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如初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瞎眼可见的痛苦 河马文化工作室 2019-06-12 10:00:0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前言: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州太守时所建,又称北楼、谢公楼。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校书省校书郎李云所作。
李白是一个“谪仙人”,所以他的情思是常人很难去理解读懂的。这首诗最有韵味的两点是:明明是登楼送别诗,为什么全篇看上去全是个人心情的发泄,既不写楼,也无道别呢?另一点就是最令人欣赏吟诵的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含义何在。
首先我们还是先看看有着复沓之感的、和韵优美的“昨日之日”、“今日之日”两句。
离开“我”的人,不管是主观意愿上就想离开的人,还是因为现实所迫、不得不分离告别的人(如眼前的好友李云),他们都是“我”在逝去的昨日尝试挽留的,但是都没能留下。他们离去之后,只剩下孤独失落的“我”。扰乱“我”心绪的人,不管是主观意愿上就干扰牵绊“我”的人,还是被逼无奈、命运使然困扰影响“我”的人,他们都是令我烦忧苦闷的。“我”是想极力避开或是避免这样的人、这样事件。“弃我去者”和“乱我心者”,都是令“我”感到痛苦忧愁的。这里的“昨日”和“今日”意指着无数个已经过去的“昨日”和无数个接踵而来的“今日”。那么这就意味着,李白的心情状态时时刻刻、一直以来都是忧虑的。李白上来写的这两句,既表达了自己痛苦、忧愤的精神状态,也点出了友人的离去带来了烦闷。
试想,当在朋友离别之际,李白像倒苦水一样倾诉内心中的痛苦,他二人的关系能是泛泛之交吗?他毫无顾忌地表露自己的精神状态,难道不也是因为挚友的离去后便无知己而触发的吗?他向离去的朋友诉苦,不正是对友人的留恋不舍吗?这便是这首送别诗的一个特点。看似在写自己的忧愁烦闷,实则正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对深厚友谊关系的依赖。
“长风万里送秋雁”,展现了一幅登楼望远得来的壮阔明朗的画面,这就有了高楼酣饮饯行的豪情,对接下来的抒情有了铺垫。
由宣州谢朓楼李白联想到了“蓬莱文章建安风骨”,想到了“小谢”谢朓的清新秀发。他将自己和好友李云同那些 前贤古人作比,表露二人的性情志趣。所以才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直接点出了他二人的意兴,说彼此都是豪情万丈、壮志雄心、想要成就一番登天揽月事业的好男儿。这就凸显了二人的友谊感情,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灵魂相似的密友。
但是豪吟百首、凭吊千古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友人的离去,让李白再次感到“昨日之日”、“今日之日”的烦恼忧愁。借酒浇愁愁更愁,就好比“抽刀断水”水依旧流淌那样,是无济于事的、无限循环的痛苦。 于是李白写出了照应开篇前两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心中有着无法消除的痛苦,他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他知道靠酒无法治愈,唯有依靠知己朋友的安慰陪伴。但是仅有的挚友也要离自己而去,恐怕李白是绝望地叹道“这该怎么办呢”?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处处不遂愿,个个求不得,那就散发弄舟,逃避现实不问世事吧,也许颓废堕落也是一种解脱。
当然,这里面有着消极的甚至是阴暗的情绪,我们不可取,但要理解李白他自己是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李白得有多痛苦啊!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