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罗马假日》“冰淇淋”辟个谣,人们还要误解它多久?原创林小野说电影OFM2020-12-04 13:23:43
作者/ 林小野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寡人有疾,向来喜欢肢解电影、凌迟画面、绞碎情节——主人公抽什么烟、喝什么酒、开什么车、使什么枪、坐什么灰机遛什么狗……这次要对赫本的冰淇淋下手了。 今天再为赫本手上的“冰淇淋”郑重辟谣!是为续篇。 本文还有《罗马假日》各种好玩的周边花絮一一道来,一次攒全! 说点你不知道的!
别再叫它冰淇淋了,会被外国友人笑死的
去罗马游玩的同学们要注意了,温故著名场景西班牙大台阶、拍一张赫本同款照片,你要记得带上一个道具。 您会问——“甜筒么?”“冰淇淋么?”“还是小人儿雪糕?” 罗马著名景胜西班牙台阶
oh~no全都不是!这个小东西虽然也有一个压花蛋卷脆筒,大家想当然地以为它是冰淇淋,其实它的大号叫作——Gelato! 不是冰淇淋Ice Cream,而是Gelato!(意大利语)您可以读作“杰拉托”、或是“杰拉豆”。 假如您把Gelato称为冰淇淋,意大利人会难过的。因为这是他们的国粹食品,相当于我国之北京烤鸭! 意大利特色食品Gelato
纯手工制作Gelato
《罗马假日》片中,赫本无意间逛到西班牙大台阶,在路边买了一支Gelato,摊贩餐车上绘有一个单词,一字之差Gelati 杰拉蒂。 上次我有说是意大利雪糕,经过两位朋友@劳伯斯 @MYY-Amitābhayus_ESAL 更正,这是Gelato的复数。甚至翻阅意大利词典为我找出根据,在此表示感谢!
我最喜欢这场戏里的赫本,跟个孩子似的。
说回赫本手上这个Gelato,它与冰淇淋有着质的区别,无水无汽泡,百分百干货。 就像奶油与盒装牛奶之间的差异。 传统的Gelato制作材料有时令水果、各类坚果、奶、蛋等等,纯手工家庭作坊出品,没有量产,除原材料本身制作过程中不掺一滴水。 哲学家罗素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意大利也没有两支完全相同的Gelato。 如有雷同,纯属冰淇淋。
走在罗马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两百年历史的Gelato手工作坊,平均每5000人便有一个自己的Gelato店。店主可以根据自己心情即兴创作不同材料、不同款式、不同主题的Gelato。所以说,这款食品最大的特征就是“个性”,后工业时代的制式KPI在它这里不好使!
顺道说一下,现在再去罗马这个景点,想坐赫本那个台阶上拍照留念基本上是不可以了。 旁边城管多过游客,分分钟盯死你,违者会被罚款250欧元。 欧元今天汇率是1欧=7.9488人民币,具体多少自己算吧。 138级西班牙大台阶
安妮公主念的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影片19分处,罗马议事广场,乔与安妮街边初遇,当乔规劝道:“没有酒量就别喝那么多”时,安妮公主自顾自吟起一首诗,彻底把乔搞糊涂了。
数年来许多观众在找这首诗的作者和出处,派拉蒙不置可否,曾有人说是雪莱作品,也有人说是济慈。 因为雪莱和济慈都在罗马生活过,故居就在西班牙大台阶东侧26号(济慈-雪莱故居)。 如果雪莱当时还活着,他一推开窗子就能看到正在晒太阳的小姑娘赫本。 红色店招窗口是济慈-雪莱故居
随后派拉蒙陷入两难,因为这两位诗人原籍都是英国,被指责影射真实的公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妹妹玛格丽特(Margaret)。 不怪民众猜疑,相似度实在太高。众所周知,玛格丽特为了王室颜面舍弃了真爱,余生都在痛苦中挣扎。 玛格丽特(Margaret)公主
