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子为例谈现代诗歌解读方法原创2022-02-23 19:30·程涵悦
作者:程涵悦 读诗的入门步骤如下: 首先是尝试概括诗歌的内容,可以分小节概括,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与思想 其次是分析其中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再结合语境,就能够以意象为原点分析出这一句中作者表达的具体情思 第三是再看看作者是否运用了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兴等,这些手法是为了凸显对象何种特点,展现何种情思,在结构上又有何作用。 最后,还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自己解读原文的成果相对照,加深理解
如果有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我的论文
以“文本细读”为核心,以“创作语境”为依托 ——以海子诗歌专题为例谈现代诗教学 现代诗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现代诗的艺术和思想价值逐渐为语文教育界认识和肯定。除了教材以外,为中学生编写开发的现代诗读本和校本课程不断涌现。 一方面,现代诗以其意蕴深厚的语言形式和兼容并包的思想主题记录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思考求索,展现了汉语的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现代诗尚未完成经典化,研究与评论也尚未完全成熟,其自身又显现出陌生性和多义性,因此现代诗仍然被许多语文教育者误读、漠视甚至忽视,解读诗歌并设计契合诗歌特点的课程就成为极为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在目前的现代诗教学研究中,高校学者关注的是借鉴西方“文本细读”的理论对于诗歌进行分析以及“文本细读”之外的诗歌解读路径,而中学的语文教育者则更关注如何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理解诗歌但欠缺文本内部分析的方法和实践。 高校学者关注着眼诗歌内部研究的“文本细读”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在此基础上也强调不可忽视外部背景对于解读的重要性。罗振亚在《新诗解读说略》指出读诗应该回归时代语境,并关注诗歌的意象和突破常规的语言以及诗歌的诗情哲思。吴思敬则在新诗教学的访谈中提到应从诗歌的表层意思进入其象征层面的含义,要结合诗人的生平、个性和生活环境并分析其使用的创作方法和修辞手段。孙晓娅则在《教师的主体性与细读式鉴赏性新诗教学》一文中提到了应当兼顾诗歌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细读,并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标题到词句对其意旨进行了独到解读。张德明在《中国新诗鉴赏与诠释中的细读问题》中以吴晓东解读穆旦的《裂纹》为例,从意象和象征等角度阐释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李翠瑛《细读之可能——论新诗中细读批评之途径、方法与呈现》一文中提出应借鉴前人观点以诗的本体为研究中心,以意象和语言为切入口,细读其中的意象和内在逻辑。 而中学语文教育者也通过实践提出了诸如朗读、拟标题、提问、仿写、关注词句意象等诗歌教学方法,也有人提出要关注陌生化的语言、意象和韵律。但总体而言,中学语文教育者未建立起较为成熟、科学的诗歌解读范式,教学方面也相对感性和随意。 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海子诗歌为例介绍“文本细读”与“创作语境”相结合的现代诗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经验,意在以现代诗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尝试建立适合高中教学的诗歌解读与教学路径,推动诗歌教学的成熟。 海子诗歌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程导入 “文本细读”为来源于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方法,强调以文本为中心,以作品本身为依据挖掘发掘作者的意图,并且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同时关注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 “文本细读”因其对文本本身的深入关注为学者和读者广泛应用,但其对于作品的外部背景的断然摒弃也遭到了不少质疑。国内学者在诗歌研究过程中,也将针对文本内部的“文本细读”与文本外部关键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因此笔者在设计海子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以诗歌内部的“文本细读”为核心,关注字句意象的内涵并在其间建立关联确定诗歌的思想情感,再结合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对于内容的作用更进一步分析诗歌的内涵,至此,学生通过自主的解读可以对于诗歌的意旨有较为明晰而深入的认知。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他人的解读、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潮、作者思想和文化风格的探究进一步深化、明确、辨析自己已有的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认为对于作品的解读必然是建立在时代和个人创作的语境之中的,对于“创作语境”的理解对于“文本细读”的渗透为解读提供文化、思想和诗艺的坐标。但是要明确的是,对于作品本身价值和独特内涵的尊重应被置于解读的首要地位,不应该因为创作语境而漠视或混淆作品本身的意义。
