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和日本武士以及欧洲的骑士,作为各自民族尚武精神的代表,他们都在各自发展中对本民族文化和性格心理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些还对历史演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他们都具有文化上的一些共性,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基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和社会性质,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甚至这种差别,还因为不同文化的显著特征,对于各自民族的历史演进方向,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我们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差异,这对于今天认识和了解中西、日欧乃至中日文化差异,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积极作用,下具详文论述。
第一部分 中国侠士、日本武士、欧洲骑士简介1、中国武侠
“侠”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站在法家角度,从服务皇权立场出发,仅指出了侠的好勇斗狠和目无法纪的社会破坏面。
而在墨家《墨子.经上》中说:“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又说:“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旁注:“谓任侠”。
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他看到了侠扶危济困,救人危难的积极面。这也是后世民众 对于武侠精神最看重的宝贵闪光处。
图:中国武侠
对侠完整的定义,要等到司马迁。他不仅在惜墨如金的《史记》中单独做了篇《游侠列传》,而且还对侠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侠者,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
同时在司马迁笔下的侠,倒不一定精于武功,按照行侠方式有文侠和武侠之分。
如郭解、朱家、季轧、鲁仲连等,既不好勇,又不专长武力,是为文侠;而朱亥、毛遂、聂政等人好勇斗狠,豪洒一腔热血,是为武侠。
但他们都是以“士为知己死”和快意恩仇为生存哲学。后世所推崇的武侠,也是将“文侠”和“武侠”相互结合,概取其中的侠义精神为钦敬之首要。
至于侠在中国的起源,有言其出于春秋战国之际;有言出于儒、墨,或者出于士人阶层。
其实无论出身、或者职业,似乎都很难框范“侠”的出处。如:侯嬴守门、朱亥屠夫、荆轲门客、郭解是平民,朱家是财主……
可见,侠不拘出身以及职业,而全凭一股侠义精神所彰显不同。刘若愚就在《中国的侠》中说:
侠气出于天性,侠之为侠是个人气质使然。
如果我们以气质天性,作为侠的典型特征的话,侠义精神则不仅朔自上古,而且遍布儒、道、墨等诸子百家,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图:侠气江湖
如传说中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后裔,治水之大禹,都是解民众于危难,挺身而出,担负大义的远古大侠之典型。而儒家和墨家以及道家,他们的文化基因中,都有侠义精神的显著体现。
儒家早期原典中的人物,都有侠气傲骨。如孟子提倡要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顶天立地大丈夫;曾参追慕:“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凛然君子;
颜回居陋巷不改初衷;子路舍生取义;就是孔子本人不仅提倡做:“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成人”,他本人在夹谷会上,更是面对强齐,毫无所惧,仗义执言,据理力争,最终令其折服。
可以说,儒家之“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侠义精神的“义”,两者确有共通之处。
这也是金庸先生在系列武侠著作中,描绘郭靖、萧峰、陈家洛等儒侠的前提基础。
墨家与侠之关系,则更为密切,更没有儒家“仁义”之牵绊。墨家之“兼爱、非攻”主张,以及“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大害”的追求,基本等同侠义精神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当然,墨家的严密组织性、简朴习惯以及客观上支持朝廷的特性,这和散漫、任性的侠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图:门派之侠
道家之师法自然,追求自由的特性,虽与争强好胜的侠,有所区别。但庄子的《说剑》和《让王》篇章,则通过侠剑之行为,描绘出了侠、道两者间的共性。
这也是金庸先生描绘令狐冲、杨过等道侠,追求正义,成名后避世以寻求自由精神的宗旨。
通过上述论述不难发现,游侠精神和侠义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济危救难的侠义精神,也早已融入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和行为特征,进而成为了中华社会的独特民间精神。
