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579|回复: 3
收起左侧

[综合技巧] 语文学习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对概念——输入与输出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8 名

发帖:NO. 23 名

在线:NO. 36 名

傅红雪 发表于 2019-4-20 0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语文学习中最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对概念——输入与输出 原创 水寒说语文 2019-04-19 13:19:36
老师,我阅读理解读不懂怎么办?

老师,我的作文总是不会写怎么办?

老师,我家孩子语文总是考不好怎么办?

当语文老师,经常会遇到这一类问题。提问者总是希望老师能够给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能立竿见影,但实际上终南捷径并不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务必要明白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对概念——输入与输出。

读不懂、不会写、考不好等等,都是输出的问题,是输出上遇到了阻碍,但输出中的问题,不能只在输出中找,要从源头也就是输入这一点上多去琢磨一下。

不妨先听一个笑话,从这个笑话入手,琢磨一下这对概念。

从前,有一个秀才,本身不学无术,但又喜欢吹牛,非要把自己弄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设。

终于有这么一天,有人说既然你这么有才,那请你帮我写一篇文章吧。结果麻烦来了,只见这秀才一整天躲在屋子里,唉声叹气,踱来踱去,因为他实在写不出来。

不只是他自己烦恼,连他的夫人也烦恼。看着他这个样子,忍不住怼了他一句:“你瞧瞧你,让你写一篇文章,比我生个孩子还费劲儿呢。”

“夫人有所不知,你能生孩子,那是因为肚子里头有,我写不出文章来,是因为肚子里头没有啊。”

这秀才在人设崩塌之际,终于说了一句实话。“写不出文章,是因为肚子头里没有。”这句实话也正生动地说明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所以看似是输出的问题,但问题的根源却在输入。

当然,具体到语文学习,仅仅谈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这实在是太过简单化了。值得深入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输入多少,输入什么,如何输入等,同样,输出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一个方面都谈到,只拣选其中的一个两个方面谈一谈。其他的方面我在之前的公号文章中都已多有涉及,可以参看文后相关链接文章。

从输入数量上而言,当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毕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之下,选择输入一些更高质量的东西。也就是既要有泛读,更要有精读。

对于值得精读的那些内容,尤其要在输入上下功夫。要“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穗丢一穗。否则,只是看似有输入,但这个输入是虚假的,是不牢靠的。
最经典的内容,要记在头脑中,要能随需随取,随取随用。

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记诵,乃学问之舟车。”从此地到彼地,需要交通工具。从没有学问到有学问,从学问浅到学问深,需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记诵。

现在语文学习虽然也强调对经典内容要背诵,但常常是任务驱动型的,既有极强的时间限制,又有极强的功利需求。这种背诵,因为是死记硬背,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常常不是愉悦而是烦恼。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打开,主动忘掉那些痛苦的记忆,因此看似短时间记住了很多东西,但时间一长,就全部都被格式化了,留存下来的很少。

“死记硬背”是错误的输入方式,而对经典的最好输入方式是“熟读成诵”。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仅仅有了“熟读成诵”的输入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深求玩味”的输出,要不然记诵再多的东西也没用,只是行走着的两脚书橱而已。





如何深求玩味?就是要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因为各种机缘的激发,能够把存储在头脑中的东西拿出来不断揣摩,反复咀嚼,在温故的基础上做到知新。

比如,在春雨连绵的季节里,如果你记得朱自清的名篇《春》中写春雨的片段,就可以拿出来品味一下,咀嚼一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最初读这样的文字,或者老师带着学习的时候,我们关注的焦点常常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样的比喻。这样的比喻确实精妙,像牛毛写出了春雨的细密,像花针写出了春雨在光线照耀下的闪亮,像细丝写出了春雨在微风中的轻柔。三位一体,从多个角度完成了对春雨整体特点的描绘。

但是,当我在反复揣摩这句话时,关注的焦点就是不放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个比喻上了,而是放在“可别恼”和“看”这两个看起来很不起眼,很容易被忽视的词语上了。

“可别恼”是对谁说的呢?显然,是作者心目中的读者,为什么他要说“可别恼”呢?因为“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对最寻常的事物,可能会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但如果这最寻常的事物过度了,也会让人产生厌倦之感。而“一下就是三两天”显然有点过度,一个心思细腻的读者自然会有一点厌烦之感生发出来。这时候作者一句“可别恼”,一下子戳中了读者的心理,让读者想一想,为什么“可别恼”,又接着兴味盎然地读下去了。显然,这里“可别恼”三个字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再看“看”这一个字,如果去掉可以吗?直接说“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虽然去掉一个字但却感觉少了些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呢?是读者的代入感。作者一个“看”字,就令读者仿佛眼前就显现了那样一个景致,仿佛作者正在把那景致指点给你看呢。而少了这个“看”字,这种代入感就消失了,反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共情的效果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可别恼”“看”这样的看似平平常常的词,在这样的深求玩味中,又有了新的意思,从中又发现了新的趣味。原来,写作不能只是一门心思埋头写下去,作者不能光想着自己怎么想,还要想着读者怎么想,要和心中的那个读者有互动,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才值得揣摩。

又比如,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这样两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潜”字用得很妙,是偷偷地,悄悄地,正和后面一句中的“无声”相呼应。这是简单读一读就能感受得到的。但如果把这句和朱自清写春雨的那段对比起来琢磨,会发现,原来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共同点就是都写出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点。不同点是杜甫偏重于从听觉角度来写,而朱自清偏重于从视觉角度来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杜甫写的是夜晚的春雨,而朱自清则写的是白天的春雨。

这样的深求玩味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那就是同一个事物,在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之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我们在写作时,既要关注到共性,又要写出差异,而且,还要尝试着调动不同的感官,然后才能给读者更深的感受。

以上这些思考,实际上都对写文章有莫大的帮助。这种深求玩味是一种具体的阅读实践,是任何口传心授代替不了的。

当然,这样的深求玩味,都要建立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对最经典的东西熟读成诵。那么,即使有了特定机缘的触发,也无法在头脑中随时随地地把这些内容取出来,重新搭接,重新认识,挖掘得更为深入,从而收获更多,乐趣更多。

对于输入与输出,如果要简单概括它们的关系,我的意见是“多输入,慢输出”,其实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 名

发帖:NO. 8 名

在线:NO. 36 名

狂人逸文 发表于 2024-4-11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这个论坛蛮好的,本来就想进来看看,忍不住说两句啊。O(∩_∩)O哈哈~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沙发 2024-4-11 14:16:39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4 13:51 , Processed in 0.255135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