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论 2020-07-07 21:50:44
"经济并不意味着消费货币,也不是节约货币,意义在于经营和处理一个国家和家庭。"西方经济的活跃发展与几次迅猛的工业革命不可分割,工业是他们立足的根本,就连美国现在也是不得不重新拿起工业振兴经济。
而一味追求国家发达,丢掉实体经济的后果很难想象,看原本世界七大经济体之一的巴西短短几年就掉进了坑里,衰落成如今的样子。
起伏不定的巴西经济巴西1889年军队发起了政变,结束了帝制逐步建立起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军政府,该政府提出"进口替代战略",旨在建立起民族工业。
计划在1930年即被开启,但由于二战因素被搁置,再度兴起是在二十年后,当时国际的大环境很偏向巴西的军政府发展,欧美国家进入了高增长阶段,大量的资金储备,为了流通就需要对外投资,巴西是他们的重要目标。除了吸引资本,还需要本民族工业结构的消费者,他们将目标定位于中产阶层。
但当时巴西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体制没被废除多久,社会贫富巨大的差距还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依赖高层阶级生存的中产阶级群体并不广泛,社会占比不高,消费能力很有限,不足以成为推动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因此,军政府通过多方手段,补贴消费。
这一套发展模式确实成效显著,通过吸引外资建立起本地的工厂,补贴中产阶级支持购买国产工业产品,推动经济增长。从1968年到1973年,巴西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2%,被媒体誉为"巴西奇迹"。
但"进口替代战略"造成了更加严重的贫富分化,通货膨胀让处于破产边缘的阶级难上加难。市场达到了饱和,不足以支撑工业的高度崛起,出现了经济停滞,加上资金的源头始终把控在欧美国家手上,外部环境变化,很容易就出现资金撤退。
1982年,巴西外债达到了913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转负,面临巨大的债务偿还压力。困难的局面让国家沸腾,军政府成为矛盾的源头,只能还政于民。
民政府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经济膨胀,他们全力削减政府开支,控制贷款,尽可能增加政府收入,整顿税务,将投资调整到农业、民用建筑、道路修建、能源等吸引就业的领域。
一年多巴西通货膨胀就降到了个位数,压下了货币供应量,通胀自然无法起来。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工业得不到发展,没有资金与销路,经济陷入了低迷,失业率一路高涨。
但这些状况对于巨富阶层没有任何影响,他们掌控了国家大半的财富,故而民政府上任并没有解决根源问题,只是阻止了经济的崩溃。在2002年总统大选前,民众对他们的认同感已经消磨得干干净净,急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计划。
卢拉的经济改革左翼政治家卢拉就是这样被推到了人前,他出生于落后地区的贫困家庭,很小就一边上学一边做工,因为没钱而辍学,看着怀孕的妻子得不到救治而病逝。
他的经历几乎就是巴西赤贫人民的真实反映,即便他们是最努力的群体,但依旧改变不了命运。国家经济在财报上屡创新高,但人民依旧拿不出一分钱,这就刺激卢拉向着左翼转变,彻底反对军政府,他认为军政府从一开始就抛弃了赤贫阶层。
无法指望政府,就只能依靠自己,卢拉投身工人运动,逐渐成为工人领袖,他们成立"劳工党",推翻了军政府,在参加总统选举时,他由于思想过于激进而落选。
卢拉
在经历了连续三次失败的竞选后,卢拉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主张,改向温和务实的方面发展,决心利用现存的制度为下层人民谋取福利。
卢拉连续当选两届总统,期间推行了有别于之前的经济政策。他首先刺激经济增长,放松了通胀预期水平与利率。市场流动推动各产业发展,新增产品和服务面向赤贫阶级,推动政府向赤贫阶级提供消费补贴,实行多种照顾穷人的政策。
提高了最低工资,增强基础购买力,直接向贫困家庭发放低保,资助贫寒子弟接受教育,普及公共医疗与基础教育。政策的受益人群广泛,覆盖了全国,特别是贫困地区。这些政策的资金来源最初是国际金融机构,后来巴西逐步摆脱对其是依赖,发展了石油与淡水河谷。
巴西过去是石油进口国家,超过90%的石油需要进口,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坎普斯海域发现石油,巴西实行了石油垄断经营,直接控股者就是政府。
到2003年,巴西石油不仅可以供给国内需求,还能出口全球,尤其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际石油市场蓬勃发展,巴西赚得盆满钵满。