因此,笔者在设计海子诗歌专题教学的课程目标时,一方面关注诗歌主题思想的解读和艺术手法,另一方面也试图培养学生的文学史眼光,梳理当代诗歌的脉络和海子身处的文化语境,还将涉及对于海子笔下若干中国意象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海子自己的创作思想。 在海子诗歌主题的导入课程中,笔者也兼顾了“文本细读”和“创作语境”两个方面的引导。 对于海子的生平,学生最为熟悉也最为关注的是他的自杀。海子的死亡一方面蕴含了他激昂的文学追求和深沉的生命表达,另一方面又成为了时代思潮更迭的悲壮符号。因此,九十年代以来有不少人撰文高歌海子的死亡赋予其崇高的意义,其后“诗人之死”甚至成为一个话题。比如吴晓东就写过《诗人之死》,至今仍然常常被海子研究者引用甚至被附于一些海子选本之后。另一方面以北大章启群为代表的学人这一舆论导向提出激烈的批判,他的《诗人自杀究竟有什么意义》一文指出自杀不应该被盲目鼓吹,诗人除了“死亡”应该有更重要的使命。笔者在课程一开始就将吴晓东和章启群的文章提供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引导他们理解海子的诗歌理想和生命追求,并且感受上世纪末的理想主义语境,同时引导他们反思“诗人究竟何为”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此外,笔者还推荐了燎原撰写的《海子评传》,这本具有一定诗学水准的作品将会引领学生进入海子的生命世界和话语体系。 除了创作语境,笔者还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了诗歌的解读。笔者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从诗歌中理想生活的描摹入手,逐步转而关注其中字词诸如“我只愿”中透露的微妙情感,并与前后文的其他语句相关联,进而感知海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生命处境。无可避免地,学生将这首诗与海子的自杀联系起来,笔者适时地提醒他们应该更注重从文本本身出发理解诗歌。 由此,笔者为学生的诗歌学习确立了基本的方向,要在对于创作语境了解的基础上解读诗歌,但是对于文本内部的自主细读应该被置于解读的首要位置。 内外互证:海子诗歌主题的探索 学生在欣赏、理解并评论一首现代诗时,常常会说“读不懂”。“读不懂”什么呢?为什么“读不懂”?笔者认为是学生尚未具备读诗的语感和思维,同时对于诗人的话语体系和创作思想过于陌生,因此与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产生了隔阂。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还原作者创作语境的基础上通过对于词句的细读进入诗歌语言并触及其思想内核。 笔者选取海子早期的长诗《传说》为例介绍主题探索的过程。《传说》有多个篇章,并非海子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但是其中已经具备了较为纯熟的诗歌语言,阅读这首诗可以窥见海子丰饶渺远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了解他始终在思考的一些文化命题的雏形。 1. 以审美思维进入诗歌语言。诗歌的语言并不直白,这确实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是如果解除常规语言解读的思维定势,而愿意以艺术的眼光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体味诗歌的深意,就能消除诗歌语言的壁垒并且发现诗歌中的充沛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以及诗歌语言本身的精微与奥妙。 在《传说》中第一章“老人们”中,海子表现了与土地依存并抗争的生命在自然中归于死亡并成为历史。 海子对土地的情感热烈、深沉而又复杂,他将土地视为生与死的归宿,也视为历史的承载物和灵魂的寄托处,因此在“老人们”中有这样一段: “村庄啊,我悲欢离合的小河 现在我要睡了,睡了 把你们的墓地和膝盖给我 那些喂养我的粘土 在我的脸上开满了花朵” 通过“把你们的墓地和膝盖给我”可以感受到海子心目中对于土地的深情,并且将其作为生命的归依之所。“在我的脸上开满了花朵”则消弭了死亡的压抑沉重,而是表现出与土地相依的人们在土地中寻找到最终归宿的安宁与欣慰。 又比如这一段: “向你告别 到一个背风的地方 去和沉默者交谈 请你把手伸进我的眼睛里 摸出青铜和小麦 兵马俑说出很久以前的密语” 在这首诗中,老人的生死象征的是农耕民族生命更替的过程,“老人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不但洞悉史书上关于“青铜”的历史,更以自己的肉身刻画着最质朴最真实的关于“小麦”的历史。 因此,以创作语境为基础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语言世界体味诗歌深意。 2. 读解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意象”是诗歌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对于意象的理解不应该止步于意象本身的意蕴,还应该将其置于作者的创作构架中审视其宏阔的文化内涵,方能通过意象把握诗歌的精神。 在《传说》的第二篇章“民间歌谣”中,海子围绕“民间歌谣”这一核心意象进行阐释。“民间歌谣”记录了真实而刻骨的苦难和日常并将其改写为看成神圣与伟大的历史,海子也意图创作新的意义上的自觉的“民间歌谣”,并由此初显了为人类记录历史传承精神的诗歌野心。 “秦腔啊,你是唯一一只哺育我的乳头 秦腔啊是我的血缘 哭 哭从来都是直接的 只只唢呐 在雪地上久别未归 被当成紫红的果实 在牛车与亲人中 悄悄传进城里” 以上的这一段表达的是秦腔为代表的民间歌谣与民族历史和万千生命的紧密关联。
