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思想的高峰——《齐物论》的核心思想原创2022-02-16 08:48·儒释道小火锅
庄子有两篇文章非常重要,第一篇是《逍遥游》,文笔和气概冠绝千古,为诸子百家之首。第二篇就是今天要讲的《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高峰,有人说千年以后在中国大兴的禅宗,追根溯源鼻祖乃是庄子,原因就是这篇《齐物论》。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和写作方法,都超出了他所处的年代,从未有人用这种方式写字,用这种方式说道理,用这种方式讲故事。
今天我们首先解读《齐物论》的标题,再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后续我们再继续详细解说里面的部分。
先看看“齐物论”这三个字,这标题首先就把后世的读者难倒了。有人说应该读为“齐物 论”,有人说应该是“齐 物论”。那么究竟哪一种对呢?
五戈认为两种都可以,但从全篇内容上看,第二种更合理。
所谓“齐”,是一的意思,是无差别的意思,是殊途同归的意思,是万法皆空的意思,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意思。总之,用道家的话讲就是“一”,用佛家的话说就是“不二”。
所谓“物”,就是有形有质,可见可闻,有生有灭的东西,就是与我相对的东西,是实体,是物质,是物理的。有我就有物,对于自己而言,其他人也属于物,所谓“人物”嘛。也就是除了自己的物质实体之外的物质实体都是物。
所谓“论”,就是言论,就是思想,就是观点,就是意识,就是心理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人心隔肚皮的抽象存在。是心理概念,是意识形态。
所以这么解释,就非常容易懂了,物就是物质,论就是意识。虽然我们常说物质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这叫做唯物思想。但这只是对于世界而言。对于个体而言,物质存不存在,依赖于你这个观察者。
如果一个人眼睛失明了,那么摆在他面前的臭豆腐客观上存在,但对于这个人的主观上是不存在的。如果臭豆腐摆在讨厌臭豆腐的人面前,对于这个人而言是一种折磨。但臭豆腐放在喜欢臭豆腐的人面前,对于这个人则是美味。
能不能看见臭豆腐,这属于物的层面,背后指向的是有无高下短长黑白,是物质层面。
喜不喜欢臭豆腐这属于论的层面,背后指向的是美丑善恶是非爱憎,是意识层面。
说到这里,我们看出来了,物和论他们都是指向有无高下短长黑白美丑善恶是非爱憎这样的二元对立的,只不过一个是物质方面,一个是意识层面。或者说物理层面和心理层面。
所以,回到齐物论三个字,相对正确的断句方式应该是“齐 物论”。
刚才我们说了,齐为一,物为二,论也为二。所以齐物论就是用一来包容二,像不像一个圆圈,里面包了一黑一白两条鱼呢?所以齐物论三个字就是一幅太极阴阳图。
我们这么理解对不对呢?可以从老子的话印证。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讲造化的顺序,而修道就是要反过来,从万物返回三二一,由一而契入道。俗话常说“九九归一”,也是这个意思,九代表最大的数字,由最大而返回最小的一,这是自然之道,也是修行之道。所以讲修行的《西游记》唐僧师徒也是九九八十一难而成正果,蕴含的也是九九归一,终而复始的意思。
庄子在书中很多篇章中都在复述这个思想,比如在《德充符》里说“万物皆一”。
在《天下篇》中说:“夫天下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
那么,一到底是什么?一其实就是太极,道生一就是无极而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破而分阴阳,二生三即是阴阳相交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相交相生以至于无穷。
一在天理层面为太极,在伦理层面为玄德,在物质层面为一炁,在人身为自性,为元神,为真心,为天心,为黄中。
不仅庄子讲一,老子也讲“抱元守一”,儒家也讲“惟精惟一”,佛陀更是说了和庄子如出一辙的话——“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经》中说的。
齐物论,到底是谁在齐呢?答案是:心。
这个心不是凡人之心,因为凡人之心就像庄子说的日日夜夜在是非中中打转,在名利场中消磨。只有超凡入圣,褪去名利是非之心,磨炼出一颗不染尘垢的清静之心,方能齐物齐论,方可得一得中。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中讲了一句很美很震撼的句子——当平心地,心地平则世界地一切皆平。这里的平就是平等的意思,平等就是无差别,就是一,就是齐,和庄子说的是一回事。
说到当平心地,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他怕自己脚被坑洼不平的大地扎到脚,所以命令臣子给整个王国的地面铺上毯子。而一位智者这个时候告诉国王,只需要在脚下铺上两片毯子,走到哪里都是踩在地毯上。国王因此而顿悟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好笑,我们听了会说,这不就是穿上鞋嘛。是啊,但是这个浅显的道理换个地方,我们大多数人就都会选择一开始国王的方式,在世界不平的烦恼中打转。
齐物论就是用来点破我们的烦恼,给我们一味清凉药,让我们发现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
下面我们简单说说《齐物论》里几个重要的段落。在一开篇,首先登场的是主角南郭子綦和配角颜成子游。场景是南郭子綦在静坐,进入了浑然忘我的的境界。子游很惊奇,问他怎么了,南郭子綦说了三个让后世千百万学者争相研究的字——“吾丧我”。吾丧我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后面会讲。
之后,由“吾丧我”三个字引出了著名的“三籁”——即“人籁、地籁、天籁”。三籁分别精确地描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或者说修行的次第。
之后笔锋转向人间,发出了连续的追问,追问是非、生死、物我、言行、名实、大小、仁义与无为、梦境与现实等等困扰整个人类世界人类社会的二元对立。提出了不同于凡人的理解,告诉我们圣人、至人、神人,也就是有道之人是如何应对这一切对立的,就是让这些对立归于统一,也就是齐一。没有人我之分别,则论齐。没有心物之分别,则物齐。完整地构建了齐物论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好的,今天关于齐物论的题解我们就分享到这里,后面我们继续齐物论专题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