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590|回复: 4
收起左侧

[文言文] 石庄初中文言文复习材料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20-7-15 2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                     
复习目标:1 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识记重点虚词的意思
          3 掌握特殊文言句式的句子翻译
             4 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重要的写作特色和主题。
复习内容   七年级文言文
课时  3
复习过程:活动一:自主复习重点字解释
        1、郑人买履  ◇《韩非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量长短】其足, 2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 3及[到,等到]反,市罢 ,4遂[终于]不得履。
2、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1遽[立即]契[雕刻,刻]其[那个]舟, 2 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
   3、幼时记趣   ◇沈
      1故[所以]时有物外之趣。   2则或[或者]千或百果然鹤也。 ,3项为[因为]之[这,这样]强[同“僵”,僵硬]。4又留蚊于素[白色]帐中,     5 常蹲其[代词,指自己]身, 6以[介词,把]丛草为[动词,当作]林,   7拔山倒树而[表修饰,不译]来,8盖[表说明,原来是]一癞蛤蟆也。9舌一吐而[连词,就]二虫尽[ 全]为[ 被]所吞。10余年幼,方[副词,正]出神, 11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数十,
   《幼时记趣》本文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4、三   ◇郦道元
      1自[从,由]三峡七百里中,  2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本指阳光,这里指太阳]月。
3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4或[如有]王命急宣, 5虽[即使]乘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御风,6不以[如]疾[快速]也。7春冬之时[季节],8则素[白色]湍[急速流动的水]绿潭, 9绝[极,最高处]file:///C:/Users/gongd/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山峰]多生怪柏, 10良[实在,的确]多趣味。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断,停止,消失]。 12猿鸣三[几]声泪沾裳!”
    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文章结尾引用渔者的歌的作用是什么?强调、渲染乐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以虫治虫   沈 括
      1方[正在]为[成为]秋田之害。 2则以[用]钳搏之,3悉[都,全]为[成为]两段。 4岁[年成]以[因为]大穰[ráng,丰收]。5其[代词,这种]虫旧曾有之[语气助词,无义]
[fàn]天寺木塔   沈 括  
      1方[才]二三级,钱帅登之,2患[嫌,担心]其塔动 3而[表转折,但是]动如初[当初]。 4贻[赠给]以[用]金钗[以金钗贻], 5但[只]逐层布板讫[终了,完了], 6匠师如[遵照]其言,塔遂定。7盖[连词,解释原因]钉板上下弥束, 8自[自然,当然]不能动。9人皆伏[同“服”,佩服]其精练[精熟]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代科学家、政治家。
3、《论语》八则
1不亦说[yuè同悦,高兴。]乎? 2人不知[理解]而[却]不愠[恼怒], 3可[可以]以[凭借]为[动词,成为。]师矣。 4诲[教导]女(同“汝”,你)知之[代词,指(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 4是知[同“智”,聪明智慧。]也。 5孔文子何以 [凭借]谓之‘文’也? 6敏而[表并列]好学,7不耻[意动用法 ,以……为耻。]下问,8是以[凭借。] 谓之‘文’也。  9默而[表修饰]识【记】之,10学而[表转折,却]不厌[满足],诲人不倦,何有于[对]我哉! 11举[举出]一隅[方角]不以[凭借]三隅反[类推],则不复[再]也。”
                                   ◇蒲松龄
      1屠惧,投以[介词,把]骨。 2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并驱如故[旧,原来]。 3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作动词,胁迫、攻击]。4顾[转头看,看见]野有麦场,  
    5一狼径[径直]去[离开],6其一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坐于前。7久之[助词,凑足音节], 8屠暴[突然]起,以[用]刀劈狼首, 9方[正要,刚要]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其[代词,指柴薪]中,10意[打算]将隧[从暗道]入以[来]攻其后也。 11屠自【从]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12。乃[才]悟前狼假寐,13盖[原来]以[用来]诱敌。 14禽兽之[的]变诈 几何[多少]哉?止增笑耳[罢了]
    《宋史》
寡[缺少]学术[学问],   及[等到]为相,太祖常劝以[拿,用]读书。  及次日临政,处决[处理决断]如流。    既[已经]薨,   在相位者多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 普明日[第二天]复[又]奏其人,普颜色[脸色]不变,跪而[表示修饰]拾之以[相当于而,表顺承]归。 太祖乃[才]悟,卒[终于]用其人。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到东方]游, 问其【代他们争辩的]故[原因]。一儿曰:“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及[到,至]日中则[却]盘盂,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孔子不能决[判定]也。 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乎 1 选自             ,
                                         黄鹤楼   ◇阎伯理      
1州城西南隅[角], 2尝驾黄鹤返憩于【在】此,3遂以[用]名[命名]楼。 4四闼[门]霞敞;坐窥井邑[城乡]
                           ◇张
     1于园在瓜洲步[同“埠”,水边停船之处】五里铺,2富人于五所园[动词,建筑园子]也。 3葆生叔同知[担任同知]瓜州, 4 上植[栽种]果子松数棵,5缘[顺着】坡植牡月、芍药, 6以[因为]实奇。 7瓜洲诸[各,众]园亭,8俱[都]以[凭借]假山显,9至[到]于园可无憾[心感不满]矣。
这段文字选自《于园》,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黔之驴  ◇柳宗元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用船]载以[相当于而]入,2至则[却]无可用, 3以为[把--当成]神,4蔽林间窥[偷看]之。5稍[渐渐]出近之,6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7莫相[它]知[了解]。8虎大骇[害怕], 9以为[认为]且[将]噬己也, 10益[逐渐]习其声, 11稍近益[更加]狎 12蹄[用蹄子踢]之。13虎因[因此]喜, 14技止[只,仅]此耳! 15因[于是]跳踉大[怒吼], 16乃[才]去[离开]
    作者是                   朝的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
复习目标:1 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识记重点虚词的意思
         3 掌握特殊文言句式的句子翻译
          4 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重要的写作特色和主题
复习内容   八年级文言文
课时  3
   复习过程:活动一:重点词语自主复习  
                    
