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2830|回复: 0
收起左侧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对一个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写作...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3-12 0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对一个道士的反思,一篇散文写作技巧的剖析 原创 饼子啃书 2019-03-09 17:11:27
余秋雨这本《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集,因此我就不一概而论的进行全书概括性的解读,而只能是对一些比价有代表性的文章,做一个针对性的解读和分析,我的分析除了在文化视角上进行,还要在文本的视角上,做文学的分析和导读,以此作为读书和写作爱好者对作家作品进行的必要的深入的阅读,完成一种有效的文本细读桥梁搭建。

作为《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的首篇,《道士塔》显然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这篇是我们打开整本散文集的阅读钥匙。整篇散文透露着作者及其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源自于一位作家对文化灾难的一种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其实是有一种很浅薄的反思,并没与做一个必要的深入,原因我会在后文做一个简单的提示,因为这不是本文的主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参考的文学方面的内容和价值,进行品读、学习和汲取。


这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部分内容,首先是文章的题目:作者用“道士塔”做整篇文章的题目,其用意是把“道士塔”作为一个耻辱的象征,因为这是王道士的圆寂塔,是王道士把莫高窟里大量的经书以近乎“垃圾”的价格卖给了西方人,以它为首,对应正文大量运用的正反互说、褒词贬用等讽刺修辞技巧,这也是一种对其正文的意义呼应;同时塔也是一个文明衰落的象征性标志,因为道士的圆寂塔,本是作为一个生命消逝的记忆,作者放在了题目里,以此来赋予了其除了衰落之外的另一重内涵。
对于这篇散文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类似小说、戏剧的写作手法,添加了自己对其当时历史人物的生动化联想,因此他的散文在文学的审美部分,有着更多的美学元素,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点,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参考的一些个性化技巧。
现在我们看正文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对王道士的来历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把莫高窟的经书从他手中流失造成的文化灾难,表示了沉痛的惋惜和痛恨,在这部分作者引用了几句诗,其中有这样一句“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引用诗句是余秋雨运用比较多的写作手法,在这里通过诗句更加渲染了自己的这种情感,不过如果用的不当就会有一种情感外溢的缺陷,本文因为情感来自于对古老文化的情感,背靠这样的大格局的情感源泉,自然外溢就不会很明显。
文章第二部分,首先就是质问这种悲剧的原因,作者指向的是为什么让一个道士来看管这样一处文化瑰宝?这样我们回过头看第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错步上前的小丑。我们通过这句与文章之后内容的关系,可以把这里看成是这篇文章的“文眼”,这句是涵盖内容主旨的关键性的词句。同时这个位置也是比较明显地流露出小说化、戏剧化的写作痕迹。


如内容中不断的跳出这样一些字句:王道士每天起的很早,喜欢到洞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穴里的壁画有点不满……他达观的放下了刷把……像顽童堆造雪人….道士吐了一口气……
里面这种具体的动词和形容词,源自一种小说和戏剧的人物形象化写作手法,他把这种手法用在抒情散文中,这样就建构了一个虚构的场景,这是一种对历史场景的还原,让我们很容易的移情其中,紧接着作者把自己也放入了这个场景之中。
住手!我在心底痛苦的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脸困惑不解……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就是利用戏剧的写作手法,将自己与王道士的时空进行了一个交错重叠,展示在同一时间维度的胶片中,这种写作方式一直往后延续,在第三部分里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看这样的散文,同时还读到了作者的一种联想的虚构的场景,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就此展开。
这些联想显然是来自于作者对一些文献阅读,如碑刻和后人的记载等内容,文献的记载往往都是抽象的,简单的,刻在石碑上,作者通过这些有限的史料,加以自己的联想,使这些内容具有一种故事化的情节感,读起来就有一种代入感。大家可以再看看这第三部分还有这样的一些个人化的联想内容:五月二十六日清晨,王道早起辛辛苦苦的清除着一个洞窟的积沙……王道士急忙把洞穴打开,,……他正衔着旱烟管……
这第三部分作者还用到了多个讽刺化的对比,一面是当时官员对王道士提供的这些经书情况不屑一顾,说什么没有足够的经费把这些经书运回并妥善的保管,因此就不了了之,接着作者又写了另一面,官员的豪华生活排,以此反问,难道就这样连运费都筹不到?并且对其经书的进一步践踏怒目而视,紧接着又拿出一段写西方人,不辞劳苦,冒着生命的危险,长途跋涉、穷家荡产的把这些经书换回去,这些与前者形成一个正反讽刺对比,表现出了一种对愚昧无知的无奈和痛斥。


这一段是全文的最精彩部分,在这里作者运用了贬词褒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完成了一种力度深刻的讽刺,比如有王道士给西方人经书,还要给他们鞠躬这样的描写,甚至还假设西方人说自己是洋唐僧来取经,这样的调侃,来进一步的讽刺这种愚昧无知的行径,讽刺加无奈,掺杂着滴血痛疼,直到这部分的最后一句:我好恨!