事实上《罗马假日》剧组已经给足英国皇室面子,开篇历数安妮公主走访国家就有提到白金汉宫,而且为了避嫌基本上欧洲王室都走访遍了,以至于你只能得出个结论——这位安妮公主来自东欧。 安妮“醉卧”长椅这场戏中,引用的这首诗暗示了男主女人公悲伤的爱情结局。第一次观看时你会感觉好笑,貌似在调侃一位公主的矫情。当你第二次观看时,你会心生悲凉。 事实上这首诗作者既不是雪莱、也不是济慈,而是本片编剧道尔顿·特朗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彼时他已被列入黑名单。这首诗别说站出来领功,就连名字都无法出现在大银幕上。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是2002年五十周年纪念版后添加上去的。 请注意第三行Story by。 而第一行编剧 IAN McLELLAN HUNTER伊恩·麦克莱伦·亨特是他的好友,此人更值得敬仰,伊恩将50000美元稿酬全部移交给道尔顿·特朗博,分文未取,而且亲口证实诗是道尔顿写的。
有了钱道尔顿全家移居墨西哥,日子过得逍遥写意,时常泡在家里浴缸中写作,不时飞过一只柯克·道格拉斯赠送的鹦鹉,栖息在他肩膀上,因为他当时正在写《斯巴达克斯》角本。 《罗马假日》编剧主创道尔顿·特朗博
在他去世17年后,1993年第6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道尔顿终于拿到了奥斯卡欠他四十年的金像奖座。由遗孀克莱奥·芬奇代领。
片中可爱的小摩托、小汽车都是什么牌子?天上有流星唉
片中这场欧文偷拍安妮公主的戏令人捧腹,一是心怀鬼胎的男主人公乔小动作连连~咦,天上有流星诶,我们头一次见到如此可爱的派克;二是片中出现的小摩托,还有好友欧文这辆迷你小汽车也很可爱。 1.先说说这款踏板小摩托,它的名字叫——Wasp(黄蜂)! 这个剧组救了一个意大利品牌。 原本走投无路的比亚乔家族Piaggio咸鱼翻身,扭亏为盈得很突然。二战时期许多意大利企业都与军方有关联,所以战争后期成为盟军重点空中打击目标。 若说秧及池鱼也不太恰当,本身比亚乔家族就是生产飞机的,做为战败国子民,只得含悲忍泪军转民了。 Vespa(韦士伯)125型黄蜂踏板摩托
黄蜂,听上去挺高大上,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大马蜂。 不仅走哪里都嗡嗡乱响,吵得人头痛,还具有致命的攻击性,这是战斗机生产厂家的职业病和后遗症。从产品名称可以看出,这段军转民之路走得何其惨烈。 毕竟是1946年出品,被墨索里尼煽晕的脑袋还未来得及清醒。 1950年量产之后,年销售仅六万辆,这相对于当时意大利四千万人口有点太说不过去。 不过那时意大利平民大多处于赤贫状态,购买力极其有限。 我们从1948年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里也可看出,丢了一辆破自行车等于要了一家人的命(男主人公大街小巷贴海报的)。 1948年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剧照
我们从《罗马假日》剧照里也可看出,厂家已把标志改成Wasp的英语谐音——Vespa(韦士伯)。 开始向英语国家地区暗送秋波。
自打黄蜂小踏板被赫本派克骑了之后这家企业时来运转,各国民众对这款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订单潮水般涌来,到了1969年已累计销售400多万辆,这还不算各国授权生产的。 OK,敬请记住它的大名——Vespa(韦士伯)125型黄蜂踏板摩托。
2.另一家军转民企业就没那么好命! 另一家军转民企业就没那么好命,因为这款产品毕竟属于理性消费——民航客机。
安妮公主出走后,她的父王派了十位特派员飞往罗马搜寻女儿下落。 后来在水上舞厅被赫本拿着吉它砸得七七八八。
这十个穿戴一模一样的倒霉蛋儿乘坐布雷达·帕萨特BZ.308来到罗马,把这款机型也带倒霉了。 这款客机专为穿越欧洲和大西洋的航线而设计,1949年出厂,只此一款,是原型机。 《罗马假日》里它只有三岁。影片爆红后也没改变它的命运,因为缺少订单导致停产。 主要原因不在赫本派克,要怪就怪老百姓们记性太好,因为设计师二战时期炮制出一款经典战斗机,名字令人闻风丧胆——Z.1007翠鸟! 这位设计师叫菲利普·帕萨特(FilippoZappata)!
3.再说说欧文这部菲亚特迷你小汽车! 曾经有位意大利总理叫贝卢斯科尼,某次参观菲亚特时心血来潮感慨道:“啊~大多数意大利人的第一次都是发生在菲亚特汽车里……”
这事儿发生在二十几年前,当时看得我直冒冷汗——《罗马假日》已经做了很好的广告好嘛,而且相当纯情。一部车子也是有人设的好嘛拜托。
许多车迷朋友喜欢菲亚特500,它与宝马MINI、甲壳虫齐名!
