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再也不害怕的哲理类作文写作技巧及范文展示2022-12-02 18:46·高老师讲作文
哲理,是指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语文试卷中出现的哲理类作文通常以寓言、故事、哲理诗等形式出现,通过呈现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内容,考察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学生想要从哲理类材料中抽丝剥茧,挖掘出切合题意的哲理,以下三个技巧必不可少。
哲思类作文写作技巧- 从结果出发选择立意。有些哲理类作文题通过给出一个叙述某个生活片段或典型的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写作。遇到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采用“由果及因”的方法,逐步挖掘材料的本质,找出材料中隐藏的“为什么”。每一个“为什么”的背后是不同的答案,学生选择一个与题意关系最为密切、感受最深的答案进行写作便可。
- 从认识出发选择观点。“寓意”类材料对学生来说较难,因为它涉及到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这类材料往往以虚构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一个道理,并要求学生立意。遇到此类作文题时,学生切忌只留意水面上的冰山,而是要努力探究水面下的庞大冰体。学生可划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层层深入,从而更准确地挖出材料蕴含的深刻内涵。
- 从表象出发选择主题。有些哲理类作文题的材料虽然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件事,但是事件中一定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或规律。一件事的发生必然有其发生的原因,当学生找到这个原因时,距离发现问题的本质也就不远了,这也是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立意的关键一步。学生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分析事物、思考原因,才能挖掘出深刻的哲理,找到独特的写作主题。
满分范文《距离产生美》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海棠本就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在作家眼中产生了别样的美感呢?那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也就悄然间拒绝了近在咫尺的美丽。当我们后退一步,与海棠花保持一定距离时,便会和川端康成一样领略到海棠的别样美。
距离缘何产生美?大约是距离让人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 在美国登月之前,中国民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关于月亮的种种神话故事。然而,当宇航员带回几颗来自月球的冰冷石块、公布几张月球表面“满目疮痍”的照片时,神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再说起月亮,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只会是一颗荒凉、灰色、毫无生机的星球,而不再是那个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思夫的莹莹玉盘了。
远观月亮这件事让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石块和美好想象的破灭,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有生之年,我们不可能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上欣赏家园的美丽。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向后退,腾出空间体会被忽略的美呢?答案是:与功利保持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的心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至于无法沿着生命的裂缝体会身边的美好。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分数而学习时,会发现原来课本中的知识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匆匆行走的脚步时,会发现原来路边的大树如此苍翠可爱。 生活处处有诗意,人们缺乏的只是与生活保持适度距离的勇气。 当我们尝试解放自己的心灵、适度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时,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生灵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让我们退后一步,保持适度的距离,如此身边的美好才能如繁花锦簇,将我们紧紧包围。
名师精评:本文以川端康成的经典句子为开端,不着痕迹地引出“人之所以觉得凌晨四点的海棠花美丽,是因为夜晚拉开了人与花的距离,反而使人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魅力”的观点,开篇点题,紧扣主题。下文,作者将人们对“远观月亮”与“近观月球”的反应进行了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距离真相太近反而会因此失去感受美的能力”的观点,月亮的传说与“满目疮痍”的照片相映成趣,文章语言逐层深入而不着痕迹。最后,作者通过设问指出“与功利保持距离可看到更多的美”的观点,随即以诗意的表达将道理娓娓道来,下笔含情,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
《告别,是新的开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的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惆怅的告别;“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是失落的告别。相比依依不舍地告别,我更喜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般心胸开阔的告别。于我而言,告别不是离开,而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找工作时,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西雅图去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与故乡的告别意味着盖茨创业生涯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回国开始写作生涯时,与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意味着鲁迅以文字唤醒国人的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事物即是新事物开始的起点,所以,告别并不应该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面对告别。许多人因过于沉溺告别的伤感情绪中,失去了开始另一种人生的勇气,于是继续躲避在伤感的羽翼下,长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彻底失去了开始新的人生的能力。 我们终其一生会迎来无数告别,与同学、朋友告别,与父母、爱人告别,若我们将这些告别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海伦告别了聋与哑的黑暗,成为一位盲人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童年的竹蜻蜓,发明飞机;霍金告别了疾病的折磨,写下《时间简史》。因此,只要我们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送走告别,或许可以看到成功正在向我们招手。 学会坦然告别过去,我们一定会迎来全新的开始和充满期待的未来。
名师精评:本文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引出“告别”的话题,并在第二段描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待告别的普遍态度,之后文意转折,作者亮明观点:不要伤感的告别,而是豁达、期待的告别,如此才能迎来新的开始,文字利落、有力。接着,作者通过排比的形式列举了诸多名人事例,他们告别了过去,迎来了更好的人生,有力地论述了“告别是新的开始”的观点,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