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题意 扣紧主题
——初中学生作文扣题方法谈
主题阐释:从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来看,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可见扣题在文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扣题包括四个维度,即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其实,这四个维度就决定了文章的高下优劣。因此,作文中“扣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扣题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小标题扣题法在文章运用小标题形式将文章分成许多短章,这些小标题常常紧扣文章主标题,作为文章的各个章节的内容提示,就像众星捧月一样,昭示着文章的主题。因此,用好小标题,会使得文章不仅条理,给人以层次感,而且主题鲜明,给读者以十分醒目的感觉。
经典扣题
如:语文《邓稼先》(杨振宁)一课,作者采用了六个小标题形式来加以扣题。小标题分别是:
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2、“两弹”元勋
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4、民族感情?友情?
5、“我不能走”
6、永恒的骄傲
工作中的邓稼先
解说:文章选用六个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学概括邓稼先的人生成长历程。6个小标题,如一串闪光的珍珠宝石,串缀起邓稼先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十分醒目,而又中心突出。小标题或用对比,对照鲜明,优劣得显;或引将军的赞扬,高度概括,画龙点睛;或用设问,启人心智,引人入胜;或引主人公朴实的语言,展示他美丽光华的灵魂;最后用“永恒的骄傲”收束,总结全文。如果我们把总题目和最后一个小标题连起来,就成了“邓稼先——永恒的骄傲”。这样就把文章的主题给凸显出来了。
学生原例
亲近故土
1、阳光
……
2、大山
……
3、流水
……
4、古槐
……
评析:以上文章的小标题,都是紧扣主标题而写。不论是阳光、大山,还是流水、古槐,都是“故土”的代表,因此,以这些景物作为小标题,扣题很紧。
二、题记扣题法所谓题记,是指写在书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因此,一篇文章有了题记就更容易使总领全文,暗示主旨,或交待背景,或线索,或连接话题等等。题记简洁含蓄,句子短小,语言精美,能让人过目不忘的,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1、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2、阐发话题,巧揭题旨3、诠释题目总领全文 4、引用文句,彰显底蕴
经典扣题
1.《生命的出口》 (林清玄)
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知道呢? ——题记
2.《啊,老三届》(肖复兴)
每个人都是一本打开的书,向人们敞开着平凡却意味无穷的故事。 ――题记
3.《冬日看海人》(刘心武)
人,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著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题记
解说:以上三个例子都是文章开头的“题记”,它们都对文章的题目做了阐释,是典型的“题记扣题”。例1中的题记正是对生命出口的很好解释;例2.中的题记,点明作者对往事的回味,把老三届作为一种平凡却意味无穷的故事,紧扣题目。例3中的题记运用哲理的语句,人们“敬业精神”能使人闪烁美丽的灵光,点明题旨。
学生原例
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祈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人生,将它们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点缀。——题记
——《微笑的力量》
评析:上面这个“题记”,紧扣文章标题,点明了微笑的价值和意义,指出微笑成为生命中一部分。
三、首段扣题法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的第一段(有时一句话作为一个段落),往往点明文章要写的内容,甚至在第一个段落中就出现与标题一致的字眼,让读者一读便知文章所写内容,或者所反映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首段扣题。如果首段未能点题,就会使读者觉得该段多余或者偏题,文章也就不能成为好文章了。请看下面三篇文章的开头:
1.《菊有黄花》(丁立梅)
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2.《留点东西别看透》陈鲁民
世上有些东西,最好别看透,留几分神秘,留一点朦胧,留一丝悬念,可能会更有意思些。
3.《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解说:上面三篇文章的开头,都是首段点题的典范。例1和例3都是一句话17个字点题,可谓直截了当,一言中的。例1首句中的“秋雨”“菊花”二词紧扣题目,引起下文;例3首句中的“窗前”一词,正是题目中所要写的事物,故直接进入所要写的话题。例2首段对“别看透”做了一点诠释,点破标题,为下文写作做了张本。
学生原例
1.《梦里槐花香》开头:“春天悄悄的来临了,槐花树开出了洁白的槐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在着淡淡的槐花香味中,依稀是奶奶蹒跚的影子。”
2.《石榴树的回忆》开头:“我家门前有一颗石榴树,每逢秋天到来,树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石榴,像一个个闪烁的红灯笼,那一个个灯笼串连起我和奶奶的回忆。”
评析:上面两篇学生文章的开头都紧扣题目点题。例1首段“依稀”和“槐花”二词与标题相辉映;例2首段中的“石榴树”与“回忆”词语的出现,点破了题目。
四、重复扣题法在行文过程中,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字面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反复来扣题,以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的扣题方法便是重复扣题法。
经典扣题
“我看见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
解说:文章对父亲的背影采取内容基本一致的形式进行描述,第一次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感动,第二次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这样两次重复,紧扣“背影”,凸显了主题。
学生原例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要感谢上帝把我安排到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中。……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要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着美好的世界。
——《感恩的心》
评析:文章四个段落都重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一句,而这一句的前半句又和标题相吻合,每个段落所写内容都又是从“感恩”角度写起:感谢父母、家庭、老师同学、美好的世界。这不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紧扣标题,有着极强的层次感。
五、结尾扣题法在文章的结尾重复第一段或标题相应的词语,以达到首尾呼应,前后照应,达到扣题之目的,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这就是结尾扣题法。
经典扣题
吴冠中的《桥之美》结尾:
“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解说:以上结尾一段紧扣文章题目,写了“大桥、小桥,各有其美。”并引申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将“桥之美”联系到生活中内容,突出了主题,达到了突出标题之目的。
学生原例
《千年的雨》结尾:
“千年的雨,用它独特的声音,告诉我中华儿女的精神,告诉我中华儿女的奉献,告诉我中华儿女的大爱无边!”
评析:选段用“千年的雨”照应开头,将它引申到一种民族精神,既紧扣主题,又给人以思索,达到了画龙点睛之目的。
学生作品做一棵树,真好
风轻轻地吹,摇动我的身躯,睁开我迷朦的双眼,耀眼的太阳挂在我的头上。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这片土地上,我努力地汲取属于我的养分与能量。接受着太阳的恩惠。然后再理所当然地释放出氧气。
做一棵树,真好!我高大而幽雅,在足够的空间里尽情地生长,在这紧邻都市的郊外我独自开满蒲扇形的粉花,长出墨绿色的叶子,孤芳自赏。云与我为伴,风随我起舞。
做一棵树,真好!我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完成长辈留下来的使命。我教育我的子孙后代,教育它们为树之理:扎紧自己的根,开好自己的花。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淡泊,风轻轻地吹是世上最好的催眠曲。
做一棵树真好!因为有了根的寄托,我才没有陷入尘世;因为有了枝的束缚,我才没能承担苦楚;因为有了叶的遮挡,我才不会看到森林之外的喧嚣。我的周围只有自然,静静欣赏这优美的景色,聆听风的赞歌,感受自然界独有的风光。
做一棵树真好!有人说:树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我知道,那是他们的浅薄无知!树是沉默的,它不向人倾诉自己,只是聆听别人的诉说;树是平静的,它不冲动不任性,将一切装进自己宽广的胸襟;树是有灵气的,感悟四季,造福人类。
我是一棵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
赏析:文章以“做一棵树,真好”为题,采用重复扣题的方式,连续四次引用标题,写出了树的多重优点:高大而幽雅、平静而淡泊、淡薄而超俗、沉默而有灵。主题突出,思想深刻。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形象生动,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结尾呼应主题,扣紧标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