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原汁原味的民居院落景观设计景致园林景观设计 2020-04-26 06:59:00
标签: 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实景照片
【亲睹先辈扩宅院】东城区南池子大街68号
此院在南池子路东的一个小分叉内。房主王姓,祖上在安徽凤阳做官,民国时做买卖。后人为现年91岁的老人王风韶,祖宅为68号院。78年前,少年的他亲眼看到先辈们首先扩建了80号院(正南有月亮门的院),其后又扩建了78号院,当时为果园。由此可见,民居不一定是齐整的方正之院,民居的变化与每个家庭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郑)。
【清洁地炉古有之】东城区南竹杆胡同82号
2002年5月16日到此,此院已被拆。二门不是垂花门,已经拆了,是什么结构,我画不出。9月来此还是搞不清,后在礼士胡同和灯草胡同又见到几个这种二门,虽然残破,但是将几个完好的局部组合起来,画出此图。屋顶也有烟道,但不是火炕的,应是地炉的,都拆了当时砖土压着看不清。这种地炉颐和园还有。据鲁教珍老师回忆,解放后此院为夏衍先生的住宅。(郑)
【小巧玲珑寸土金】崇文区前门外大江胡同21号
【庙之西界不开门】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渡寺西巷35号
【格扇二门独此家】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8号2002年8月15日
【小门小户亦欢颜】东城区南池子大街锻库胡同1号2002年8月12日
【临街经商铺面店】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367号2002年7月24日
【完颜新宅静安居】东城区柴棒胡同55号2008年8月3日
主人为东四十三条77号主人完颜氏后人,姓王。王家在卖了原宅邸之后在此院居住。影壁及如意门上的砖雕非常精致,很有特色。此院曾是标租房,影壁前也盖满违章建筑。落实政策之后,房主将标租房收回。现在违章建筑已拆除,一家安居于此,并为母亲安置了一间静室。
【完颜府里三垂花】东城区东四十三条77号 2002年7月草2008年8月补完
从东四十三条到十四条的四五个院子,在横街胡同就能看到它的爬山廊。当时人们都说这里是蒙古王府,后来找到此宅后人,才知道是完颜氏的府邸。二门是三间的垂花门,在北京还没有见到别处有此种门。东院一排七间带拍子的房及第二排带拍子的勾连搭房是干什么的尚不得知。询问此院后人,因为只有五十多岁,也回忆不出来。因有人找到此院平面图,才得以画完复原面貌。
【传统外衣现代囊】东城区建国门内宝盖胡同3号
这是一座保存很好的宅院。广亮大门,外院为花园。北房与东西房不对称,但是经巧妙设计安排,让人感觉是方正对称的宅院。此院是在清末民初将洗澡间、舞厅之类的现代化生活带入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地板、花瓷砖地、洋式窗户及烧水排水气管道烟道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可惜2002年8月20日被拆除。
【御史衙门院深深】西城区陟山门街5号
【陟山门外观景楼】西城区陟山门街13号
【田家祖宅名人住】宣武区菜市口丞相胡同41号
【四周更道保平安】东城区东四二条21号
【山东叔侄一家亲】东城区东四五条138号2003年2月24日
庞家三兄弟年幼时父亲亡故,家开铅丝厂无法经营,奶奶做主将工厂变卖购置了此房产。据说原为清代官员宅院。因孩子年幼,故定产权人为叔父。叔父将三兄弟抚养成人,三兄弟亦视其为亲人。叔父老后,其女欲独占此院,所幸当年工人还在,证明世纪产权。三兄弟为不负养育之恩,将产权按比例分了。因地形限制,院门开在东北角,地势低洼,门外留了台阶。
【兄弟三宅院连院】东城区八宝坑胡同37、39、41号
【西藏活佛自家院】东城区九道湾中巷13号2002年10月26日
【马家致富购三宅】东城区石雀胡同15、17、19号2002年10月12日
【八月十五云遮月】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90号2002年8月6日
【世代祖居进士第】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3号2002年7月31日
【切割亦留整体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普渡寺后巷10号2002年7月15日
【半坡巧用显广宅】东城区史家胡同内西罗圈胡同1号2002年7月13日
【北方园林好庭院】东城区东直门内北沟沿胡同23号2002年7月8日
【正房前后勾连搭】东城区南池子大街82号、84号2002年6月8日
从布局上看,82、84号原为一套四进宅院,卷鹏硬山,三进正房两个硬山勾连搭,用平廊与后院相连,中院有一棵无法合抱的大树,是民居中不多见的结构。后院在危改中拆除,前院尚存,不知何人居住使其幸免于难。
【半坡围圈为何用】东城区朝阳门内新鲜胡同42号2002年9月5日
此院为桂公府靠西的一个别院,两排七间高达的北方并不出奇,与众不同的是其他三面的廊墙,与北房断开不相连,到底是做什么用,未得其解。可惜未等民俗专家解开此迷,此院就被拆除了。这张内向为围廊,外侧为墙的回廊院,倒是有点唐代寺院的意味。