2、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之形成在九世纪中叶后的200年时间内,他与日本中央政权瓦解,天皇失势,地方豪强并起,相互掠夺土地和发展庄园制等社会背景密切有关。
这点也非常近似于欧洲的骑士制度之形成。
因为日本中央集权的瓦解,大贵族藤原氏擅权,天皇沦为傀儡。地方上盗贼横行,地方诸侯崛起,各自为了保护自己庄园和领地,他们把仆从和庄民武装起来。
乃至于后来这部分人,逐渐脱离了农业耕作,单独成为专门从事武装保护活动的武士阶层。
这也决定了作为武士,他们效忠的对象并非天皇,而是为各自提供装备和生活来源的诸侯。
日本武士作为独立的阶层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1世纪。
从1192年的镰仓幕府成立到明治维新后武士阶层垮台,日本武士长期作为统治阶层,活跃在政治舞台。他对日本的政治、社会生活和民族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余波直至今天仍旧存在。
图: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的武术训练内容,在德川幕府之前是以“弓、马、枪、剑、炮、柔术”代表的六艺为主。又以弓、马为首要技能,直到火器出现后,弓、马才逐步落后,首要性为近身肉搏的剑术所取代。
在技能训练之外,封建主对日本武士的思想教育也极其看重。战国时代主要以儒家教育为主,德川幕府时期,就演化成了以“忠、义、勇”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了。
3、欧洲骑士
欧洲骑士出现于中世纪,它是以封建庄园为经济、社会组织和封建基础制度下,围绕土地所形成的层层封臣关系。骑士是最低的贵族,也是统治特殊阶层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骑士是家中的次子,他们不能继承封地和爵位,只拥有少量的土地和农民,主要以替国王和领主打仗来获取奖赏。
而在广义上说,每个封地的领主,其实都是国王的骑士,他们通过服兵役,为领主尽忠的义务,来换取封地的权利。久而久之,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
骑士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阶段。一般七岁前贵族子弟在家学习,七岁后,就要被送到封建领主或者牧师家里,进行上流社会的礼节学习。
骑士主要学习以骑马、游泳、射箭、投掷、狩猎、下棋、吟诗为代表的“七艺”。15岁时,才能换下短刀,搭配长剑,正式成为骑士的随员。
图:欧洲骑士
此后又是七年时间的演练,大约22岁左右,才能通过授封仪式,获得骑士称号。
此后骑士的活动主要是骑马、射箭、以及比武活动。尤其是比武活动最受重视。
骑士比武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得到普及,13世纪时,风行整个欧洲。骑士比武的形式开始是集体混战,后来演化为单人马上比武。
《冰与火之歌》中,百花骑士和魔山的比武,就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比武形式体现。
骑士制度的发展最高峰是十字军东征,而火药和火炮的出现,又让其最终衰落,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部分 中国武侠,日本武士,欧洲骑士之共性中国侠士和日本武士以及欧洲骑士,在文化共性上他们都是尚武精神的代表。
限于中国皇权的强大程度,中国的侠义精神多局限于在民间,对中下阶层施加着广泛影响。
而日本武士和欧洲骑士,两者间的相似性更多些。他们都是中世纪,庄园经济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他们都依附于各自领主,他们所受的文武教育,都以服务于各自领主为目的,他们都是重要的武装力量构成;
而三者都在各自的社会层面,形成了影响后世的精神理念。
相对于三者有限的共性,他们的差异,以及由此对本民族所形成的的不同影响,则更为重要和关键。
第三部分 中国武侠,日本武士,欧洲骑士之差异1、首先,三者在阶级地位上不同
欧洲骑士是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的一员,骑士本身就是封建领主。
骑士都有一定的身份、领地和较高的地位,可以分享部分封建权力。而骑士封号,可以通过世袭获取;但要想取得骑士称号,则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才能获得
图:十字军骑士
日本武士虽然也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一员,但是他属于封建阶层的下层。并且武士没有领地,只能从领主那里接受俸禄来生活。
而武士内部又划分为上等武士和下等武士,两者界限分明,如上等武士骑马,下等武士只能步行。两者之间不仅生活和待遇存在明显差别,而且不能相互通婚,明显属于不同世界。
中国的侠,则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并没有单独形成独立的阶层。他们有时虽也参与政治,但大多对阶级概念非常淡薄,他们人并没有自觉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反而经常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者。
2、其次,三者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影响的差别
欧洲的骑士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他们受宗教教义的约束,某种意义上,“骑士既是基督的士兵”。骑士的身上有着基督教的神圣光环。
