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小传:中国最顶级的散文大师,不只是鲁迅的弟弟 原创 万象历史 2019-01-16 00:03:34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东西望) 【1885年1月16日】周作人小传:中国最顶级的散文大师,不只是鲁迅的弟弟 
我叫周作人 1885年1月16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我家兄弟三个,我排行第二 
我弟弟小我3岁,叫周建人 注意不是贱人的贱 他是个生物学家 翻译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当过教育部副部长 他曾经发文《雀是害鸟无须怀疑》 于是麻雀成了“四害” 
我哥哥大我4岁,叫周树人 大家都叫他鲁迅 他太有名了,我就不多介绍了 但说实话 其实他学啥都学得不太好 是我们三兄弟里最“笨”的一个 
他们两个都挺厉害的 但其实,我比他们两个更厉害 只是世间的事情 总是说不太清楚 比如我哥 他死得早,名气反而越来越大 
我们都在百草园里长大 在三味书屋里读书 我参加了两次科举(1898年、1900年) 都不太理想 16岁,我进入江南水师学堂 就是海军军官学校啦 学校课本全都是英文 读得我头晕目眩 我在管轮班读了6年 我都以为,这辈子就离不开轮船了 
幸好,我考上了官费留学生 去了日本(1906年),和哥哥一起 在日本,我先学日语 再学希腊语、俄语、梵语 我和哥哥还用古文 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1909年) 虽然只卖出去了20套 但水平还是蛮高的 
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江浙的老乡 如蔡元培、钱玄同、许寿裳 还有章太炎老师 他们不仅仅讨论文学问题 还要搞暗杀,闹革命 因为他们都是光复会的 “光复汉族,还我山河, 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我哥哥也参加了,但我没有 
这些江浙的老乡 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 但影响更大的是一个日本女人——羽太信子 1909年(24岁),我们在东京结了婚 后来,她的亲妹妹也嫁给了我的亲弟弟 这真是两对有趣的跨国婚姻 
1911年(26岁),我带着日本媳妇回国了 在浙江当中学老师,教了4年半英文 1917年(32岁),我到北京大学文学院当教授 教欧洲文学史、近代散文、佛教文学等 我怎么就成了北大教授呢? 因为北大校长是蔡元培 是我们江浙老乡啊! 当然也不是全靠关系 我是有真才实学的 
在北大,认识了好多牛人 比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等 大家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反传统、反儒家、反文言” 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 “德先生”与“赛先生”开始震动人心 
我写了不少白话文的散文 风格平和冲淡,幽默而有哲理 很受人喜欢,风靡一时 甚至形成了一个流派,叫“言志派” 有人说我是中国散文的高峰 这恐怕是夸大了 
我还写了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 我和朋友联名发表了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19年) 《信仰自由宣言》(1922年)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1925年) …………………… 毫无疑问 我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之一 
1927年(42岁),李大钊被张作霖抓住,绞死了 我冒着生命危险 把李大钊的子女,藏在了家中 毕竟朋友一场嘛 再说,李大钊的儿子是我的学生 而且,那一天 我正好带着他一起到郊外植树 
1937年(52岁),对日全面抗战爆发 北京大学被迫撤离北平 我选择了留下,原因有两个 一我媳妇是日本人,应该是安全的 二校长蒋梦麟要我保护学校的财产 于是 我成了媒体口里臭名昭著的“留平教授” 
我没有当汉奸 没有出任日伪政权的任何职务 然而,没有人信 1939年元旦 一名陌生的客人前来拜访 突然开枪,把我击倒在地 幸好,子弹射中铜扣 我只是受了轻伤 而凶手逃走了,没有抓到 
为了保护我的日本媳妇 日军宪兵进驻了我家 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干脆破罐子破摔 我接受汪精卫政府的任命 当了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长 后来做了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还有东亚文化协会会长 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汉奸” 
1945年(60岁),日本无条件投降 我被抓到南京,以汉奸罪审判 虽然有不少朋友求情 但最终还是判了14年有期徒刑 这件事我心里早有准备 虽然蒋介石也是浙江老乡 但他和光复会有仇 我哥跟他也生死不相容 尽管我哥已经死去10年了 
1949年(64岁),局势大变 我被释放了 我没有去台湾,留在了大陆 因为傅斯年在台湾大学当了校长 这是一个公开大骂我的学生 而我还有一个学生 曾经在北大图书馆待过 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我搬回了北京八道湾的老房子 专心翻译和写作 我每月定期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取稿费200元 如此这样十几年 毕竟我有个日本老婆 还有几个孩子 开销不小 
十几年里,我翻译了很多很多书 有希腊古典文学 如《财神》、《希腊神话》、《伊索寓言》等 有日本古典文学 如《古事记》、《狂言选》、《枕草子》等 我尽我所能 大家都说质量极好 我也写了很多回忆鲁迅的文章 大家都说很有价值 
1966年(81岁),文革开始 我的稿费停了 幸好老伴已经死了(1964年) 不然又要埋怨我 我被打了 我写信给派出所请求安乐死 没有音讯 1967年5月6日 我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 
我是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我写了一些苦涩回甘的小品文 颇有味道 我的日本妻子陪伴了我一生 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翻译了一些书,还算不错 但那只是为了谋生,不提也罢 方便的话 请记住,我叫周作人 不只是“鲁迅的弟弟”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18篇作品,营员“东西望”的第43篇作品)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