爱莲说   ◇周敦颐
      可爱者甚[很]蕃[多]。晋陶渊明独[只]爱菊。 濯[洗涤]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树立],可远观而[却]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
     予谓[认为]菊,花之[结构助词,的]隐逸者也; 莲,花之君子[有道德的人]者也。噫!菊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爱,陶后鲜[xiǎn很少]有闻;
﹡1、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出使]楚。 晏婴,齐之习辞[言辞]者也, 今方[将要]来,吾欲辱之,何[什么办法]以[用]也?” 臣请[请允许我做某事]缚一人, 何[什么]为[做]者也? 何坐[犯罪]?曰,坐盗[偷窃]。    吏二缚一人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王。 缚者曷[同“何”,什么]为者也?  齐人固[本来]善[善于,擅长]盗乎? 橘生淮南则为[是]橘,生于淮北则为[变成]枳,叶徒[只]相似,其[它们]实[果实]味不同。所以[---的原因]然[这样]者何? 得无[莫非]楚之[的]水土使民善盗耶? 圣人非所与熙[同“熙”,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辱]焉。
                         ﹡2、人琴俱亡   ◇刘义庆
    王子猷、子敬俱[都]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为什么]都[总,竞]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完全]不悲。便索舆【轿子】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一向]好琴[弹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已经]不调[协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于是]恸[痛哭,极度悲伤]绝[气息中止,死亡]良[很]久,月余亦[也]卒[死]。
     
                                  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行百二十步, 心乐[以----为乐]之[音节助词,无义]。伐竹取道,下[向下]见小潭,水尤[特别]清冽。全石以[以全石]为[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出,为[成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藤蔓],蒙[覆盖]络[缠绕]摇缀[连接],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左右]头,皆若空[在空中]游无所依。日光下[向下]彻,影布石上,佁然[愣住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连词,表示修饰]望,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折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一样]行,明灭[或隐或现]可见。其【那】岸势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不可知其[它的]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像环一样]合,寂寥[高远空旷]无人,凄[使动用法,使……凄凉]神寒[使-----寒冷]骨,悄[qiǎo。寂静]怆[忧伤]幽邃【深]。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就]记之[代词,指小石潭的景象]而[连词,表顺承]去[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跟随,随同]而[表并列]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门],欣[愉快]然起行。念[考虑、想到]无与[介词,同、和。后面省略了宾语“吾”。]乐[享受快乐。]者,遂[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和……一起]步于[在]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盖[原来是]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5、治水必躬亲   ◇钱  泳
     治水之[的]法,既不可执一,泥[拘泥]于[对,对于]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原因是]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水停聚的地方]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观察和测量]不得其情[真实情况],非咨询[访问,征求意见]不穷[追究到底]其致[事理],是以[因此]必得躬[亲自]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在]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像这样]而后事可举[成功]也。如好逸而[表示并列]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表示顺承]水利不兴矣。
   
