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反复”,演绎教学的节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录评 语文报社 2019-05-05 15:28:51
板块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的观点是什么? 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师:课题就点明了观点。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点明的? 生:首先提出观点——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接着讲印第安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他们对大地的感情,希望白人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河水、空气和动物,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最后总结全文,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却属于大地。 师:说得很准确,也很清楚。这篇演讲稿除了向听众传递鲜明的观点之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西雅图酋长很舍不得这片土地。 师:仅仅是西雅图酋长吗? 生:是所有的印第安人。 师:是啊,印第安人深爱着这片土地,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眷恋。 板块二:聚焦核心问题,协同学习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不少同学提到了这个有意思的问题,请看(PPT出示)。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为什么要在文中出现三次? 师:找一找,三次分别出现在哪里,用波浪线勾出来。 师:哪位同学汇报一下? 生:第一次出现在第5自然段开头,第二次出现在第7自然段开头,第三次出现在第8自然段开头。 师:齐读这句话。 师:文中三次出现这句话,有什么目的呢?请同学们再读第4~8自然段,把你的思考批注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生读课文,思考、批注) 师:接下来,请大家进行小组交流。请看小组交流提示(PPT出示),请这位同学读出来: 1.轮流说,结合依据,把理由说清楚。 2.用心听,针对前面同学的交流,及时回应。 师:好,请各小组按照上面的提示,开始交流。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生:我认为三次出现这句话,是为了强调。 师:注意,交流的时候要有理有据,来,你再说说。 生:我认为三次出现这句话,是为了强调文章的观点。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提出了观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而且在第5~8自然段出现了三次,就是为了强调这个观点。 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就是演讲的观点,三次出现,目的就是为了强调观点。(板书:强调观点) 生:我还有不同的发现,我觉得这句话三次出现,更加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因为,这句话中的“你们一定要记住”就是在提醒那些白人,从而可以看出印第安人内心是很舍不得的,他们希望对方也能照管好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 师:很好,读出了不一样的发现。 生:我想补充一下,第5自然段最后说,“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第7自然段中,“你们要照管好它”,第 8 自然段中,“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都能看出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不舍。 生:我继续补充,课文第9和第10自然段也能看出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热爱和眷恋不舍。 生:我还要补充,我从这句话中的“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看出印第安人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有些无奈的感觉。 师:特别欣赏刚才这几位发言的同学,会倾听,能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而且能从文中找到依据,了不起。 师:三次出现这句话,还有别的目的吗? 生:我认为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 师:怎么感受到的?(生一时答不上) 师: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请女生读第5自然段,男生读第7自然段,然后齐读第8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 师:读起来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有气势。 师:文中还有一些语句,读起来也很有气势,找一找,勾画出来。 师:谁来分享一下? 生:请大家看第2自然段。 师:是你自己发现的,还是刚才和同伴交流之后补充的。 生:是我自己发现的。 师:很好。我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师:你们感受到语言的气势了吗? (生纷纷点头。)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出这种语言的气势。 师:还发现哪里读起来有气势? 生:我发现第3自然段读起来也有气势。 师:找找看,这个自然段哪个词出现得最多? 生:我们。 生: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的”。 师:很好,把这几个“我们的”用红笔标出来。 生:我还发现第6自然段第一句话,用了三个“喜爱”,读起来也有气势。 师:这种句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还有什么好处呢? 生:还能表达演讲的观点。 生:也更能表达对这片土地眷恋的情感。 师:所以,在演讲稿中经常会采用这样的句式来增强语言的气势。 师:大家再看看,这三句话跟题目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短暂思考) 生:题目和这三句话中都有“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师:这叫什么? 生:点题。 师:三次回扣题目,有什么好处?(生答不出来) 师:这句话三次出现,就像三条线一样,但最后都会回到题目,这样,文章的结构就更严谨了。(师边说边画示意图) 师:你看,看似简简单单的重复的三句话,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仔细读这篇演讲稿,你肯定还有新的发现,其实,课文第 3~10 自然段中,有两个表示人称的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找找看。 生:(齐答)我们。 师:另一个呢? 生:你们。 师:快速把文中的“你们”用红笔标出来。 (生依次找出第5自然段,第7自然段,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第10自然段中的“你们”。) 