我们在《罗马假日》里看到的小车子,是菲亚特500的始祖——1936年产Fiat Topolino 500! Topolino在意大利语里的含意是米老鼠,所以,你可以管这款车子叫菲亚特500米老鼠。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一款车型,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时速85公里,百公里耗油六升,售价大约合今天8800里拉。
这位演员是派克的好友,活了99岁!埃迪·艾伯特 Eddie Albert
埃迪是派克生活中的密友,比派克整整大十岁。 大家可能看不出来,《罗马假日》里这个腿脚利落的壮小伙儿当时已近天命之年——46岁! 《罗马假日》里乔与好友欧文
派克在世时,一直当他是大自己八岁的好哥哥。 事实上,埃迪妈妈暗改了他的出生日期,将1906年改为1908年,以隐瞒他是私生子的事实。 因为幼时家境贫寒,埃迪做过报童、路边摊贩,最后成为一名马戏团空中飞人。 拍摄《罗马假日》时他唯一的儿子只有一岁,这个日子过得是有多辛苦。 通过埃迪的奋斗史,大家亦可看出,一个长得不怎么好看的穷小子,只要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待人诚恳的态度,一样可以得到很好的社会资源。 此片他拿了一个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1973年他又拿了一个提名,电影《青涩恋情》。 看过《中途岛》的同学可能对这位汤姆中尉印象深刻,这是埃迪的儿子爱德华·艾伯特。 1976年电影《中途岛》(《中途岛之战》)
《中途岛》汤姆·加思中尉
这个小伙子十分可惜,原本多才多艺有着很好的演艺前途,最后却在1990年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综合症,反过来要由老父亲埃迪照料他。 好在埃迪身体倍棒、活蹦乱跳、吃嘛嘛香,父子俩相依为命,直到2005年99岁的埃迪突染肺炎猝然离世。 一年之后,2006年9月22日,爱德华亦追随父亲而去,死于肺癌。 所以这个孩子啊,要生就早点生,将来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导演把所有人都耍了
大家可能留意到开篇有个小小说明—— This film was photographed and recorded in its entirety in Roma,Itayly. 这部电影是在意大利罗马拍摄和录制的。 有款海报上也有一条宣传语——美国第一部全程取景意大利的电影! 看来制片人很是洋洋得意,现在看起来颇有些搞笑。 当初是导演威廉·惠勒坚持去罗马实地拍摄,而非原定的好莱坞布景。制片人因此修改了影片预算——80万美元(最后被导演折腾到150万)。 因为预算锐减,所以本片使用的是黑白胶片,制片人还对外声宣称“拍摄彩色电影担心罗马优美的风光抢了男女主角的颜值”云云。 事实上异地拍摄变数太多,不得不缩减开支,最凸显的地方是,没钱请大牌女主角了只得改用新人赫本(原拟定的是伊丽莎白·泰勒)。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导演威廉·惠勒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众议院非裔国人活动委员会正在对他展开调查,由于他一贯的自由主义立场。 惠勒索性36计走为上,借机跑去罗马避避风头。
导演自己也有一段伤心往事、未竟的情缘《罗马假日》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德裔犹太人
威廉·惠勒是个很神奇的导演,1959年作品《宾虚》拿走奥斯卡11座小金人儿,这项纪录直到四十年后《泰坦尼克》才被打破! 实在是影坛一代霸主! 《罗马假日》最后一场戏,赫本转过身来,泪光盈盈望着派克,这两眼泪水是导演骂出来的。 当时还是小姑娘的赫本,头一次担任电影女主角,跑到罗马女王似的风风光光过了两个月,内心无比兴奋激动,所以怎么都哭不出来。