   
1、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但是]伯乐不常有。故[因此]虽[即使]有名马,只辱[受屈辱]于奴隶人之手,骈[两马并驾]死于槽枥之间,不以[把]千里称也。
     马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千里者,一食[吃]或[有时]尽粟一石[dàn,市制中的容量单位]。食[sì,通“饲”,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行千里】而食也。是[这,这样]马也,虽[虽然]有千里之[的]能[才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同“现”,显现],且[尚且]欲与常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安[表反问语气,怎么]求其能千里[日行千里]也?
     策[动词,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之不以[按照]其[代词,指饲养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方法],食之[代词,指千里马]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鸣之[音节助词,无义]而[却]不能通[通晓]其意,执策[名词,马鞭]而[表承接关系]临[面对]之[代词,指千里马],曰:“天下无马!”呜呼,其[语气词,表反问,难道]真无马邪[同“耶”,表疑问]?其[语气词,表推测,恐怕]真不知[动词,认识]马也。
2、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在于]高,有仙则[就]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惟[只]吾德馨[xīn,香气,这里比喻品德高尚]。苔痕/上/[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谈笑有鸿[大]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学问浅薄的人]。可以调[调弄]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乱[扰乱]耳,无案牍[dú,书籍,文书]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活板
板[用雕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做]之[代板印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同“以”]后典籍皆为[是]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平民]毕升,又为[发明]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刻]一印[字模],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用]松脂、蜡和[混合]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印刷],则以一铁范[框子]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成为]一板,持就[靠近]火炀[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磨刀石]。若止[只]印三二本,未为[算是]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准备好],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用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用标签标出]之,每韵为一帖[标签],木格[用木格]贮之。有奇字素[一向]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烧]土,用讫[完毕]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被]予群从[堂房亲属]所得,至今保藏。
                             核舟记   ◇魏学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用]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无,没有]不因[依据]势象[模拟]形,各具情态。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原来(刻的是)]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意思同“又”]奇[零数],高可[大约]二黍许[上下,左右],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用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多髯者为[是]东坡,佛印居[位于]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极]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卧右膝,诎[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梳着棰形发髻]仰面,左手倚一衡[同“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眼光】端【正】容【神色】寂【平静】,若听茶声然。
     其[那]船背稍夷[平],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刻]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可是]计其长曾[尚,还]不盈[满]寸。盖[原来]简[挑选]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4、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擅长,善于]口技者。会[适逢]宾客大宴,于[在]厅事之[的]东北角,施[安置]八尺屏障,口技人坐【于】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聚集]坐。少顷[不多时],但【只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同“座”,指座位]寂然[安静的样子],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她的]夫呓语。既而[不久]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儿含乳啼,妇拍而[连词,表并列。连接“拍”和“鸣”这两个同时发出的动作]呜之[代词,指“大儿”]。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在]是[这]时,妇手[名词用作状语,用手拍]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声呵斥]大儿声,一时[同时]齐[都]发,众妙[妙处]毕[全、都]备【具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奇妙]绝[极点]。
     未几[不多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心情]少[稍微]舒[松弛],稍稍[渐渐]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一会儿]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其中]间[jiàn,夹杂]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发出];又夹百千求救声,曳[拉]屋许许[hǔhǔ拟声词,形容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喊声]声,抢夺声,泼水声。凡[凡是]所应有,无所不有。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头];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其[其中的]一处[地方]也。于[在]是[指示代词,这]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座位],奋[举起]袖出臂,两股[大腿]战战,几[几乎]欲[想]先走[跑]。
    忽然抚尺一下,众响[各种音响]毕[全、都]绝[消失]。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罢了]。
   
   
                           5、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特别爱好]学,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来]观,每假[借]于[向]藏书之家[于藏书之家假借],手自[亲自]笔录,计日以[而]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不]之[代词,指笔录这捉事]怠 [懈怠] [弗怠之]。录毕,走[跑]送之[代词,书],不敢稍逾[超过]约。以[因此]是【这样] [倒装:是以]人多以[介词,把]书假余,余因得[能够]遍观群书。既[已经]加冠,益[更加]慕圣贤之[的]道[学问],又患[担心]无硕[大]师名人与【省略:之】游[交往],尝[曾经]趋[奔到]百里外从[随、向]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挤满]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提出]疑质[询问]理,俯身倾耳以[地]请;或[有时]遇其叱咄,色愈[更加]恭,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来]复[答复];俟[等待]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终于]获有所闻[学识]。
     当[在]余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从师也,负箧[qiè,箱子]曳[拖]屣[xǐ,鞋子],行深山巨谷中,穷[极]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表转折,却]不知;至舍,四支[同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热水]沃灌,以[用]衾[被子]拥覆,久而[表修饰]乃[才]和。寓逆旅[旅店。逆,迎],主人日再[两次]食[sì,提供伙食],无鲜肥滋味之[的]享。同舍生皆被[同“披”,穿着]绮绣,戴朱缨宝饰之[结构助词,的]帽,腰[动词,挂在腰间]白玉之[的]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光彩鲜明]然若神人;余则缊[旧絮]袍敝[破]衣处其间,略[全、都]无慕[羡慕]艳意。以[因为]中有足乐[使动用法,让人感到快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发语词,无实义]余之[的]勤且[表并列]艰若此。
     今 诸[各,众]生学于太学[倒装:于太学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供给(jǐ)],父母岁有裘[皮衣]葛之遗[wèi给予,赠给],无冻馁[něi,饥饿]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指太学生]师,未有问而[表转折,却]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应当]有之书,皆集于[在]此,不必若余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手录,假诸[兼词,“之于”]人而[表顺承]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不是]天质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卑[低下],则[就是]心不若余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专耳。岂[难道]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朝见]京师,生以[凭借]乡人子谒[yè,拜见]余,撰长书以[介词,把]【省略:之】为[作为]贽[初次见面的见面礼],辞甚畅达。与之论辨[同“辩”,辩论],言和而[连词,表并列]色夷[平和],自谓少时用心于[在]学甚劳,是 [这]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父母]也,余故[所以,因此]道为学之难以[来]告之[代词,指马生]。
                            ﹡6、山   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回头看]惊疑,念【想到】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才]悟为山市。未几[不久],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外城]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高,高耸]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亮]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同“才”,仅仅]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有的]凭或立,不一状。逾[越过]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活动二 复习文学常识重点内容。
1爱莲说   ◇周敦颐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意着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2请说说晏子的回答好在哪里?
[答]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
3人琴俱亡   ◇刘义庆
     