师:用这么多“你们”,目的是什么? 生:亲切一些。 生:我补充,这样就让演讲者跟听讲的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更能说服他们。 师:对,演讲稿中用“你们”这种人称,可以形成互动,更能打动听众,征服听众。 板块三: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讲稿。李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另一篇是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两篇演讲稿,看看演讲者是采用了哪些方法征服听众的? 点评 不少年轻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同样用名师的教学设计,却上不出名师的效果?”我想,这里除了学生的状态不同,更多的是名师对于教学节奏把握的不同。那如何把握与演绎教学的节奏呢?李斌老师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途径,一种方式。 1.把握文体特征,“反复”演绎教学节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到底属于什么文体?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演讲稿的典范,有人认为是散文诗(因为最早的翻译是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教法与处理的要素。对于这样的文体定义,一直也让我们的年轻教师无所适从。但其实不管到底如何定位,都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教学处理。这就要看我们要将教材,要将文本做什么样的用途,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需求来确定。 李斌老师这里将这篇文本定位为演讲稿,是因为与单元的定位有关,与他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关。既然他已经将文本定位为演讲稿,那他的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也就与演讲稿的特征紧密结合:解决“这篇演讲稿采用哪些方法征服听众的”,进行课后的延伸学习,介入《少年中国说》与《我有一个梦想》的拓展,这些都是与这个教学目标定位的。这一步,我相信年轻教师也是可以做到的。 演讲稿打动与征服听众的方式有很多,反复是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感知方式是教师直接将“反复的部分”提炼出来让学生感知,但李斌老师却采用“让学生发现,让学生提问”的方式找出最为明显的“反复之处”,继而与学生一起来体会这样的妙处。在体会的过程中,也始终让学生去发现并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学习‘反复’”的过程,也是将明晰的“反复”感知出来。然后,他在教学中换角度——“哪个词出现得最多”,用具象的方式让学生继续寻找,感知到这篇文本中无处不“反复”的特点。 2.提示方法,反复练习中演绎教学节奏。 新型的语文课堂,到底是凸显工具性,还是着重人文性?也是我们争论了多年的话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教学一直以来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也有着争议。二者其实是统一的,李斌老师的教学就让我们看到了统一。 李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记提醒学生注意讨论的方法,他在教学一开始如此提醒: 1.轮流说,结合依据,把理由说清楚。 2.用心听,针对前面同学的交流,及时回应。到了学生讨论交流时,他又不忘记这样提醒: 师:特别欣赏刚才这几位发言的同学,会倾听,能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而且能从文中找到依据,了不起。 还有这样的追问: 师:是你自己发现的,还是刚才和同伴交流之后补充的。 不断的提示方法,强化训练,这样的方式方法,也是在“反复练习”中不断的出现。 年轻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将学生放开叙说后,往往会跟着学生言说的节奏延展开去,这样上课的方式确实会使课堂活跃,热闹非凡,但往往课堂也会出现“放开了,收不回来”的窘境。李斌老师则在每个节点不断反复他要渗透的方法,也没有刻意去强调方法,却在不经意的追问中,利用这种“反复”的教学技巧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思考。方法的“反复”,让课堂静下来,这就是教学节奏的另一种把握。 一节课是否有意义,是不是有效果,往往不是看学生是否活跃,而是看学生是否有进行深度的思考,有所获得。如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冷场情况。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冷场的出现,会使得公开课教学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但这样的冷场,恰恰是教师给予指导的教学契机,是学生提高的机会。面对这样的场景,需要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度过这样的阶段,得到提高。李斌老师的这节课,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但在他提供的学习支架的支援下,学生得到了提高。 例1: 师:三次出现这句话,还有别的目的吗? 生:我认为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 师:(板书:增强语势)怎么感受到的? (生一时答不上。) 师: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请女生读第5自然段,男生读第7自然段,最后齐读第8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 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李斌老师给予了“读”的学习支架支援,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我想下次学生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一定就会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克服这样的问题。 例2: 师:三次回扣题目,有什么好处? (生答不出来。) 师:这句话三次出现,就像三条线一样,但最后都会回到题目,这样,文章的结构就更严谨了。(师边说边画示意图) 在这里对于学生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需要认知,需要学习。李斌老师采用“讲解、画示意图”的方式提供学习支架支援,学生就了解了文本的结构。 其实,从整个教学角度而言,李斌老师抓住“反复”,多个角度“反复”的训练与体验,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这节课,反复中见反复,反反复复,始终围绕确定的教学点体验、提问、感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细析起来,更能为年轻教师上课把握教学节奏提供良好的佐证。 (1.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学校;2.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小学)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