【标准外院求严谨】西城区学院胡同39号2002年8月25日
这是一座很典型的二进四合院,不过垂花门及抄手游廊的建造上有点简单,垂花门内不是三副四扇屏门,而是对正房者为四扇,两边为两扇。游廊到正房,不是一拐弯,而是直通耳房,从廊子侧边进入正房。初访时,此院周边已是一片楼房,孤立于金融街东侧,若保留下来也是此区独特之景。当然,最终逃不了拆除的命运。(听说已经被拆了)
【祈福遇福共赏福】东城区九道湾南巷31号2002年11月14日
从九道湾西巷转到南巷,没有出口只能绕回去。心急之人往往生气,有的人到此不但不急,反而面对院门上的蝙蝠雕刻,觉得并没有白走,巧遇福。现在此院在修复之后,被改成简单的门楼,花栏没了,福也没了。
【多设屏门遮欠缺】东城区九道湾西巷13号2002年11月5日
此院门楼上原有飞鹰浮雕,门柱上一对瓜果花篮。进门后三面是绿色屏门,再左转又是一扇绿色屏门。您一定认为屏门后应当是三正两耳的另一间耳房,其实没有。此院地界小,里面只有小棚,但欠缺就被遮挡住了。2008年夏雨,原住户的孩子及70多年前的何姓房主一家30多口人回访此院,尽管门楼上的浮雕已在1976年拆除,但他们还是要在雨中摄影留念。寻找旧时宅院,寻找自己的梦。
【符合标准有厨卫】东城区南池子大街46号2002年11月17日
主人在这个古老的院子中安置了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等设备,既保持传统风貌,又让日常生活方便舒适,说明传统民居不一定不适合现代居住,只能走拆除之路。尽管房主在南池子改造中据理抗争,最后还是被完全拆除。
【标准二进四合院】东城区石雀胡同43号2002年12月25日绘
这是一座标准二进四合院,因为地界限制,主人身份阶级背景需求不同,四合院面貌五花八门,没有两个四合院是一样的,标准样式也少。此院院门为栏板式如意门,门道内天花板有团鹤彩画,影壁为麒麟砖雕方心,全院花窗、屋门有木雕裙板,后院为佛堂,。2002年拆除。
-----------作者介绍----------
郑希成出生于1938年1月,家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新桥九道湾的胡同里,原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名工艺美术师,退休后得过两次心梗后就一直在家休养。2002年起,开始致力于北京胡同的保护、记录,并用画笔记录下那些曾经充满生命力,却即将消失的民居院落。郑希成先生画北京民居宅院是从2001年开始的。当时他被北京旧城内整片拆毁民居四合院的行动震惊了,折毁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空前的。北京虽然在1983年被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但对北京旧城如何保护,却争论了半个世纪,陆陆续续的拆毁一直未停。也就在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之后,事情起了变化,北京旧城改造工程引进了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划拨土地,开发商出资拆迁重建,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拆迁疯狂地进行着。作者在退休后十几年中,以年近七旬之高龄,不顾自己残病的身体,走进京城各个胡同、寻找各式各样民居宅院,有的已被拆的七零八落四合院里,还时常冒着地产开发商驱赶和冷眼态度,在很多住户协助下,把很多的已被拆除的、将要拆除的、已被保留下来的北京民居宅院,画出了百余幅高视点白描民居宅院图。郑先生是画家、是雕刻艺术家,他不是以建筑师的眼光来作画的,所以,这些画不是建筑实测图;同时,他也不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记录院落保存的实况的,所以,画中没有画出四合院中私搭乱建不堪人目的景象。他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历史照片或图像,尽量恢复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来风貌,有的就是在他记忆中很熟悉的北京四合院的固有风貌,把最美的东西奉献给了读者。郑先生曾亲眼目睹过野蛮拆迁的惨况,他不会忘记这些历史场面,但他却理智地采取怨而不愠的方式,在画稿中主要表现北京历史风貌之美。郑先生特别注意了院落主人或居住者身份履历,人文的因素决定了院落的布局和建筑物的风格。既注意到两进、三进占地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大型院落,或占地两三条胡同的王府,也没有把两合、一合不成格局的小院子漏掉。不同阶层的人构成了北京居民的成分和居所建筑的不同。北京旧城内、外城居民成分不同,内城多住满人,达官贵族府邸、王府多,大型四合院多;外城前门大街以西同乡会馆多,进京的汉人官员和士大夫多;前门大街以东工商会馆多,小手工作坊多,居住条件狭小,出现了“奴欺主”式的窄条形四合院,但建筑物的细部往往有精致装饰,说明他们社会地位虽然不高,却不乏资财。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