1、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南朝宋的文学家。
4、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4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作者从游鱼、日光、鱼影三个方面方面描写了潭水清的特点。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话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正面侧面相结合。如“潭中鱼可百许头”正面写,侧面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被贬心中愤懑凄苦,只好寄情山水,获得暂时的快乐,一经环境的触发,又忧伤悲凉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5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是: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点睛之笔是:闲人
6、治水必躬亲   ◇钱  泳
   、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
3、除海瑞治水外,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其他的治水名人,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答]禹: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用疏导的方法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李冰:秦时蜀郡太守,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
7 马   说   ◇韩  愈
     本文中心句是(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本文的写作手法是:托物寓意。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有何比喻意义?
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韩愈认为,成为人才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答]①识别是人才出现的前提条件。②培养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③正确使用是人才成才有根本条件
8、陋室铭   ◇刘禹锡
《陋室铭》一文作者是        朝的             。      
  文中表现陋室环境优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儒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试作者分析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答]身居陋室却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9《活板》选自《        》,作者是           。本文以             为说明顺序。
  10、《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9、口   技 ◇林嗣环
      
1.作者是       ,     朝代人。选自《        》,是    朝代的        编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其作用是:侧面描写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10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本文作者宋濂,浙江金华人。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
.本文用什么手法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对比  作用:表明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11、山  市  ◇蒲松龄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号柳泉先生
2、本文按时间  顺序,介绍了山市空虚飘渺   瞬息万变的特点。
                                         
初三中考复习一    课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第1、2课时
  
复习目标:
  
1 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识记重点虚词的意思
  
复习内容: 九上 文言文
  
复习方法:以练习检测查漏补缺,巩固九上知识点。
教师导学案
个性调整
  本课准备:上第一课前先让学生自主复习九上文言文重点词的解释。
  
                                 【见附录】
  
活动1:检测 。
  
       内容见学生用活动单检测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错的题目。
  
  
                                             
  
活动2: 订正巩固。
  
  
教师预设:   1学生易错的字强调。
  
             2 当场订正,巩固。
  
                  3组内根据测验进行互查。
  
活动3:课堂检测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汪然出                5则久已矣          6鸡狗不得宁焉      
  
7以尽吾齿                 8谪巴陵郡         9气象万千         10前人之述矣        11暮冥冥        12则有去国怀乡     1于
  
①吾祖死于是(           )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     (     )
  
③积于今六十岁矣  (                 )   ④苛政猛于虎也     (       )
  
  
2以①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         ②腊之以为饵  以:
  
③可以已大风”    以: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    以:
  
⑤而吾以捕蛇独存   以:               ⑥ 以尽吾齿       以:  
  
⑦今以蒋氏观之     以:
  
⑧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
  
  
  
  
  
  
  
  
教学反思
  
  
初三中考复习一    课内文言文复习
  
课时:第3课时
  
复习目标:
  
1 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识记重点虚词的意思
  
  
复习内容: 九下 文言文
  
复习方法:以练习检测查漏补缺,巩固九上知识点。
教师导学案
个性调整
  本课准备:上第3课时前先让学生自主复习九上文言文重点词的解释。
  
                                  【见附录】
  
  
活动1:检测 。
  
       内容见学生用活动单检测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错的题目。
  
  
                                             
  
活动2: 订正巩固。
  
  
教师预设:   1学生易错的字强调。
  
             2 当场订正,巩固。
  
                  3组内根据测验进行互查。
  
活动3:课堂检测  
  
1 牺牲玉帛, 牺牲 :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       情,
  
3 肉食者鄙, 鄙,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
  
5 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6 可以一战。  可以,
  
7 而复问其妾。  复,                        9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1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   
  
17 河阳之北。  河,                         1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19 投诸渤海之尾。  诸,                     20 无陇断焉。  陇断  
  
2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22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2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4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25由是感激   感激
  
