兜牟,周匝缀长檐”。
金兀术
在史料中很容易发现,宋军对付重甲兵的主要武器就是长斧,先用枪挑飞敌人的头盔再用斧头砍脑袋,或者直接用斧砍敌人未着甲的关节处,再猛砸头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长斧喜欢在斧尾处加装倒钩,敌人就算躲得了劈砍也躲不过这一勾,当然中式的铠甲也往往加装鹘尾、裈甲来抵挡这种走下三路的攻击。
宋代大斧
战略战术:
在讨论某种或比较某几种装备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使用环境和其所装备军队的战略战术,只是简单的数据对比,仿佛只要数据漂亮就赢定了,但古今中外的所有军队都只会选择最适合于自己、适合于战争的。那么在我们讨论的最后就不得不简单的谈一谈中西军队的战略战术了。
北方的蛮族灭亡了罗马帝国,摧毁了罗马人的行政税收体制,但他们自己又无法建立一套有效的体系取而代之,所以王公贵族们就将手中的土地分封出去,以免税的优惠换取封臣的效忠,层层分封下去使得欧洲大陆遍布采邑。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就是欧洲军队的主体——骑士。骑士在战争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击败对方的骑士,如果能敌人的骑兵驱逐出战场,那么敌人剩下的步兵它们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因为作为征召兵的农奴的装备实在是太低劣,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伤害不了骑士分毫。后来十字弓和英格兰长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骑士们为了加强防护就开始装备板甲。
英格兰长弓
(可以说欧洲的骑兵与步兵之间不仅仅是兵种的隔膜,更是有着阶级仇恨。例如在1788年第六次俄土战争期间,俄国的盟友奥地利派军占领罗马尼亚境内的考兰谢拜希。当时有几名步兵向骑兵讨酒喝,骑兵不给,结果步骑之间开始火并,九千余人同归于尽。)
对于中国来说,统一的帝国有着精巧的行政体系,这保障了朝廷可以收取足够的税赋来保有一支军队,而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帝国内部时不时就爆发的农民起义使得皇帝必须要有一支常备军。与西方不同中国军队的铠甲都是由官方制造,民间私造私藏甲胄都是重罪 ,而且甲胄一般都集中存放在武库中,到战时再发放,这要求甲胄易于养护。中国军队的披甲率相当可观,秦代的披甲率大致在70%以上,不过此时装备的都是皮甲;到了汉代披甲率就只有40%了,因为此时开始普及铁甲;唐代的披甲率为60%,到了明代,在北方边军诸如真保、昌、蓟、辽等军镇披甲率普遍极高,一些精锐营头可以达到一人双甲甚至更多(但南方的卫所军兵装备就要差得多)。庞大的铠甲需求使得中国必须采用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易于保养维修的甲胄,选择扎甲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网络上关于各种军事装备的不实言论着实不少,例如什么欧洲骑士的重骑枪一刺中目标就会折断,因为如果骑枪太结实的话,会因为反作用力使得骑士的胳膊脱臼(这和防弹头盔不防弹,哪怕挡住了子弹也会因为子弹的作用力把脖子扭断的谣言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严重怀疑这两个谣言是一个人编的),如果这一篇短文能够解开大家的一些疑问,增加一点对古代甲胄的了解,我不胜荣幸。
[1]杨泓. 中国古代的甲胄——下篇[J]. 考古学报, 1976(2):59-96.
[2]李星. 中世纪西欧的技术演进 板甲:铠甲退出历史前的巅峰[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1):78-85.
[3]倪世光. 西欧中世纪骑士军事装备与服役报酬[J]. 历史研究, 2008(3):183-188.
[4]陆达. 中国古代的冶铁技术[J]. 钢铁, 1966, 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