淡水河谷公司也是如此,他们主要出品矿石、球团等金属矿物,全球经济体有巨大的需求,淡水河谷公司成为世界四儿的金属与矿物公司,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私营企业,但巴西政府拥有很大的否决权,享有股票。
除了这两方面,巴西还生产农产品,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二,政府获得巨大的财富优势,补贴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巴西还维持着一个及其奢侈的养老金加护,只需要缴纳15年的费用,女性到60岁,男性到65岁就可领取全额养老金,而如果缴费30年,男性53岁就可退休,这一待遇远超出一众发达国家。
巴西消费繁荣带来了经济高增长,在卢拉执政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06%,跃升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两千万人摆脱绝对贫困,三千万人进入中产。卢拉的支持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广受人民爱戴,被媒体誉为"巴西之子"。
"去工业化"的误区罗塞夫是巴西首位女性总统,她是卢拉时期的矿业与能源部部长,兼任办公室的主任,她承诺不改变国家原有的福利政策。但她并没有卢拉的好运,随着国际大宗商品暴跌,原油价格一路下滑,矿石同样面临暴跌,这让巴西政府难以承担,财政不断恶化,经济陷入了困境。
2011年后,巴西GDP连年下跌,失业率高升,为了防止重蹈覆辙,罗塞夫不断加息,希望抑制通货膨胀,但让个人与企业贷款困难加剧,经济衰退,还将一直维持。
这样的衰退让民间爆发了众多大规模游行,在世界杯上,球迷公然与罗塞夫呛声,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包括前总统卢拉也被拉出来。2015年,巴西检方正式调查卢拉总统期间牵涉到的石油公司腐败丑闻,其中还囊括了一干高官。
巴西就这样从正面的发展形象转变为国际负面教材。经济崩溃可以大体总结为,卢拉依靠政府补贴建立消防经济,收入来源依靠的是大宗商品出口,支出则是各类补贴与养老金。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才能维持,但这样却无法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发展,资金被消费,他们使用的商品就主要来源于中国等制造业大国。
在卢拉当政期间,工业化水平比军政府时期更低,有人称其为"去工业化",没有了发达的制造业,新的财政来源没有门路,政府依赖出口但无法承担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去工业化"政策的引导让年轻人不愿意投身制造业,转向了金融、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工作更加体面轻松。
这样的社会风气无法吸引到外企投资制造业,当初富士康想要在巴西设厂,但在运行期间就遭遇了大规模罢工,员工反映工作单调,缺乏升职机会,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富士康最终没有承认,选择退出了巴西。这样的发展在经济上被称为"荷兰病",由于一种产品异常繁荣而忽略了其他部门的发展。
这样的现象很广泛存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加剧了制造业的困境,使人才的流入困难加大,唯一能够与房地产抗衡的是互联网科技产业,但现在很大一部分的科技产业重心在营销上,不属于该行业。
巴西为自己的实体经济发展误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民不思考出路一味依靠政府的补贴,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以资源支持的行业不能将其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市场的决定性太大,市场需求大则崛起,国家过度扶持,将其当做支柱,但在繁荣的同时,侵蚀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下去就是"去工业化",巴西已经证明,抛弃实体经济只会将国家带入深渊。
工业主导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大国的经济比拼就是看重实体经济,决不能陷入发展的误区,被误导因小失大。巴西的例子足够惨痛,他们陷入低迷,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发展,实在值得警戒。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