而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 呼尔而与之。
  
为 1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 乡为身死而不受。      
  
3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教学反思
  
  
附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蝉则千不穷            “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窥谷忘:              “反”通“返”,归,还,返回。
3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4便还家。              “要”通“邀”,邀请.
5之                  “食”通“饲”,喂养.
6政通人和,百废兴     “具”同“俱”,全,皆
7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嘱托
8发闾左者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9为天下               “唱”通“倡”,倡导 .  
10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11
坚执锐              “被”通“披”,穿。
二、古今异义
1一百里      古: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天者    古:至,到达     今: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    古:治理,筹划   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嫩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5其林。古: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1)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8(2)绝境——古: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10。     古:离开   今:跟“来”相反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12出,得其船。古;副词,已经,以后    今:既然,后面常与“就”相连
13便向路。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古:像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今:这样。
15之,欣然往。  
闻——古:听说。今:用鼻子嗅    规——古:打算。今:规则,成例。
16汪然出            古:眼泪  今:鼻涕,鼻子里分泌的液体.
17则久已矣          古:困苦不堪  今:疾病.
18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古:处处,到处  今:常常
19鸡狗不得宁焉      古:即使  今:虽然,连词.
20以尽吾齿            古:年龄  今:牙齿.
21巴陵郡        古:做州郡的长官  今:看护,把守
22增其旧         古:规模  今:多指制度
23气象万千         古:景象 今;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4前人之述矣     古:完全,详尽  今:准备
25暮冥冥       古:迫近  今:多指不厚的,浅显的
26则有去国怀乡   去   古:离开  今:由某地到某地
  国   古:国都  今:多指国家
27至若春和明         古:日光  今:景色、景物、景观
28波澜不惊           古:起,动  今:指受惊吓
29沙鸥翔        古: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30而或长烟一  古:消散  今: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31.求古仁人之   古:曾经  今:品尝
               古: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今:多指心脏
32斯人                古:无,没有  今:细小,小的
33伛偻提携               古:搀扶,带领    今:多指提拔
34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3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6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三、词类活用
1凤烟俱——净:形容词—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状语,向东或向西。
3负势竞——上:名词—动词,向上
4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动词,比高/比远( 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5甚箭,猛浪若奔
湍: 动词—名词,急流的水。  奔:动词—名词, 飞奔的马
6人甚之   渔:动词,捕鱼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7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8其林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   穷尽,走到尽头
9人       通:使动用法   使……通过
10此中人云   语:名词—动词   告诉
11处处之     志:名词-动词   用符号做标记
12之以为饵   腊:名词—动词,把蛇晾干
13可以大风   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指治好(病)。
14赋其二     岁:名词—状语,每年
15君将哀而之乎     生: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16 乡邻之生蹙      日:名词—状语,一天天地
17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动词—名词    出:出产的   入:收入的
18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巴陵郡   守,名词—动词,做……太守
19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形容词—状语,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0行六七里    山:名—状语,在山上(间)
21之者谁      名:名词作动词,起名字,命名。
22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3者胜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24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25大楚兴,陈胜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6天下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27尉果广               笞:用鞭、杖打。
28皆指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29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30置人所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31将军身被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32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四、一词多义
1绝: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绝:独一无二
②猿则百叫无绝              绝:停,断
2许:  ①一百许里   许: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答应
3上:  ①负势竞上     上:名词-动词,向上
  ②横柯上蔽     上:名词--状语   在上面
4直:  ①直视无碍    直:一直   ②争高直指    直:笔直地
5为:    ①捕鱼为业  为: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对,向
③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介词,给  
6舍:  ①便舍船     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动词)
②屋舍俨然  舍:房屋(名词)
7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    乃:竟然
②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  于是
8志    ①处处志之      志:名词-动词   用符号做标记
②寻向所志      志:做的标记(名词)
9寻    ①寻向所志     寻:寻找    ②寻病终       寻:不久  
10是   ①吾祖死于是    (代词,指捕蛇这件事)
②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指示代词,这个,指“永州之野”)
③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代词,指上句之“犯死”)
④吾尝疑乎是    (代词,指“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⑤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指示代词,这种)
11为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动词——作,制成)
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向吾不为斯役    (动词——做,干)
③故为之说            (动词——写)
12已   ①可以已大风    [已:治愈]
②则久已病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已经)
13赋    ①岁赋其二(征收、敛取)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租赋)
14岁   ①岁赋其二     (名词—状语,每年)
②积于今六十岁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年,名词)
17甚   ①貌若甚戚者    (很)②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厉害)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比,超过)
18若   ①貌若甚戚者/    (好像)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好像)   
       ③若毒之乎 (你)
       ④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
19毒    ①若毒之乎/又安敢毒耶   (怨恨、憎恨)
        ②呼嘘毒疠(有毒的)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毒害)
20生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生活)
21食   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②谨食之    (通“饲”,喂养)
22观   ①今以蒋氏观之(看)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考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23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募有能捕之者/永之人争奔走焉/ 吾斯役之不幸/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之:的
② 代词。(代人,他)(代自己,我)(代事)(代物,蛇)(代话语)
(1)无御之者                    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2)腊之以为饵/太医以王命聚之  之:指这种蛇
(3)问之,……吾嗣为之十二年    之:指姓蒋的捕蛇人   
之:指捕蛇以抵租赋这件事
(4)言之,……                  之:指这些话
(5)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之:指蒋氏   
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个差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之:指蒋氏自己,我
(7)谨食之                       之:指蛇
(8)今以蒋氏观之                 之:指“孔子之言”
(9)故为之说                     之:指“上述之事”
③悍吏之来吾乡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辍耕之垄上   (去 往)
   (5)怅恨久之     (不译)
24以①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如果  ②腊之以为饵  以:把,用来
③可以已大风”    以:用来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    以:用,拿
⑤而吾以捕蛇独存   以:因为,凭借 ⑥ 以尽吾齿       以:来。