威廉·惠勒操着导筒当着一百余号人怒吼道:“不要浪费胶片好吗?” 赫本自然是面子上下不来,委屈得不得了,于是终于泪崩。现在看来,效果挺好的。 威廉·惠勒早年间投亲靠友,以一个学徒工身份在电影界冉冉升起。 因为环球影业的创始人之一卡拉·莱姆勒是他母亲的表姐。 卡拉·莱姆勒 Carla Laemmle 活了104岁
这家影业公司默片时代专拍美国聊斋,大发横财!派克九岁那年因为看了环球出品的《歌剧魅影》吓得晚上睡不着觉,只得钻进奶奶被窝求保护。 威廉·惠勒一介学徒工身份,拍出的电影却带有浓厚的学者气息,这就相当令人惊异了。比如我很喜欢的第19届奥斯最佳影片《黄金时代》(1946年出品)。 威廉·惠勒被奥斯卡相中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38年《红衫泪痕》他就拿了一次提名。 不过那部电影拍完之后他很沮丧,当时他要面对两个他不想要的东西—— 一是威尼斯电影节非要给他颁发墨索里尼杯,这真是十足杯具; 二是女主角刚刚怀了孩子,他的。 左图:《红衫泪痕》剧照 颜色是染的 右图:《尼罗河上的惨案》
这位美女我们也认识,就是《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的范·舒勒夫人——贝蒂·戴维斯! 贝蒂·戴维斯还没进组之前,亨弗莱·鲍嘉就曾警告过她——“我讨厌威廉·惠勒,每场戏都要反复重拍,从来不告诉演员为什么,一个换衣服的小小过场戏要拍28次!你可小心他一点……” 不过《红衫泪痕》拍到一半时,贝蒂居然对人说“一个镜头反复重拍一百多次也是挺好的哦,我发现自己一次比一次好了”。 她周围的朋友都大吃一惊,贝蒂·戴维斯一向脾气火爆,怎么突然转性变成小绵羊了? 其实这时候贝蒂不知不觉已经爱上了威廉·惠勒。 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彼时威廉·惠勒单身离异,有位订婚女友玛格丽特,而贝蒂则是婚内人士。 1938年初,剧组解散之前贝蓓大哭了一场,因为她再也看不到他了。 虽然他们已暗地里同居,这段恋情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1938年10月23日,威廉·惠勒正式娶了玛格丽特,至死未离。 而同年12月6日,贝蓓·戴维斯与第一任丈夫分手,此后一生对威廉·惠勒念念不忘,说他是自己此生此世最爱的人。 电影《红衫泪痕》海报(1938年)看我眼神
导演在意大利挖掘一个新人——《加里森敢死队》戏子“戏子”西萨尔·达诺瓦 Cesare Danova
威廉·惠勒在罗马拍戏期间,遇到一位“新人”,他不禁眼前一亮,想起自己未竟的事业——《宾虚》。 作为一名德裔犹太人《宾虚》这种史诗级大片必须要拍,还要拍好! 为此他四处寻觅男主角已经很久了。 那时西萨尔可不是什么“新人”,人家是意大利一线小生,基本意大利黄晓明。 不论长相、年龄、气质、身高、受欢迎程度,基本无人出其左右。在知名度上唯一可以跟他抗衡的是《巴黎圣母院》卡西摩多。 西萨尔在没遇到威廉·惠勒之前是个什么演艺地位?在这里给大家列一个表单: 《船长的女儿》1947年(21岁处女作,出演男三号) 《莫纳卡年》1949年(主演) 《英雄骑兵》1950年(主演) 《一个多月以前喧嚣》1951(主演) 《国王的信》1951年(主演) 《奔腾》1952年(主演) …… 威廉·惠勒建议西萨尔将事业重心放到好莱坞,两人一起琢磨琢磨未来的《宾虚》。 那时基本定下他演男主了,因为贵族家庭出身的西萨尔外型古典、气质出众。 之前我有写过西萨尔·达诺瓦的小传,大家可以在那篇文章里详细了解他显赫的家世与辉煌的履历。
西萨尔于是远渡重洋,来到好莱坞与米高梅签约,就在这时导演威廉·惠勒却改了主意! 他忽然觉着另外一位演员扮相上更接近宾虚——查尔顿·赫斯顿! 这两人的小黄蜂摩托是哪弄来的?
最后威廉·惠勒放弃西萨尔,临阵换将。一位男演员,一辈子演宾虚这么一个角色就够本儿了。 然而这一切竟与自己再无关联。 对于西萨尔来说,此恨绵绵无绝期!
