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教育。日本,作为东亚发展较早、成就较高的国家,其从提倡“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的教育历程,非常值得分析借鉴。
“宽松”与“去宽松”始末
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生娃也是熬夜能手。每天晚上,家长们都会准备好各种营养液、维生素补充剂,在孩子熬夜时一瓶瓶灌下去。家长间流传着“四当五落”的说法,意思是每天学4个小时才能考上大学,睡5个小时就会名落孙山。
同一时期,社会上也把“校园欺凌”、“拒绝上学”等问题归结为沉重的教育压力。
在这种氛围下,1972年日本教师工会提议建设“宽松的学校”;1977年,文部省以“宽松和充实”为口号修订了学习指导要领。其重要表现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总课时由1085减少到1015节。
到1998年,更是彻底实施“一周5日制”,大量削减小学和初中课时,甚至减少了30%的学习内容。
于此同时,课外补习事业大幅增长,家长们对“学力下降”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2006年,日本发生了所谓“PISA震惊”事件。指的是日本学生在PISA测试中,考试成绩排名不断下滑,2003年,日本学生的数学、科学、阅读排名分别从第 1、第 2、第 8下降到第 6、第 2、第 14,在2006年又下降到了第 10、第 6、第 15。
这一事件被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特别是对“日本学力世界第一梯队”这一民族自豪产生了严重冲击。
2006年、2008年,日本文部省不断对“学习指导要领”展开修正:选修课被废止,教科书变厚,课时数增加,小学增加了278个课时,初中增加了205个课时。
2009年开始,PISA成绩确实有所提升,媒体纷纷提倡“去宽松教育”,认为是学力提升的效果。
“宽松教育”的真相
2005年,日本学者山内干史讲“宽松教育”的相关争论划分为4种类型。
类型一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一百个学生当中只要有一个学生能成才即可,这些精英会牵引国家向前发展;对于其他人,只要培养他们正值的精神就可以了。现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是教育过剩,所以不要强迫那些不适合学习的学生去学习,将学校资源、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与优秀的学生,会获得更高的教育收益。
类型二
学生的学力对国家竞争力和社会活动至关重要。一方面,“宽松教育”削减了学习内容,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系统的知识,学力必然下降;另一方面,“宽松教育”增加了学术课外的学习时间,这无形中扩大了家庭和阶层对学生学力的影响。这对日本参与国际竞争是不利的。
类型三
“宽松教育”的理念和方向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教育本就不该完全托付给学校,课后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沟通也是必要的,学力最终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于终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至关重要。
类型四
“宽松教育”政策指导下,富裕阶层的孩子会童年各国上私立学校或者补习班将学习指导要领中削减的部分补上,课后也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而中下层的孩子没有这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他们的学习权在无形之中就受到了侵害,造成了阶级差距。
不充裕的社会
好的教育,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概况“因材施教”。
“宽松教育”也好,“去宽松教育”也好,都是在政策上一个框子为千万学生制定标准。它们都不算是“好教育”,必须在家庭、社会机构那里得到补充。
但从现实的角度上,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这个能力。
教育不光是知识范畴内的“学习活动”,也涉及到牵一发动全身的社会资源分配问题。减少阶层间的教育差距,需要在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中切出很大一块蛋糕。
问题的解决,依赖的是资源,而非单纯的教育观念的视角。
日本70年代的激烈考试竞争,随着新世纪的“少子化”而大大缓解,很多私立高校因为学生少而被迫撤销。从另一个角度说,考试竞争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社会普遍生活状况的改善,让考试竞争中的“落后者”也拥有了可以接受的生活。
伴随着新技术的冲击,人才更难以被定义。在所谓的领先国家,欧盟、美国的研究型人才各自都不过一百三十余万,他们都算是所谓的“好学生”那一类。
而更多的人要参与到未来的生产活动中,需要的技能、知识、观念,都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寻找出路,每个家庭都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培养一个“好学生”;
培养一个未被定义的“好学生”;
其中,后者需要家庭在“因材施教”上作出更多的洞察和资源上的补充。
难啊!
来源:
王丽燕 王建萍 《基于“宽松教育”的日本基础教育改革及其思考》
吴伟 赵健 《日本“宽松教育”:历史脉络与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