⑦今以蒋氏观之     以:从
⑧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用来,表目的。
25其   ①其始     (助词,无义,不译)
②岁赋其二    (指蛇)
③当其租入    (他们的,指能捕捉到蛇的人。)
④专其利三世矣     (这种,指捕蛇以抵租赋)
⑤视其缶     (那个)
26而   ①黑质而白章(表并列)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3)而吾以捕蛇独存(可是 表转折)(4吾恂恂而起)(表示修饰   地)
27
①永之人争奔走焉   焉:兼词,于此   代捕蛇这个差事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焉:语气词
③虽鸡狗不得宁焉   焉:语气助词,啊
④时而献焉    焉:代词,指蛇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代词,指这篇文章
28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吗)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介词,同“于”,在)
③吾尝疑乎是(同“于”,介词,对于)
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语气助词,呢)
29于   ①吾祖死于是(在)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
      ③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④苛政猛于虎也     (比)
30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因为)
32一    ①洞庭一湖  (一个)一碧万顷    (一片)
      ③长烟一空   (全)
33开①连月不开    (放晴)②开我东阁门(《木兰诗》)(打开)
   ③旁开小窗(《核舟记》) (开设,设置)
34则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就)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至则无可用。(却)
  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
35极①南极潇湘    [最远到达(某处)]
   ②此乐何极 (穷尽) ③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36或①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②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37空①浊浪排空    (天空)②长烟一空    (消散)
38通①政通人和(顺利)②北通巫峡(通向)
③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使------通过)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通晓)
39和①政通人和    (和乐)②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40夫①予观夫巴陵盛状    (指示代词,那)
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不译)③夫鼾声起 (《口技》)(丈夫,女子的配偶)
41去①去国还乡  (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为学》)  (距离)
③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离开)
42为①或异二者之为     [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②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做,为)
43国①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国防)
③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 
44居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②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居住)
③不可久居    (停留)
45旷①则有心旷神怡   (开朗)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宽广)
46秀①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②草木茂盛(佳木秀而繁阴)
47临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在……旁(临溪而鱼)
48名①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
50乐①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②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也)
51意①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52谓①称作,叫作(太守自谓也)②为,是(太守谓谁?)
53绝①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与外界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到极点(以为妙绝)④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54而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表顺接的连词
②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关系,而且
③云归而岩穴暝   表顺承的连词,就
④朝而往,暮而归    连接时间状语和谓语的连词,表修饰关系
⑤而乐亦无穷也    表顺承的连词,连接两个分句
⑥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⑦已而夕阳在山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   
⑧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
55也①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②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表陈述语气,主要用于描述景物;表肯定语气,主要用于介绍人生;
表感叹语气,主要用于直抒胸臆。
56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舒缓语气,无实义)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都代乐趣)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代    (助词,的)     ④名之者谁?   (代词,它)  
附录2: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2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 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
7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通“德”,感激。
8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9 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通顺。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
11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直接。
1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13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有智慧。
14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15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16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而不相连的山冈。
17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18 必能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19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20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通“现”,出现。
古今异义词
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古义:案件; 今义:指监牢。  
                              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古义:见识短浅;今义:品性恶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古义:独自专有、独占;今义:专心、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古义:两次;今义:行为重复。
6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今义:可能或能够。
7 窥镜自视    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
8 而复问其妾。  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9 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区、区域。
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寡人,古义:国君的自称;今义:妇女死了丈夫。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
12 非独贤者不是心也。  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
1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现。  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14 管夷吾举于士。  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1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1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方,古义:纵横、面积;今义:方向或或形状。
17 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1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竟然,连……都;今义:曾经。
19 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兼词;今义:众,许多。
20 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冈高地;今义:把持、独占。
2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古义:时;今义: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22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2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的憎恨。
24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识鄙陋。
一词多义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1 忠之属也。 种类,类。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1 弗敢加也。 虚夸      2 而山不加增。  增加
1 受上赏。  名词,上等   2 上书谏寡人者。  动词,送上,进献
1 乃下令。  动词,颁布、下达    2 受下赏。  名词,下等
1干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2 门庭若市。 动词,如、像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通“又”    2 欲有求于我也。动词,与“无”相对
1朝服衣冠。 名词,早晨  2 于是入朝见威王。 名词,朝廷  
3 能谤讥于市朝。 名词,官府的大堂   4 皆朝于齐。  动词,朝拜
孰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哪一个,疑问代词  
2 徐公来,孰视之。 通“熟”,仔细,形容词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可是 2 呼尔而与之。修饰连词
1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动词   2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介词
为      
1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读二声,做,动词  
2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动词        3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前一个读四声,炒了,介词;后一个读二声,做,接受,动词