说完了一些文学修辞上的文字艺术内容,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文化讨论,因为这是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的主题,作者的这部分结尾是这样写的,他通过我们当今对于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贡献,通过日本学者对其研究价值的肯定,最后把这种文化灾难做了一个“阿Q”式的收尾,作者写一个日本学者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之后,以沉重的语调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个“沉重”语调显然的带有一定的肯定意义,我们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如果以小说和戏剧的方式看这个结尾,这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大团圆结局”一个味道,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最大的败笔在于反思的戛然而止!我们很多具有红色基调的作品都以这种态度做结尾,然而我们回顾很多的伟大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以悲剧结局,只要主题是一种批判的悲剧视角,最终大多数都会以悲剧收场,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包括我们的红楼梦悲剧,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悲剧作品,都不约而同的以悲剧收场。


悲剧其实是一种反思的延续。因为整篇《道士塔》,作者并没有抓住王道士为什么会毁灭莫高窟的一些壁画和经书这条线索,有一点其实是最关键的,文章中写了他在里面建立了一些道教的塑像,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这其实是王道士以一种以自己的主观信仰,而产生的排他性的理想主义,并最终造成的恶果。
因为王道士的这种理想主义,这种对自己信奉的理想,而排他性的损毁其他派别的文化,在王道士之后,依然存在,而且有过之而不及,而时代还是发生在当代,作者并没有对其做一个关联性的对比性深度反思,虽然王道士并不是有意的破坏,但他的出发点却是以自己信奉的理想为利益的最优先化,他毁坏了原址,建了一些自己信仰的雕像,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特征,我们在当代曾有一个整整十年的特殊时期,那个时期把整个古代文化遗迹和典籍都几乎损毁殆尽,当时的初衷恰恰也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前提之下

因此这种悲剧的重复,它并不是个人的,也不是官员的,甚至不是国家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悲剧。因此对于《道士塔》的结尾,以这种大团圆作为结局,这是在文化反思上的一个最大败笔,一个历史性的悲剧,从来不是个人的、偶然性的,把责任一味的强加到个人,甚至是当时的腐败官员和家国层面,都是片面的、狭隘的。
文化散文,是一个很难拿捏的散文类别,需要有一个较高的文化视野,才能做到在文化观念上的价值掘取和发现,否则很容易引起一些文化学者的异议,当然我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审视,这篇文章是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大家也应该各取所需不能以偏概全,一味的否定或者肯定,这也是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最基本原则!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收藏
举报
举报文章问题

    取消   确认







11 条评论   

写下您的评论...
评论




  • 普用户00256322128 2天前
    这文章是原创吗?感觉写得太好了呀
    回复  ⋅ 1条回复   1

      
  • 林武师de文散打 2天前
    王道士的理想主义,是局限于他的视野,余秋雨散文的“大团圆”结尾,是局限于他写作时所处的时代/语境,其实都没啥可指责的。犹如你现在敢说“十年”而不敢/不能说更多一样,对吧
    回复  ⋅ 1条回复   4

      
  • 睡得安稳健康才会在你身体里蜗居 2天前
    文化人,日子过得安逸,完全来自自己内心的体会,能强大起来,能精神富有,完全得益于他们有对社会把脉的雄才。而红极一时的文化苦旅,并不是叫文化人,扎根于苦堆,在流泪写自己的苦楚,在低吟唱自己的泣歌,而是充满快意地与读者欢腾,在文化里,用盛满的思想,挤掉苦的来源。而文化的苦旅,不是一味中药,苦尽人的心脾,而是一个大咖一生的精神苦酿,用自己走过旅程的愉快经历,告诉世人,做文化,一点也不苦,最苦的是在世俗里随流的人。而文化,应该像阳光那样灿烂,照亮人生,暖透心房,辩开许多人的生命奇迹,使悲苦的人,不沉浸于追求死亡,使满是激情澎湃的人,雄心屹立不倒,才有文化人,执狂,偏狂,努狂,能将中国五千年的黑暗历史,揭露于世,能将一些内心黑毒的人,撕开他们的丑陋,这或许就是文化人最职业的工作,这也能驱使狷狂的文化人,伴随着祖国一起繁荣。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20:56 , Processed in 0.220309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