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词语的省略(一)闲读与苦读2020-10-09 08:34:17
五、词语的省略 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些词语或者承前省略了,或者蒙后省略了,或者人物对话由于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而省略了,这种词语省略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文章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里也经常被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文言比现代汉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作独立句子的主语。既然第三人称代词使用起来有这样的限制,那么在对作为第三者的人或事物进行陈述时,后边句子的主语不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就是干脆把它省略了。总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嫌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在现代汉语里,例如“我要去北京,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前一句的主语是“我”,后一句的主语是“北京”。说了前一句,后一句要更换新的主语,这后一句的主语(如“北京”),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在文言里,这样的主语也往往省略。如: 1.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闻之,(XX)驾往救之,(XX)比至,则(XX)已斩之矣。(《韩非子·难一》) ——韩献子要杀人,郄献子听说这事,赶快乘车去救,等郄献子赶到了,韩献子已经把人杀了。前两个(XX)处省略主语“郄献子”,后一个(XX)处省略主语“韩献子”,中间更换了主语。 2.永州之野产异蛇,(XX)黑质而白章,(XX)触草木,(XX)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永州的郊外出产一种怪蛇,这种蛇黑地白花,它碰上草木,草木就得死。前两个(XX)处省略主语“蛇”,后一个(XX)处省略主语“草木”,前后句主语不同。
(二)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谓语句子就变得“无所谓”了,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都比较少。不过文言里谓语的省略,也不是 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中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如: 1.苟谓我可食即食,不可(XX)即已。(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果三老说可以吃我,那你就吃;如果说不可以吃我,那就作罢。(XX)处承前省略动词“食”。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XX),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羊》) ——杨子的邻居丢了羊,已经率领他的全家去追捕,又请杨子的仆人一块去追。(XX)处蒙后省略动词及其宾语“追之” 未完待续……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