1 者者不可得兼。能够,动词  2 得之则生。得到获得,动词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德”,感恩。
1 国恒亡。 灭亡,动词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逃跑,动词。
1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被举用,被选拔,动词  2 发于声。发出,动词。
1寡助之至。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三里之城。 助词,的   3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上文的城郭,它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助词,用在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介词,从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词,给
1曾不若孀妻弱子。 副词,竟然,连…都  
2 曾益其所不能。动词,通“增”,增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通“无”,没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跑,逃亡
1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3片无陇断焉。 兼词,于此,在那里
1中其妻献疑曰。 代词,他的   2 其如土石何。助词,怎么,如何。
1 看且九十。副词,将要,快要  2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另外
1投诸渤海之尾。兼词,之于    2 诸将皆失色。众,各位
1以君之力。 助词,的   2 曾涌损魁父之丘。凑足音节,不译
3 汝之不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 操蛇之神闻之。 助词,的;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动词  
2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名词
1恐托付不效。成效,名词   2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果,名词
1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引出处所  2 躬耕于南阳。介词,在引出处所    3 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引出时间
4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引出动作对象。
所以
1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的
1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表示目的  
2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辞,表示结果   
3 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拿  4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神气,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 公将鼓之。鼓:一种打击乐器,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 朝服衣冠。2名词不达意“服”带宾语“衣冠”,用作动词,穿戴。
4 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即“认为---美”。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私”带宾语“我”,用作动词,偏爱。
6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刺”的方式,当面。
7 所以动心忍性。动:惊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坚韧,使动用法,“使----坚韧”。
8 苦其心志。 苦:困苦,使动用法,“使----感到痛苦”。
9 劳其筋骨。劳:劳累,使动用法,“使----劳累”。
10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饿:饥饿,使动用法,“使----忍受饥饿”;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1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出:动词用作名词,在国外。
12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苦。
13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15 跳往助之。跳:动词作状语,跳着。
16 何苦而不平。 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担心,忧虑。
17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18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忠善:形容词作名词,忠善之事。
19 先帝称之曰能。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20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离。
21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恶的敌人。
22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3 俄顷风定云墨色。墨:名词用作动词,指像墨的颜色一样黑。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活动一:知识再现:
一、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例如:  
   1、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主谓之间)    (《陋室铭》)
   2、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  (主谓之间)   (《岳阳楼记》)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主谓之间)  (《马说》)
   4、不知 / 口体之奉 / 不若人也。(动宾之间)  (《送东阳马生序》)
   5、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动宾之间)  (《岳阳楼记》)
   6、衔∕远山,吞∕长江。 (动宾之间)        (《岳阳楼记》)
二、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或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的,如“盖”、“夫”(读 f ú ),“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往往在这些发语词后应进行停顿。例如:
   1、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  
   2、盖 /一癞蛤蟆也。                   (《幼时记趣》)
   3、盖 / 简 / 桃核修狭者 / 为之。       (《核舟记》)
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5、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若夫 / 霪雨霏霏。至若 / 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
7、若夫 / 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
8、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说》)
9、得无 /  楚之水土  /  使民善盗耶?    (《宴子使楚》)
10、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11、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文言句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可与主语连在一起)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例如:   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四、文言句首中出现表假设、转折、递进等的连词,如“若”、“而”、“虽”、“且”、“然”、“然则”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
   1、若 /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2、而 / 山不加增 。                         (《愚公移山》)  
   3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4、虽 / 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三峡》)
   5、虽 /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口技》)
   6、且 / 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7、且 / 壮士 / 不死即已。             (《陈涉世家》)
   8、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           (《捕蛇者说》)
   9、 然则 / 何时而乐耶 ?               (《岳阳楼记》)  
五、文言句中有表示下结论的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故曰”、“是故”、“是以”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
   1、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2、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故曰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出师表》)  
   5、是故 /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  (《论贵粟疏》)
六、“古二今一”型的词语之间要停顿。就是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恰好组成了一个双音词,词意也发生了变化,诵读时要分开,不要错把它当成一个词合起来读。例如: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 句中的“中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方位词,应该合起来读,但在此句中是两个词,“中”是名词,“中间”、“里面”的意思;“间”是动词,“夹杂”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作主语和谓语中心语,因此,诵读时两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
   2、叶 / 徒相似,其 / 实味 / 不同。    (《宴子使楚》)
   3、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说》)    4、可/ 以一战。   (《曹刿论战》)
七、文言句中有表示方位的词或时间性的词,如“俄而、“先”、“中”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
   1、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核舟记》)  
   2、俄而 / 百千人大呼 。             (《口技》)
   3、先 / 天下之忧 / 而忧。           (《岳阳楼记》)
   4、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墨池记》)
八、文言句式若是省略句型的,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九、文言句中若有文言文里的“固定术语”,如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等一定要了解,不能随便分开,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例如:
虞山 / 王毅叔远甫 / 刻。
(“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十、文言句中的语气助词一般是用来揭示停顿的,如“也”、“乎”等,朗读时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例如:
   1、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
十一、文言句中有的整体连词一般不可分,而作状语的有些词语却可单独划开。 例如:
1、而或 / 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2、果如 / 鹤唳云端。(《幼时记趣》)   3、烨然 / 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文言句中有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例如: 其一 / 犬坐于前。
   [ 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