日本武士的宗教信仰却大多来源佛教的禅宗,且越是上层武士,禅宗的信仰也就越加深入。日本武士对自己意志和武功的修炼,也基本上是沿袭禅宗的修行方法。
日本十六世纪的宗主武田信玄,就曾经明确要求属下武士,要潜心修禅。17世纪成书的《武道初心集》,也集中反映了禅宗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图:日本武士
中国的侠士,则没有那么多的宗教色彩,主要受俗世文化影响。其思想和行为虽然也受到中国儒、墨两家的文化影响,也有少数皈依了佛道两家,但是在总体上,所占份额十分有限。
3、再者,基于上述两者的不同, 三者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上,产生了巨大差异
欧洲骑士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权利的分配,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礼仪。
既他们以特有的体态优雅,彬彬有礼的骑士风度,与普罗大众构成显著差别,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把忠于国王,保护教会,驱逐异教徒,保护寡妇孤儿,作为自己的独特使命。
这种使命感加上宗教的光辉,让骑士在心理上诞生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可以说,“宗教、战争和光荣,成为完美骑士的三个灵魂”。
而日本武士处于统治阶级的下层,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儒学、禅宗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武士的独特品格。
武士极其注重伦理,讲究忠孝,武士之荣誉甚至重于生死,尤其是为了主君而死,更是武士之终极目的。
此种思想下的日本武士,生活简朴,言行谨慎,广施仁爱,勤练武功,极其重视自身修养。
图:古代豪侠
而中国之侠士,则不能接受上述两者的循规蹈矩,多凭自身意气和血性行事,不仅言行不拘,豪放不羁,甚至还有许多江湖恶行。
他们不仅不忠君主,而且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侠士多对友情十分重视,崇尚士为知己者死,相对于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淡漠,他们对朋友的感情更为热烈和珍重。
4、最后,他们对待女性和文学描绘上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中世纪的欧洲骑士,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西欧上层社会的贵族高雅文化。
他们对待女性,尤其是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尤其尊重。骑士们甚至把为心爱的情人效命,当做无上的荣耀。
图:骑士和贵妇
这反映在骑士文学题材中,骑士文学则津津乐道骑士与贵妇人间的暧昧关系,并且爱情对骑士精神,也是莫大的鼓舞力量。
而日本武士对女性则保持一贯的禁忌,教导“不可耽溺于情趣”,要“慎离人间第一迷惘之色欲,万事之上,坚韧自制乃勇者之始”。
在武士道文学中,武士自始至终都遵循着武士道精神。主君身处逆境之时,正是武士恪守忠诚,全新奉献,乃至不惜牺牲。
武士文学反而对武士的爱情描写非常谨慎,尤其重视合乎礼仪,即使是爱情,也要在伦理规范之内。这使得武士文学中的爱情描写相对平淡,实在难有轰轰烈烈的激动场面。
图:日本仕女
而中国侠士对待女性和爱情,类同日本武士,一样的冷淡和漠视,英雄好汉们多视情欲为“淫邪”,避之不及。
这反映到武侠文学早期,也有体现。武侠们一般不近女色,鄙视登徒浪子,多乐意成全别人的爱情,对待残害妇女的采花贼,则一贯严厉惩罚。
这种风格到了晚清,“儿女英雄”类似题材的武侠小说开始出现,才改变了这股风向。
在后来乃至现代的武侠文学创作中,爱情描写已经转变为刻画武侠人物,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不可或缺了。不过表现的多数是现代人的爱情观念,和所描写的古代侠客们,其实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结语中国之侠士,广泛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并没有形成独立的阶层,始终游离在社会统治阶层之外,他们倒也无需担负社会的责任。只是凭借血性和道义,对朋友承担着真挚的感情道义。
而西欧骑士和日本武士,共同作为社会统治阶层的参与者,对领主和主君承担着重要社会义务。骑士相对于日本武士,社会阶层和地位更高一些,骑士接受的教育层级和内容,以及依托强大基督教宗教性,其人文关爱精神和文明程度更深一些。
日本武士则以儒家和禅宗精神为思想基础,以忠、义、勇为武士道特色,其宗教精神却不如骑士精神那般狂热。但日本武士和骑士都存在主君服务的盲从性,缺少中国侠士身上的自我精神和天然本性。
随着封建制度的陆续瓦解,中国侠士、西欧骑士和日本武士,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各自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影视、文学作品来熟悉他们,在过度娱乐化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界线也越发模糊,最后留给我们的,都共同沦为一个个模糊的武人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