“我是千根火脉 我是一堆陶工 梦见黑杯、牧草、庙宇 梦见红酋和精角的公牛
千年万年 是我为你们无休止地梦见
黄水 破门而入” “我为你们梦见”则表现了海子想要成为自觉的“民间歌谣”的书写者,成为记录者传承者,成为想象力、智慧和民族记忆的泉源。 对于诗人和文化语境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扩展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而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意和野心。 3. 纵观全诗把握文化命题。诗歌的内部结构是相互关联的,诗歌的意义也是流动、共生的,因此要统领全诗来把握诗歌的意旨。海子的诗歌尤其如此,他的诗歌内部往往蕴含这矛盾、转折、回归、消解,或者他试图把握宏大的命题,因此需要学生有全局的观念。 在《传说》的“沉思的中国门”中,海子对于从苦难中生长出来的中华文明、智慧、历史进行了怀想和思索。他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回溯并建构中华文明并且使其成为国人的精神故乡。这一篇章表达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特质和意义的深刻见解。 诗中从“因此我陷入更深的东方”到“庄稼比汉唐陷入更深的沉思”,再到“忏悔/出其不意地惊醒众人/也埋葬了众人”,又到“中国人的沉思是另一扇门”,最后归于“凝视为什么永恒”。全诗将壮阔的中国文明史深情道来,从生存到宗教,从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到永恒的思考与智慧,海子将自己对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洞见一一阐释,展现了他宏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形式即内容:海子诗歌艺术手法的启示 诗歌的艺术手法不但是诗歌的形式特征,而且是进入诗歌内部和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1. 寓于形式中的深意。以《春天,十个海子》为例,在这首诗中,海子内心中充满了对于世俗幸福和理想希望的渴望,但是他仍然难以对抗内心深沉的孤独,并且固守着执着的思考和苍凉的命运。他对于自己的精神原乡——土地有着深沉的情感,既对乡村关于食物和繁殖的历史充满感慨,又对于其轮回的宿命和未卜的未来感到迷茫,因此陷入到深沉的绝望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海子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有对于轻盈的、温暖的幸福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他的灵魂与土地苦难的命运深深捆绑在一起,无法摆脱无望的求索,因此陷入到痛苦之中。这首诗体现了海子作为一个将创作与民族命运紧紧关联在一起的伟大诗人的情怀,也体现了他对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深沉追问。 在这首诗中,有“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疑问句,有“光明的景色”和“野蛮悲伤的海子”的对比,有“复活”这样的用词,有“十个海子”这样的象征,还有不断出现的“春天”造成的重复。这些手法都不断强化着海子内心的矛盾、痛苦以及求索无果的绝望。 2. 象征的阐释。以《黑夜的献诗》为例,作者对于饥饿和荒凉的历史进行追问,通过回溯历史无法满足他对于永恒的思考,他精神上感到极度的孤独。同时作者对于民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一方面为富足的生存而感到庆幸,但是另一方面又洞见到这其中蕴藏了死亡和空虚,因此感到迷茫和痛苦。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以农业为生的民族的困顿坎坷的命运的深刻揭示,体现了作者对于故乡和民族深沉的情感,为之喜悦亦为之慨叹,对其终极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另一方面,作者意欲追求的永恒和思考的终极问题在故乡的土地上难以得到的答案,因此陷入了痛苦和茫然之中。这首诗体现了海子对于民族的深切关注,也体现了他根植土地而又超越土地的精神求索以及这种求索没有得到答案的迷茫。 在这首诗中,海子多处运用了象征,比如“黑夜的女儿”象征的是关于苦难历史的真谛,“黑夜”则象征了饥饿和荒凉,“阎王的眼睛”象征了进食与死亡交替的历史,“鸟群”则象征了弥漫在生活中的死亡。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呈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同时使得诗歌的悲怆意味和深刻主题得到深化。 小结 本文记录了笔者将文本细读和创作语境相结合教授海子诗歌专题的探索和思考。无论是主题还是艺术手法,笔者都引导学生在了解创作语境的基础上进行解读,以获得更为丰富、准确的理解,但是同时又始终将文本本身的细读置于首位。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