活动二:典型题例实战训练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行拂∕乱其∕所为         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前人 / 之述备矣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因坐∕法华西亭         D、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B、 醉则∕更相枕以卧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C  )
A、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 苟全∕性命∕于乱世
C、 日与∕其徒∕上高山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 一鼓∕作气,再∕而率,三∕而竭 B、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且∕壮士不死即已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 永州之∕野产∕异蛇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故∕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矣    D、彼竭∕我盈,故∕克之
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 公∕与之乘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D、而∕乡邻之∕生日∕蹙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C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 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D、贤者∕能勿丧耳
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 是∕进亦忧,退∕亦忧    B、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 同舍生皆∕被绮绣             B、其一∕犬坐于前
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生,亦我∕所欲也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D、俄而∕百千人大呼
1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D   )
A、 往来∕而不绝者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D、上使∕外将兵
1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B  )
A、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C、 属予作文∕以记之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珠∕可历历数也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04年中考题)  
[ 答案:(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
1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  B、所以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C 、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D、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18、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 / ”表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9、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D )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一焉        D、非死/则徙尔      
2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永之/人争奔/走焉。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医之好/治不病/ 以为功。
初三中考复习五    课内文言文复习
石庄初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 主备教师:沈冬芳
  
课时:第4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文言的句子翻译方法
  
教师导学案
个性调整
活动1:明确翻译句子的要求。【】  齐读
  
信”,翻译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
  
达”,就是通顺畅达,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
  
雅”,有一定的文采,用词造句比较讲究,优美自然。
  
  
活动2  方法引导。根据方法翻译句子。【】  
  
一、换  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古今异义
  
的词,要用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二、引 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很常见,也要根据具体语境
  
加以引申和变化。例如:
  
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2.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在山上走了六七里。
  
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
  
4.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三、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调整语序。例如: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你太不聪明了。
  
2.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状语后置)常常从有藏书的人家借书来读。
  
4.马之千里者。(《马说》定语后置)日行千里的马。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并提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四、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要补充为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那样的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我害怕他们有兵马埋伏在那里。
  
2.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竟然非常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2)可以为师矣。(《论语》)可以凭(这一点) 做老师了。
  
3.有些句子,没有省略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句意连贯,要增补一些词语,表意才通顺明白。例如: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做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失去了他本来的思想。
  
五、删和留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起语法作用,并无实意,可删去不译。例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3.夫战,勇气也
  
凡属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朝代等专用名词。翻译时都要保留原词。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活动2 总结翻译句子的方法及注意点。
  
学习小结 1.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注意一些关键性字词在译文中的对应落实。
  
2.翻问的句式符合现代人表达的习惯。
  
3.译文通顺流畅,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活动3: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方法。
  
中考指南 142 13  2)翻译句子:
  
                       读书(于)   厩中,使     不知  也。
  
          (他)日夜(在)马棚里读书,       卫使  起初 不知道。
  
        省略主语和于; 顺序调整;删去“也”。
  
总结方法步骤
  
.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句子意思。
  
2.逐字翻译,特别注意重点文言词意思的落实。遵循由易到难,结合语境的原则。
  
3.整合调整,根据语境进行“增、删、留、调”。
  
4形成重点词义落实、通顺流畅、表意明确的译文。
  
  
  
  
活动3:课堂检测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急甚箭,猛浪若奔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 触草木,尽死。
  
8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备用题:中考指南  141   11  (2)  
  
  
  
  
  
  
  
  
教学反思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活动一: 结合最近做的文言文阅读总结做题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师预设: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活动二: 1做中考指南“左季高体腹---”
         2总结解题方法: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活动三  检测 新中考第一篇短文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和《项羽本纪》选段。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4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590次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6 名

发帖:NO. 30 名

在线:NO. 56 名

飞翔de希望 发表于 2023-4-8 17: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
来自- 中国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36 名

发帖:NO. 133 名

在线:NO. 286 名

91赵雪 发表于 2024-5-21 16: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什么狗屁帖子啊,楼主的语文是苍老师教的吗?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1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86 名

圆月小侠 发表于 2024-6-3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青春不在了,青春痘还在!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0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2024-7-26 2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好贴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42 , Processed in 0.278945 second(s), 6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