安妮公主最早人选是《王子复仇记》女主角
1948年威廉·惠勒看完《王子复仇记》之后非常激动,对女主角简·西蒙斯深深着迷。 执意让她来演《罗马假日》安妮公主,对,那时起这部影片已经立项了。 其实我也为她着迷,尤其是当奥菲莉娅疯了之后,久违的哥哥再次见到她深受打击,倚住墙喃喃自语:“哦我亲爱的妹妹,五月的玫瑰……” 我的心都要碎了。 确实,简·西蒙斯配得上这句——“五月的玫瑰”。 简·西蒙斯 Jean Simmons
不过《罗马假日》余下两位制片人却不看好她,觉着她气质阴郁,不像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公主。 威廉·惠勒不开心,宁可不拍了,将剧本束之高阁。 1952年当他想借机溜到国外,重启《罗马假日》,简·西蒙斯和伊丽莎白·泰勒已没有档期,而且两人很贵。 最后悻悻换成赫本。 说起西蒙斯,1988年学校组织看《斯巴达克斯》时,我再次看到了西蒙斯和奥立弗。 简·西蒙斯扮演受气包女奴,就十分恰当了(斯巴达克斯的女人)。 劳伦斯·奥立弗出演罗马首富克拉苏,说实在的,奥立弗老了,但简·西蒙斯依然明艳动人。 《斯巴达克斯》罗马首富克拉苏
电影《斯巴达克斯》(1960年)
出租车司机和警察局局长是一对亲兄弟阿尔弗雷多·里佐(Alfredo Rizzo)
这位出租车司机出场后,本片的喜剧意味更浓了。 虽然只是两分钟不到的戏,但这位演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他对派克比比划划——“这是你的麻烦,不是我的麻烦!”那种市井小人物的精明算计被刻画得非常生动,活灵活现,简直是呼之欲出。 这位阿尔弗莱德·里佐是位法国尼斯出生的演员,而且还是位导演,毕生活跃于罗马拉齐奥演艺界(拉齐奥大区是本片主要取景地)。 所以说这人一出场看着就不简单。 再有,后来派克赫本骑着小摩托到处乱蹿,将一众良好市民撞得东倒西歪最后被人拎到警局,局长扮演者叫卡尔·里佐(Carlo Rizzo),是出租车司机里佐的亲哥哥。
卡尔·里佐(Carlo Rizzo)
还是挺像的哦~
安妮公主就寝的豪宅是哪里?
这场戏给我印象挺深的,因为在我们那个城市里公映这部电影时,第一次出现了电视广告宣传。 大致在1987年左右。 而那支广告就是以这场戏做噱头的,还有后来咬断人手的“真理之口”。 安妮公主调皮地扭头打量卧室雕花穹顶,感觉这里好浮夸啊,用以对应她后来在乔家里看到的穷酸热水器。
许多观众一直好奇这个装潢奢糜的所谓大使馆到底在哪里? 事实上这是罗马著名宫殿巴贝里尼宫,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巴贝里尼家族的宅基地。 现为意大利国立古代艺术画廊。
乔与安妮分离时的铁门——
巴贝里尼宫大门
顺带说一句,乔真的住在马加塔街51号(Via Margutta 51),就像他对出租车司机说的那样。 现在那栋房子还在,只是二楼房间被锁住了。
“真理之口”派克加戏,赫本掩口尖叫是真实反应
派克晚年提及合作过的女明星,第一有好感的是赫本,第二是英格丽·褒曼,第三则是《乞力马扎罗的雪》艾娃·嘉德娜。 派克曾言,拍摄《罗马假日》时他看着赫本,就像看见一朵花慢慢绽放。 在著名的“真理之口”这场戏中,赫本对派克“被咬掉的手”表现是真实的。 就在摄像机开始拍摄之前,派克悄悄地告诉导演威廉·惠勒,他打算从喜剧演员雷德·斯克尔顿那里借一个噱头,当他把手从雕塑嘴里拔出来时,手就藏在袖子里。惠勒同意了,但两人都瞒着赫本。 当她看到派克的“失去的手”时,她发出了“非常好、非常恰当的尖叫”。 这是赫本下意识的真实反应,这场戏只拍了一次。
而派克提到的这位喜剧演员雷德·斯克尔顿我们也认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好的,今天的经典解读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祝各位朋友周末愉快!下次再见!
(全文完)
收藏
举报
544 条评论
评论
大叔老徐老克蜡29天前
我就喜欢这种把电影分尸拆解的文章,我已经看不进那种看个电影也能分析出人类奥义的影评了。 回复 ⋅ 5条回复61
KingWLL198329天前
意大利冰淇淋不能叫冰淇淋,要叫gelato,就像进口樱桃要叫车厘子,进口猕猴桃要叫奇异果,是呗? 回复 ⋅ 36条回复82
339226929天前
罗马许愿池附近一家冷饮店的"杰拉托“非常好吃 回复 ⋅ 8条回复21
春禅29天前
读的过程非常愉快! 回复 ⋅ 3条回复16
tz1yq28天前
作者文章都好好看,果断关注!西班牙台阶上早就不允许吃gelato了。另外,我一直对着店员喊格拉托不知道有几十次了....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