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永乐皇帝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始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儿便酩酊大醉。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扔到了雪地里。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数九寒天。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浸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被活活冻死。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大才子为何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看完下文后,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土。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
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戳,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官员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
出了名后,麻烦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动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多说一句。但是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
解缙于是沿着三年前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后他苦苦思索自已为什么会失败?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已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已根本就不知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至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大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朝中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才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开始了,大军兵临城下,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胜利在望。这时,解缙审时度势,连夜收拾细软,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于是朱棣登基后解缙很快就成了宠臣。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素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娇娇者,他做得很出色。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
在解缙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干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地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知识财富,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然而《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点,就在此书完结时,那些欢欣雀跃的人中却找不到解缙的身影,因为此时,他已经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来,被贬到了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
为什么才高八耳、功勋卓著的解缙会到如此境地呢?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其实解缙落到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一咎由自取。
因为他做了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政治投机。
永乐二年(1404),解缙卷进了关系到帝国根本的最大漩涡——继承人问题。解缙决定赌一把,他在皇子朱高炽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筹码。
当时朱高炽和朱高煦二位皇子的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了,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大都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当朱棣问到解缙时,在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谈话中,解缙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评价并非虚妄,而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话(确切地说是三个字)奠定了大局。
朱棣问:“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说话了,但解缙明白,这是一种否定的表示,他并没有慌乱。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君臣相视一笑,事情就此定局。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为朱高炽立下了大功。
朱高炽了解此事后十分感激解缙,他亲自来到解缙的住处向他道谢。这下朱高炽放心了,解缙也放心了,一个放心皇位在手,一个放心权位不变。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太乐观了。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明白,所谓的大局已定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炽就只能做他的太子,而太子不过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所有者,也无法保证解缙的地位和安全。更为严重的是,解缙拥护朱高炽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剩,而解缙并不清楚:朱高煦解决不了朱高炽,解决他一个小小的解缙还是绰绰有余的。
永乐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事情并没有像解缙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下去,他也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实上,随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一党,而且他的行为也日渐猖狂,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
此时,解缙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去向朱棣打了个小报告倒了句闲话,具体的内容是:应该立即制止朱高煦的越礼行为,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争议。然而朱棣听完后只是冷冷地告诉他:知道了。
解缙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搞错了辈分。
这件事情发生后,解缙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干涉家庭内政。你解缙算什么东西?皇帝家的内部事务啥时轮到你解缙来管?!
此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对朱棣出兵讨伐安南,使得朱棣更加讨厌他。于是,这位当年的第一完臣,《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的主编在朱棣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此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赞许,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斥责和批评。
朱棣讨厌他,不希望再看到这个人,只想让他走远一点,越远越好。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因为朱棣还需要他做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永乐大典》的编撰工作,如果此时把解缙赶走,大典的完成必然会受到影响,想到这里,朱棣把一口恶气暂时压在了肚子里。
可叹的是,解缙对此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天子第一完臣的美梦中,仍旧我行我素。朱棣终于无法继续忍耐了。解缙实在过于嚣张、不知进退了,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二月,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把还在编书的解缙赶出了朝廷,远远地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
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被贬到蛮荒之地,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
解缙并没有抗旨,他也不敢,便老老实实地去了广西赴任,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朝廷还会起用的。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
到京城时,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去征伐蒙古,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吗?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
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于是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从才子、宠臣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但上天注定要让解缙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永乐十三年(1315),锦衣卫纪刚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看时见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犹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纪纲为什么这个人还活着,但同时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还活着。
长年干特务工作的纪纲对这种暗语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来就和解缙有矛盾,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于是解缙就在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洁白的大雪掩盖了解缙的尸体和他那不再洁白的心。
但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赢得后世之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