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了,以前在网课上上过的课文应该怎么上呢?
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如果以文体为主题编排的单元,咱们可以在单元内进行比较。比如这一单元全是游记,咱们就可以比一比这一单元四篇游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但是语文书里有些单元是以主题为中心来编排的。面对这种情况,复课以后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呢?
笔者以为,这就要打乱目前的这种单元编排顺序,将在写法上或文体上有关联的相关文本进行重新组合。这样既能复习好网课上过的旧课,又能使学生在新的文本整合中,对相关文本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新的收获。
古文一般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果在重新组合文本的过程中,笔者建议以古文为纲,统筹整合,重新编排课文内容。
比如八年级下册前三单元。第一单元,以民俗为主题;第二单元是事理说明文。第三单元是四篇古文,分别是《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和《诗经二首》。
复学第一课,我准备以古文为纲,带动其它文本内容的学习。在这节课,我准备整合《诗经二首》和《回延安》。同时复习课外附录的两首古诗《式微》和《子衿》。给这个整合,我初步的命名为“诗经源流”。
研读课后习题,可以发现《诗经二首》的学习重点在“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上。学比兴手法可以把《诗经二首》与《回延安》中的相关诗句结合起来,学重章叠句则可以把《诗经二首》和课后附录的《式微》《子衿》整合起来。这两个核心知识点在整合中就得到了巩固和强化。
比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写法总是与内容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学习有关诗歌的过程中,重点将体会比兴手法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样,学习重章叠句也一样,看看重章叠句对于诗歌抒情性有什么好处。
最后再引入《木兰诗》和《长江之歌》,感受《诗经》中的写法对中国民歌的影响。让学生感受这两首诗中的重章叠句及其作用。这一主题就叫“诗经源流”。
当然,在几篇文章求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求异。探讨一下,它们在写法上有何不同之处,进一步展现文章的个性和不同特色。
如,同是写追求,《关雎》与《蒹葭》有何不同?同用了疑问,《式微》与《子衿》有何区别?
这个教学设想看起来很是“高大上”,进行了文本整合,突出了教学重点。
但是,后来我还是调整了这个教学设想。理由也很简单,它与现在的语文考试不相干,关联度太低。
《回延安》《诗经》,如果放在语文考试中怎么考?第一,是默写,不能有错别字。第二,是简单的赏析。所谓简单的赏析,就是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绝对考不到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这两者对于表现情感有何作用?
于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做了调整,以学生手头中现有的练习册为基础,让学生先进行基础训练。比如说,默写,给相关字词注音,甚至于翻译一些诗句,填写相关文学常识……没办法,这是考试要考的,谁都要适应。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开始对学生进行几篇文章整合的小群文阅读。其实,在教学中,把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夯实基础,应付考试上。
这些年也听一些专家的经验,语文老师贵在读出自己的东西,对文本有自己的思考。这几年在课堂上也尝试着做,尝试着常读常新,常教常新。结果发现课上学生确实喜欢听,热热闹闹,高高兴兴,气氛活跃,挺好的,但是一考试,往往基础不够扎实,总与别人相差三五斗。
相反,我常看到一些语文老师,上课沉闷,就是听写,默写,检查,背诵,但是人家一考试,分数常常不错。
所以,今年在教学中准备调整思路。一方面要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一方面还要上为考试准备的语文课。只有做好这两手准备,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
语文课拔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考试制约;语文课索然无味,考试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